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099530发布日期:2023-02-01 00:2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坡屋面倾斜度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2.坡屋面是指坡度≥3%的屋面,随着建筑形式的变化和平屋顶的发展,目前坡屋面多用于地广人稀的远郊或农村,也可用于低层或依山势而建的坡地上,还能用于园林建筑之中,同时现有的高层、小高层屋面上作空构架,用坡顶形式改造之,可以使得屋顶管线隐于坡顶棚架之下,少穿平屋面,有利防水,不占用平屋面,令平屋面绿化率更高。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由于建筑物对坡屋面的斜度要求都不相同,并且也会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调整已经确定好的坡屋面的斜度;因此经常会出现在确定好坡屋面的斜度并安装好后又需要调整的情况,而这样会导致坡屋面的斜度调节非常麻烦,需要将之前安装好的所有部件都重新拆卸下来才能实现调节,极大地降低了坡屋面调节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坡屋面斜度调节的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及调节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坡屋面板、支撑机构以及底架;所述支撑机构设置在坡屋面板与底架之间且支撑机构设置有多个,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伸缩组件、滚动组件以及滑动组件,所述滚动组件转动设置在伸缩组件的一端,所述滑动组件设置在伸缩组件的另一端;所述滚动组件与坡屋面板滚动配合,所述滑动组件与底架滑动配合,所述伸缩组件可沿自身长度方向进行伸缩。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坡屋面进行调节时,首先移动多个伸缩组件,让每个伸缩组件在坡屋面板以及底架之间滑动,而且伸缩组件在滑动到不同位置时,伸缩组件的长度也不同,这时每个伸缩组件处于不同位置及不同长度时既能够对坡屋面板进行支撑、也能让坡屋面板的倾斜角度在伸缩组件上进行自由地调节,而滚动组件以及滑动组件则能够让伸缩组件在坡屋面板与底架之间进行自由移动;将坡屋面板的角度调整到目标角度后,再将伸缩组件进行固定从而让坡屋面板固定在调整好角度下的状态;这样设置后,能够不需要工人再将所有的部件拆卸下来进行调节,在坡屋面处于安装状态下都能够直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提高坡屋面调节效率的效果。
7.可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内空心管和外空心管,所述内空心管滑动插设在外空心管上,所述滚动组件安装在内空心管远离外空心管的端部,所述滑动组件安装在外空心管远离内空心管的端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空心管和外空心管的设置能够实现长度的调节,并且
让伸缩组件调节长度非常地方便。
9.可选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滚动轮以及转动横杆,所述滚动轮在转动横杆的两端各同轴心连接有一个,所述伸缩组件的端部与转动横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所述坡屋面板上沿着坡屋面板边缘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与滚动轮滚动配合的滚动轨,所述滚动轨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滚动道,两个所述滚动轮分别与两个滚动道滚动配合,两个滚动道相正对的侧壁开口设置,所述转动横杆处于两个滚动道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动轮和滚动道的设置能够让伸缩组件在正常伸缩且移动的同时,又能够让伸缩组件与坡屋面板实现稳定地连接。
