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安装就位用的临时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4329发布日期:2023-03-04 03:15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安装就位用的临时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钢结构支撑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安装就位用的临时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现代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方法的不断更新,而钢结构因为施工安装方便,对施工造成的污染相对较少,结构可靠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场、戏剧院等公共大型建筑以及制造厂房等。
3.由于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建筑结构预制为多个单元结构,通过单元结构的现场拼装,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特别是针对钢结构建筑中桁架支撑的结构,用于对建筑主体做支撑,因此在施工时需要先将桁架等支撑结构安装完成后,再以桁架结构为基础完成其他结构的施工。
4.为了使得在钢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已安装的钢桁架结构的稳定以及减小施工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可能性,常采用临时支架对钢桁架等进行临时支撑和安装。同时,在钢结构的施工标准中,对于钢结构的标高有着严格的标准,因此在通过临时支架对钢结构做支撑和施工基础时,往往需要同步控制标高。而在现有技术中,临时支架通常采用钢结构通过连接件连接形成,其标高控制仍需要采用仪器设备再施工后进行二次核对,并做实时调整,以使得钢结构的较高在标准规定范围以及设计允许偏差范围内,因此现有技术中,临时支架的标高控制的便捷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相对较为便捷的完成标高控制,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安装就位用的临时支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结构安装就位用的临时支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安装就位用的临时支架,包括多个支架单元、用作施工基础的工装平台和设置于工装平台的调节件;多个支架单元逐次拼接设置,且支架单元沿拼接方向的长度为l1,且所述支架单元的数量为n;工装平台,设置于多个支架单元中位于任一端部的支架单元;调节件,用于临时支撑钢结构并调整钢结构的高度,且所述调节件的调整端的调整高度为l2,所述调节件与工装平台所连接的支架单元之间沿支架单元拼接方向的间距为l3。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多个标准的支架单元,使得工装平台下方的多个支架单元的高度只需通过n*l1计算即可;同时,调节件的调整高度为l2,通过公式n*l1+l2+l3即可相对便捷的计算出钢结构的结构单元通过调节件放置于工装平台时的高度,从而相对较为便捷的实现标高的控制。
8.可选的,所述调节件设置有三个,且三个所述调节件所在平面平行于多个支架单元的分布方向,l3为距离所述支架单元最近的调节件与支架单元的间距。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调节件能够分别对钢结构的结构单元做支撑,在使得钢结构的结构单元通过位于最下方的调节件支撑之后,还可通过另外两个调节件的高度调节,实现钢结构的结构单元的姿态调整,以便于进行标高控制的同时,还能够相对便捷的实现钢结构的姿态调整。
10.可选的,所述调节件为液压式起重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式的起重器能够承受相对较大的载荷,减小因载荷过大导致无法对钢结构的结构单元进行高度和角度调整的可能性。
12.可选的,所述工装平台设置有两个,且所述工装平台包括工装底梁和两个工装侧梁,所述工装底梁固定连接于多个支架单元中位于分布方向任一端部的支架单元,所述工装侧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工装底梁,且两个所述工装侧梁之间成型有用于放置和安装钢结构的支撑通道,三个所述调节件分别设置于工装底梁和两个工装侧梁。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工装平台能够分别对相邻的两个钢结构的结构单元做支撑,并分别对相邻两个钢结构的结构单元的高度以及角度调整之后,再进行拼装,以优化安装时的便捷性;同时,在实际安装时,通过两个工装侧梁以及工装底梁分别对钢结构的结构单元的两侧以及底部做支撑,还能够用于限制钢结构的结构单元的侧向滑动,以优化临时支撑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4.可选的,所述工装侧梁设置有工装加强杆,所述工装加强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工装侧梁和工装底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优化支撑时工装侧梁承受载荷的能力。
16.可选的,所述工装平台还设置有用于监测三个调节件调节高度的定位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个定位件能够分别用于监测调节件的调节高度,以进一步优化标高控制时的便捷性。
18.可选的,所述支架单元包括四个纵管梁、两组横管梁和四个加强管梁,四个所述纵管梁相互平行且中心轴线呈矩形分布,两组所述横管梁沿纵管梁长度方向分布且同组包含四个横管梁,所述横管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纵管梁,所述加强管梁与纵管梁呈夹角设置且加强管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纵管梁,多个所述支架单元的多个纵管梁逐次拼接设置,所述工装平台设置于纵管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纵管梁通过横管梁相互连接,并通过加强管梁做强度增强,以形成标准阶段,便于临时支撑时的标高控制。
20.可选的,所述支架单元固定连接有若干周向分布的梁托。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梁托能够在安装支架单元时,通过吊装设备吊装梁托,完成支架单元的吊装。
22.可选的,多个所述支架单元设置有用于工作人员通行的爬架。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爬架,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爬升至工装平台进行施工作业。
24.可选的,所述支架单元或工装平台设置有若干缆风绳,所述缆风绳用于锚固地面。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缆风绳能够进一步优化使用时多个支架单元相互拼装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多个标准的支架单元,使得工装平台下方的多个支架单元的高度只需通过n*l1计算即可;同时,通过三个调节件对钢结构的结构单元进行角度和姿态调整,以便于钢结构的结构单元的拼装。同时,调节件的调整高度为l2,通过公式n*l1+l2+l3即可相对便捷的计算出钢结构的结构单元通过调节件放置于工装平台时的高度,从而相对较为便捷的实现标高的控制。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拆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5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连接组件和限位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支架单元;11、纵管梁;12、横管梁;13、加强管梁;14、梁托;15、爬架;16、缆风绳;2、工装平台;21、工装底梁;22、工装侧梁;23、工装加强杆;24、定位件;3、调节件;31、限位块;4、拆卸机构;41、拆装支架;411、升降杆;42、升降组件;421、升降支座;422、电葫芦;43、固定组件;431、固定板;432、固定螺栓;44、连接组件;441、连接管;442、连接座;443、连接螺栓;444、加强座;445、避让槽;446、连接腔;447、导引滚轮;45、限位件;451、限位棘齿条;452、限位齿座;453、限位弹簧;454、限位索;46、夹持件;461、夹持板;462、夹持螺栓;47、辅助件;471、辅助支撑梁;472、辅助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结构安装就位用的临时支架。
37.实施例1参照图1和图2,临时支架包括多个支架单元1、用作施工基础的工装平台2和三个设置于工装平台2的调节件3,多个支架单元1逐次拼接,以用作工装平台2的安装基础。多个支架单元1可以沿任意方向拼接,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实用状态为例进行说明,即多个支架单元1为竖向分布并相互拼接。
38.具体地,支架单元1包括四个纵管梁11、两组横管梁12和四个加强管梁13,纵管梁11、横管梁12和加强管梁13均为管状结构。四个纵管梁11相互平行且呈矩形分布,以使得四个纵管梁11构成框架状结构。两组横管梁12分别设置于纵管梁11的两端,且同组横管梁12包括四个横管梁12,横管梁12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个纵管梁11,加强管梁13设置有四个,四个加强管梁13环绕四个纵管梁11的分布中心设置。且加强管梁13与纵管梁11呈夹角设置,加强管梁13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相邻的两个纵管梁11,以使得支架单元1形成标准的节段。其中,纵管梁11的长度为l1,且支架单元1的数量为n,则多个支架单元1相互拼接的高度为l1*n。
39.参照图1和图2,多个支架单元1的纵管梁11均为一一对应设置,且相邻两个支架单
元1的纵管梁11法兰连接并通过高强螺栓(图中未示出)固定,且纵管梁11和横管梁12的长度均为2m。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纵管梁11和横管梁12也可设置为三个,使得三个纵管梁11形成三棱柱状的框架结构;纵管梁11和横管梁12的长度也可设置为1m或3m等施工需要的长度。