11.可选的,所述滚动轮上设置有滚动锁定装置,所述滚动锁定装置用于将滚动轮固定在滚动道上;所述滚动锁定装置包括弹性挤压组件、推拉组件以及卡接组件,所述弹性挤压组件以及卡接组件均安装在滚动轮上,所述推拉组件安装在弹性挤压组件上,所述弹性挤压组件用于将卡接组件从滚动轮内抵出或收回,所述推拉组件用于供人手部把控进而操纵弹性挤压组件的位置状态,所述卡接组件用于在伸出滚动轮后与滚动道的内壁卡接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滚动轮滚动设置在滚动道里面,因此在坡屋面板的倾斜角度设置好后,需要对滚动轮在滚动道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滚动轮时,先通过人的手部拉动推拉组件,进而让弹性挤压组件在滚动轮内移动把卡接组件从滚动轮里面推出,使得卡接组件会直接卡在滚动道的内壁上,让滚动轮不易继续在滚动道内滚动,此时滚动轮在滚动道内的位置便受到限制,从而让滚动轮能够在滚动道内通过本身的结构进行固定。
13.可选的,所述弹性挤压组件包括压簧、移动杆以及挤压块;所述滚动轮内沿着滚动轮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拉伸腔,所述挤压块滑动设置在拉伸腔内,所述移动杆与挤压块同轴连接且所述挤压块的直径大于移动杆的直径;所述滚动轮上还开设有拉伸通道,所述拉伸腔通过拉伸通道与外界相连通,所述拉伸通道的截面大小与移动杆相配合、所述拉伸腔的截面大小与挤压块相配,所述压簧设置在挤压块与拉伸腔的内端壁之间且所述压簧始终具有将挤压块往背离拉伸通道侧拉动的趋势;所述推拉组件安装在移动杆远离挤压块的一端且用于拉动移动杆移动,通过所述挤压块的移动将卡接组件从滚动轮内抵出或收回。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推拉组件拉动移动杆时,挤压块也会在拉伸腔内沿着滚动轮的轴心线方向移动,挤压块在移动时会将卡接组件从滚动轮内抵出,移动后的挤压块会带动压簧处于弹性拉伸状态;而在挤压块不再受到人手部的拉力后,压簧再带动挤压块复原到原始位置时,卡接组件又能够收回到滚动轮内;即通过挤压块的位置状态决定卡接组件的位置状态,提升滚动轮的卡接便捷性。
15.可选的,所述滚动轮上沿着滚动轮的滚动面开设有多个与拉伸腔相连通且垂直的卡接通道,所述卡接组件安装在卡接通道内;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接条、卡接片以及弹簧;所述卡接条滑动插设在卡接通道内且一端处于拉伸腔内,所述卡接片设置在卡接条背离拉伸腔的一端,所述滚动道的上下两个壁面上沿着滚动道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限位条槽,所述限位条槽上沿着限位条槽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用于与卡接片抵触的抵接片;所述弹簧安装在卡接条与卡接通道之间且所述弹簧始终具有将卡接条往靠近拉伸腔侧推动的趋势;所述移动杆与挤压块之间设置有多个推动块,一个所述推动块对应一个卡接通道;所述卡
接条位于拉伸腔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斜面,所述推动块上设置有与滑动斜面滑动配合的推动斜坡。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挤压块随着移动杆在拉伸腔内移动时,挤压块与移动杆之间的推动块也会跟着移动,从而让推动块上的推动斜坡抵触着卡接条上的滑动斜面;随着推动块的继续移动,推动斜坡会逐渐向滑动斜面施加推力,进而把滑动斜面从拉伸腔内强制性地推回到卡接通道内;而此时整根卡接条受到推动块的挤压后会往远离拉伸腔的一侧移动,即推动卡接片往卡接通道外侧移动,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而靠近上下两个限位条槽的卡接片在移出卡接通道后便会直接与限位条槽内的抵接片抵触或者是伸入到相邻两个抵接片之间的限位条槽内;在这种情况下,滚动轮的转动便会受到限制而无法正常移动,从而实现对滚动轮的卡接;而需要继续移动滚动轮时,通过移动杆把挤压块按照原路推回,使得压簧重新处于自然状态时,这时推动块将原本占据卡接条的位置给让开,进而在弹簧回弹时会把伸出卡接通道的卡接片重新收回到卡接通道内,卡接条上带有滑动斜面的一端也会重新回到拉伸腔内,滚动轮则能够在滚动道内继续滑动。
17.可选的,所述推拉组件包括推拉杆以及指扣拨条,所述推拉杆同轴线转动设置在移动杆位于拉伸通道外的一端,所述指扣拨条垂直设置在推拉杆远离移动杆的端部且推拉杆与指扣拨条形成t字形;所述滚动道靠近指扣拨条的壁面上且沿着滚动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滚动条孔,所述滚动条孔用于供指扣拨条穿出滚动道。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移动杆时,工人的手部穿过滚动条孔后扣住指扣拨条并往外拽,从而让压簧拉伸并且让指扣拨条从滚动条孔内伸出,指扣拨条伸出后再手动让指扣拨条以及推拉杆旋转,使得指扣拨条的长度方向与滚动条孔的长度方向垂直,此时松开指扣拨条,在压簧的回弹压力下,会带动指扣拨条往滚动条孔内的方向移动;此时指扣拨条的壁面会抵接在滚动道的外壁上,从而让压簧不能继续回弹而保持在当前位置,使得推拉组件不光达到可以方便拉动移动杆的作用,而且能达到将挤压块固定在当前位置的作用。
19.可选的,所述外空心管靠近内空心管的管壁上螺纹穿设有抵紧螺栓,所述抵紧螺栓用于将内空心管抵紧在外空心管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紧抵紧螺栓后能够将内空心管限制在外空心管内,松开后又能让内空心管在外空心管内正常滑动,达到控制外空心管与内空心管之间的滑动较为方便的效果。
21.可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套,所述滑动套设置在外空心管远离内空心管的一端,所述底架上沿着底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直杆,所述滑动套上也螺纹穿设有抵紧螺栓。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滑动套继续滑动时,直接拧紧抵紧螺栓即可把滑动套暂时固定在滑动直杆上,达到固定滑动套较为方便的效果。
2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的调节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部件调松步骤:将伸缩组件、滚动组件以及滑动组件都调整成不固定的状态,调整后需要人工将坡屋面板扶住;角度确定步骤:根据现场施工需求,确定好坡屋面板最终需要的角度,并准备好角
度测量工具;角度调整步骤:通过移动多个伸缩组件,使得每个伸缩组件都处于坡屋面板和底架不同位置且长度也不相同,通过多个伸缩组件的配合确定好坡屋面板的斜度,再通过角度测量工具确定好坡屋面板的斜度,直到达到目标角度;部件固定步骤:将已经调整好角度的坡屋面板下的每个伸缩组件都进行固定,使得每个伸缩组件都处于当前状态下的长度不再伸缩,接着再固定滚动组件,使滚动组件不再在坡屋面板上滚动;最后固定滑动组件,使得滑动组件不再在底架上滑动。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 需要对坡屋面进行调节时,首先移动多个伸缩组件,让每个伸缩组件在坡屋面板以及底架之间滑动,而且伸缩组件在滑动到不同位置时,伸缩组件的长度也不同,这时每个伸缩组件处于不同位置及不同长度时既能够对坡屋面板进行支撑、也能让坡屋面板的倾斜角度在伸缩组件上进行自由地调节,而滚动组件以及滑动组件则能够让伸缩组件在坡屋面板与底架之间进行自由移动;将坡屋面板的角度调整到目标角度后,再将伸缩组件进行固定从而让坡屋面板固定在调整好角度下的状态;这样设置后,能够不需要工人再将所有的部件拆卸下来进行调节,在坡屋面处于安装状态下都能够直接进行调节,从而达到提高坡屋面调节效率的效果;2. 由于滚动轮滚动设置在滚动道里面,因此在坡屋面板的倾斜角度设置好后,需要对滚动轮在滚动道内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滚动轮时,先通过人的手部拉动推拉组件,进而让弹性挤压组件在滚动轮内移动把卡接组件从滚动轮里面推出,使得卡接组件会直接卡在滚动道的内壁上,让滚动轮不易继续在滚动道内滚动,此时滚动轮在滚动道内的位置便受到限制,从而让滚动轮能够在滚动道内通过本身的结构进行固定;3. 当挤压块随着移动杆在拉伸腔内移动时,挤压块与移动杆之间的推动块也会跟着移动,从而让推动块上的推动斜坡抵触着卡接条上的滑动斜面;随着推动块的继续移动,推动斜坡会逐渐向滑动斜面施加推力,进而把滑动斜面从拉伸腔内强制性地推回到卡接通道内;而此时整根卡接条受到推动块的挤压后会往远离拉伸腔的一侧移动,即推动卡接片往卡接通道外侧移动,弹簧处于拉伸状态;而靠近上下两个限位条槽的卡接片在移出卡接通道后便会直接与限位条槽内的抵接片抵触或者是伸入到相邻两个抵接片之间的限位条槽内;在这种情况下,滚动轮的转动便会受到限制而无法正常移动,从而实现对滚动轮的卡接;而需要继续移动滚动轮时,通过移动杆把挤压块按照原路推回,使得压簧重新处于自然状态时,这时推动块将原本占据卡接条的位置给让开,进而在弹簧回弹时会把伸出卡接通道的卡接片重新收回到卡接通道内,卡接条上带有滑动斜面的一端也会重新回到拉伸腔内,滚动轮则能够在滚动道内继续滑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展示支撑机构的第一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用于展示支撑机构的第二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用于展示滚动道内部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图6中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中,1、坡屋面板;2、支撑机构;3、底架;31、滑动直杆;4、伸缩组件;41、内空心管;42、外空心管;5、滚动组件;51、滚动轮;511、拉伸腔;512、拉伸通道;513、卡接通道;52、转动横杆;6、滑动组件;7、滚动轨;71、滚动道;711、限位条槽;712、抵接片;713、滚动条孔;8、滚动锁定装置;81、弹性挤压组件;811、压簧;812、移动杆;813、挤压块;82、推拉组件;821、推拉杆;822、指扣拨条;83、卡接组件;831、卡接条;8311、滑动斜面;832、卡接片;833、弹簧;9、推动块;91、推动斜坡;10、抵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参照图1,包括坡屋面板1、支撑机构2以及底架3;坡屋面板1为矩形板,且坡屋面板1的下板面边缘上沿着坡屋面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滚动轨7,滚动轨7在坡屋面板1下板面的两个长度方向上的边缘分别设置有一条;底架3的下方则为建筑体系中常用的钢管支撑架;底架3安装在钢管支撑架上,即底架3的下端设置有多根与钢管支撑架进行连接的短管,短管直径为φ40-53mm、壁厚大于3.5mm、材质为q355的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长度为200mm。根据钢管支撑架立杆纵横距对应的位置设置相应的短管,根据钢管支撑架立杆的直径确定短管的直径。短管与机构采用焊接连接固定,焊接形式采用全融透的组合焊缝。
29.坡屋面板1的位置处于底架3的上方,支撑机构2则安装在坡屋面板1和底架3之间,支撑机构2设置有多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2在每个滚动轨7的下方都设置有三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两组、四组、五组等;支撑机构2包括伸缩组件4、滚动组件5以及滑动组件6,滚动组件5安装在伸缩组件4的上端,且滚动组件5与滚动轨7滚动配合;滑动组件6安装在伸缩组件4的下方且滑动组件6与底架3滑动配合;伸缩组件4本身具备可伸缩能力,能够根据坡屋面板1想要调节的角度进行长度的改变,即调节坡屋面板1的倾斜角度时,会通过移动每组伸缩组件4的位置、长度来适应调节,使得坡屋面板1的倾斜角度调节变得有可操作性且不需要拆卸开来进行调节;而且伸缩组件4在调好并且固定后,又能够作为对于坡屋面板1的支撑。
30.结合图2,伸缩组件4包括内空心管41和外空心管42,内空心管41和外空心管42可以为方管、也可以为圆管或者三角管;在本实施例中,内空心管41和外空心管42均为方管,作用是为了避免二者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内空心管41滑动插设在外空心管42内,进而能够实现伸缩组件4的伸长或者缩短;为了避免内空心管41完全地从外空心管42内滑出,在外空心管42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内凹凸缘,而在内空心管41位于外空心管42内的一端设置有防脱凸缘,通过内凹凸缘限制住防脱凸缘从外空心管42内脱出;滚动组件5安装在内空心管41远离外空心管42的端部,所述滑动组件6安装在外空心管42远离内空心管41的端部。
31.参照图2、3,滚动组件5包括滚动轮51以及转动横杆52,转动横杆52同轴连接在内空心管41远离外空心管42的一端,内空心管41的端部通过一个转动筒与转动横杆52转动连接且转动横杆52与内空心管41形成一个t字形;滚动轮51在转动横杆52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而滚动轨7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滚动道71,两个滚动道71之间有间隔,内空心管41的一
端则伸入到这个间隔内;滚动道7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且两个滚动道71相互靠近的一侧开设有开口,转动横杆52的两端分别穿过开口后延伸至滚动道71内,滚动轮51滚动放置在滚动道71内。
32.两个滚动轮51分别在两个滚动道71内滚动,能够让整个内空心管41在滚动的过程中更加地稳定;即滚动轮51和滚动道71的设置能够让伸缩组件4在正常伸缩且移动的同时,又能够让伸缩组件4与坡屋面板1实现稳定地连接;总的来说,当坡屋面板1在调节角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伸缩组件4进行适应性地伸长或缩短,而且滚动轮51能够在滚动道71内根据坡屋面板1需要调节的角度任意改变位置,整个伸缩组件4调节时适配性极高。
33.结合图3、4,滚动轮51上设置有滚动锁定装置8,滚动锁定装置8用于将滚动轮51固定在滚动道71上,即当坡屋面板1的倾斜角度已经调整成预定的角度之后,这时可以通过滚动锁定装置8把不稳定状态的滚动轮51立马固定在滚动道71内的当前位置,当多组伸缩组件4上的滚动轮51都先被固定好后,整个伸缩组件4也不会再自行移动,这个时候就能够慢慢地再把其它伸缩或者滑动的部件都给固定住。
34.具体地,参照图3、5,滚动锁定装置8包括弹性挤压组件81、推拉组件82以及卡接组件83;弹性挤压组件81以及卡接组件83均安装在滚动轮51上,推拉组件82安装在弹性挤压组件81上,弹性挤压组件81用于将卡接组件83从滚动轮51内抵出或收回,推拉组件82用于供人手部把控进而操纵弹性挤压组件81的位置状态,卡接组件83用于在伸出滚动轮51后与滚动道71的内壁卡接配合。下面会对弹性挤压组件81、推拉组件82以及卡接组件83依次进行阐述。
35.如图4、5所示,弹性挤压组件81包括压簧811、移动杆812以及挤压块813;在滚动轮51的内部开设有拉伸腔511,拉伸腔511的轴心线与滚动轮51的轴心线重合,拉伸腔511的截面形状为圆形,而挤压块813的形状为与拉伸腔511的形状相匹配的圆柱体形,且挤压块813沿着拉伸腔511的轴心线方向滑动在拉伸腔511内。在滚动轮51上沿着滚动轮51的轴心线方向开设有拉伸通道512,拉伸通道512的一端与拉伸腔511相连通、另一端则直接与外界相连通,并且拉伸通道512的截面直径小于拉伸腔511的截面直径。移动杆812同轴线设置在挤压块813上,移动杆812的一端滑动插设在拉伸通道512内且移动杆812的截面大小与拉伸通道512相配;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拉伸通道512、拉伸腔511、移动杆812以及挤压块813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压簧811则设置在挤压块813与拉伸腔511的内端壁之间,即压簧811的一端与挤压块813的端壁连接、另一端与拉伸腔511远离拉伸通道512的一端相连接;并且压簧811使得挤压块813始终具有向反向背离拉伸通道512侧移动的趋势。
36.如图3、5所示,滚动轮51的滚动面上开设有多个卡接通道513,卡接通道513的一端与拉伸腔511相连通;卡接通道513与拉伸腔511相垂直且卡接通道513的中心线与滚动轮51截面的直径线一致;而卡接组件83包括卡接条831、卡接片832以及弹簧833,卡接条831滑动插设在卡接通道513内,卡接条831与卡接通道513的截面形状均为矩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卡接条831在卡接通道513内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卡接片832安装在卡接条831远离拉伸腔51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在卡接通道513的两个内侧壁上均开设有边槽,在卡接条831的侧壁上设置有延伸至边槽内的延伸片,弹簧833的一端与延伸片的表面连接、另一端则与边槽的内端壁连接。当卡接条831在卡接通道513内从靠近拉伸腔511的一端往远离拉伸腔511的一端移动时,弹簧833会逐渐压缩而处于压缩状态,即弹簧833始终具有将卡接
条831往靠近拉伸腔511的一侧移动的趋势,在卡接条831处于自然状态下时,卡接条831的一端位于拉伸腔511内。移动杆812与挤压块813之间设置有多个推动块9,一个所述推动块9对应一个卡接通道513;卡接条831位于拉伸腔511的一端设置有滑动斜面8311,推动块9上设置有与滑动斜面8311滑动配合的推动斜坡91;在滚动道71的上下两个壁面上沿着滚动道71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限位条槽711,限位条槽711上沿着限位条槽71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用于与卡接片832抵触的抵接片712。
37.结合图6、7,推拉组件82包括推拉杆821以及指扣拨条822;结合图3、5,推拉杆821同轴线转动设置在移动杆812位于拉伸通道512外的一端,指扣拨条822垂直设置在推拉杆821远离移动杆812的端部且推拉杆821与指扣拨条822形成t字形;滚动道71靠近指扣拨条822的壁面上且沿着滚动道7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滚动条孔713,滚动条孔713用于供指扣拨条822穿出滚动道71。
38.将滚动轮51卡接在滚动道71内的操作过程如下:结合图3、图5及图7,当坡屋面板1的倾斜角度已经确定后,将工人的食指和中指先伸入到滚动条孔713内去,使得工人的食指和中指分别扣到指扣拨条822位于推拉杆821的两侧的位置,然后向滚动条孔713外侧拉动指扣拨条822,使得指扣拨条822被拉着往滚动条孔713外侧移动,此时压簧811会被拉伸,挤压块813会和移动杆812一起移动,而挤压块813与移动杆812之间的推动块9也会跟着移动,从而让推动块9上的推动斜坡91抵触在卡接条831上的滑动斜面8311上;随着推动块9的继续移动,推动斜坡91会逐渐向滑动斜面8311施加推力,进而把滑动斜面8311从拉伸腔511内强制性地推到卡接通道513内;而此时整根卡接条831受到推动块9的挤压后会往远离拉伸腔511的一侧移动,即推动卡接片832往卡接通道513外侧移动,此时弹簧833处于拉伸状态,卡接片832的一端则会插入到限位条槽711内且位于两个抵接片712之间或者直接与抵接片712的侧壁抵接,在附图7中显示的是刚好卡接片832插接到两个抵接片712之间的位置,但还有可能是卡接片832直接与抵接片712的侧壁抵接(值得注意的是,卡接片832在滚动轮51滚动面上的数量至少为8个,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环境进行调整;也就是说,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滚动轮51无论转动滚动到71的哪个位置时,只要把卡接片832伸出,就一定可以伸到位于两个抵接片712之间或者直接与抵接片712的侧壁抵接,而不会发生卡接片712伸出抵空的情况);而此时工人的手部扣住的指扣拨条822也会从滚动条孔713内伸出;紧接着,需要工人将拉出来的指扣拨条822旋转90
°
,让指扣拨条822的长度方向与滚动条孔713的长度方向相垂直;这个时候工人再放开指扣拨条822,在压簧811的回弹压力作用下,会把指扣拨条822重新往滚动条孔713内的一侧带动,但这时指扣拨条822会挡在滚动道71的外壁上而无法继续移动,而挤压块813的侧壁会将卡接通道513的下端开口堵住,让卡接片832保持在插入到限位条槽711内的状态;卡接片832在这个状态下,滚动轮51便无法在滚动道71内进行滚动,使得滚动轮51完全被卡在滚动道71的当前位置。
39.而需要重新让滚动轮51处于滚动状态时,将指扣拨条822重新旋转回来,使得指扣拨条822的长度方向与滚动条孔713的长度重新处于平行状态;这时放开指扣拨条822,在压簧811的回弹作用下,指扣拨条822、推拉杆821、移动杆812以及挤压块813均会按照原本移动的路线重新退回;这时挤压块813不再挡住卡接通道513的下端开口,在弹簧833的回弹作
用下,会把卡接片832从限位条槽711内退出而后重新回到卡接通道513内,而卡接条831带有滑动斜面8311的一端又会再次回到拉伸腔511内;整个滚动轮51表面又处于光滑状态,此时便又能继续在滚动道71内转动。
40.结合图4,外空心管42靠近内空心管41的管壁上螺纹穿设有抵紧螺栓10,抵紧螺栓10用于将内空心管41抵紧在外空心管42内;拧紧抵紧螺栓10后能够将内空心管41限制在外空心管42内,松开后又能让内空心管41在外空心管42内正常滑动,达到控制外空心管42与内空心管41之间的滑动较为方便的效果。
41.如图1、6所示,滑动组件6包括滑动套61,滑动套61设置在外空心管42远离内空心管41的一端,底架3上沿着底架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动直杆31,滑动套61滑动罩设在滑动直杆31上,滑动套61上也螺纹穿设有抵紧螺栓10,而在滑动套61上的抵紧螺栓10则用于把滑动套61抵紧在滑动直杆31上从而限制滑动套61的位移。当不需要滑动套61继续滑动时,直接拧紧抵紧螺栓10即可把滑动套61暂时固定在滑动直杆31上,达到固定滑动套61较为方便的效果。
42.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坡屋面调节支撑体系的调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部件调松步骤:将伸缩组件4、滚动组件5以及滑动组件6都调整成不固定的状态,调整后需要人工将坡屋面板1扶住;角度确定步骤:根据现场施工需求,确定好坡屋面板1最终需要的角度,并准备好角度测量工具;角度调整步骤:通过移动多个伸缩组件4,使得每个伸缩组件4都处于坡屋面板1和底架3不同位置且长度也不相同,通过多个伸缩组件4的配合确定好坡屋面板1的斜度,再通过角度测量工具确定好坡屋面板1的斜度,直到达到目标角度;部件固定步骤:将已经调整好角度的坡屋面板1下的每个伸缩组件4都进行固定,使得每个伸缩组件4都处于当前状态下的长度不再伸缩,接着再固定滚动组件5,使滚动组件5不再在坡屋面板1上滚动;最后固定滑动组件6,使得滑动组件6不再在底架3上滑动。
43.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需要对坡屋面进行调节时,首先移动多个伸缩组件4,让每个伸缩组件4在坡屋面板1以及底架3之间滑动,而且伸缩组件4在滑动到不同位置时,伸缩组件4的长度也不同,这时每个伸缩组件4处于不同位置及不同长度时既能够对坡屋面板1进行支撑、也能让坡屋面板1的倾斜角度在伸缩组件4上进行自由地调节,而滚动组件5以及滑动组件6则能够让伸缩组件4在坡屋面板1与底架3之间进行自由移动;将坡屋面板1的角度调整到目标角度后,再将伸缩组件4进行固定从而让坡屋面板1固定在调整好角度下的状态即可。
4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