40.此外,为了便于吊装支架单元1,支架单元1设置有若干轴向分布的梁托14,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为4个,且四个梁托14一一对应固定连接于四个纵管梁11。同时,支架单元1还设置有爬架15,以便于施工人员流动。优选的,爬架15设置为多个,且多个爬架15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支架单元1,多个爬架15相互拼接设置,以减小对支架单元1的拼装的干扰。
41.参照图1和图2,工装平台2设置于位于顶部的支架单元1,工装平台2用于钢结构安装的施工平台,同时用于为钢结构做临时支撑的基础。
42.位于顶部的支架单元1上的工装平台2设置有两个,且工装平台2包括工装底梁21和两个工装侧梁22。工装底梁21固定连接于位于顶部支架单元1的纵管梁11,两个工装平台2的工装底梁21相互平行,工装底梁21垂直多个支架单元1的分布方向。
43.工装侧梁22垂直于工装底梁21,且工装底梁21朝向支架单元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工装底梁21,以使得两个工装侧梁22之间成型有用于放置钢结构的支撑通道;同时设置的两个工装平台2,能够分别用于对相邻两个钢结构的单元结构做支撑,以用于完成钢结构的拼装。其中,两个工装侧梁22设置有工装加强杆23,工装加强杆23的两端分别焊接固定于工装侧梁22和工装底梁21,以用于优化工装侧梁22承受载荷的能力。
44.参照图1和图2,具体地,三个调节件3中两个调节件3分别通过限位块31焊接固定于两个工装侧梁22,且设置于两个工装侧梁22的两个调节件3位于两个工装侧梁22相向一侧,限位块31焊接固定于工装侧梁22,调节件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限位块31。剩余一个调节件3固定连接于工装底梁21,且调节件3为液压起重器,例如千斤顶,以使得在安装钢结构的单元结构时,能够通过三个调节件3同时对钢结构的单元结构做支撑,并通过位于工装底梁21的调节件3调节钢结构的单元结构的高度,然后通过设置于工装侧梁22的两个调节件3调整钢结构的单元结构的自身角度和姿态,以满足安装的要求。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调节件3也可设置为液压缸或电推缸。
45.参照图1和图2,设置于工装底梁21的调节件3与所在工装底梁21连接的纵管梁11沿x方向的间距为l3,x方向为多个支架单元1的分布方向。且设置于工装底梁21的调节件3的调节高度为l2,即设置于工装底梁21上调节件3伸缩端的行程沿纵管梁11轴向的长度为l2,则标高为h,h=n*l1+l2+l3,相较于采用仪器在施工完成后进行检测,能够相对更加便捷的得到施工完成后的标高。其中,工装侧梁22设置有用于监测三个调节件3调节高度的定位件24,定位件24为高度传感器或行程传感器,以用于分别检测三个调节件3的调整高度,进一步优化标高控制的便捷性。
46.此外,由于工装平台2需要对钢结构的单元结构做支撑以及用于施工人员的施工,为了优化多个支架单元1拼装后的稳定性,支架单元1或工装平台2设置有若干缆风绳16,以用于优化工装平台2的稳定性。具体地,缆风绳1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缆风绳16对称设置于位于顶部的支架单元1,且缆风绳1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纵管梁11,缆风绳16的另一端用于施工时锚固于地面。
47.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标高控制时,由于工装平台2的支撑基础为采用多
个支架单元1拼装形成,且支架单元1为规格同一的标准节段,以使得在针对钢结构的高度进行标高控制时,只需按照h=n*l1+l2+l3计算即可,相较于采用仪器进行高度检测,可以更加便捷的得到钢结构制成的标高。
48.实施例2参照,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位于底部的支架单元1周侧还设置有用于便于将支架单元1逐次拆下的拆卸机构4。
49.参照图4和图5,拆卸机构4包括拆装支架41、两个升降组件42和多个固定组件43,拆装支架41沿纵管梁11轴向的投影呈c形,且位于底部的两个支架单元1位于拆装支架41的内侧,以便于将被拆下的支架单元1移出拆装支架41。且拆装支架41的底部通过固定组件43固定连接于位于最下端的支架单元1,升降组件42设置于拆装支架41,用于控制自下而上第三个支架单元1下降。
50.在使用时,可通过升降组件42将自下而上第三个支架单元1连接于拆装支架41,以用作支撑,然后将自下而上第二个支架单元1相对自下而上第一个和第三个支架单元1拆下,并通过升降组件42控制自下而生第三个支架单元1下降并抵接于最下端的支架单元1,即可逐步完成多个支架单元1的拆卸,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吊装的方式,往往需要支架单元1朝上位移,极易与已安装的钢结构产生干涉,且在已安装钢结构的现场不便于采用大型的吊装设备,由此实现有限空间内支架单元1的拆装的同时,减小与已安装钢结构产生干涉的可能性。此外,拆装支架41通过固定组件43固定连接于最下端的支架单元1,可通过已安装的最下单的支架单元1做支撑和定位基础,而不需要使得拆装支架41重新固定于地面,以进一步优化拆装的便捷性。
51.参照图4和图5,具体地,两个升降组件42分别设置于拆装支架41相对的两个角部位置。升降组件42包括升降支座421和电葫芦422,升降支座421固定连接于拆装支架41的顶部,以用作电葫芦422的安装平台。电葫芦422的伸缩端通过连接组件44连接于自下而上的第三个支架单元1。
52.参照图4和图5,对应位于拆装支架41内的支架单元1的四个纵管梁11,拆装支架41设置有四个升降杆411,升降杆411位于拆装支架41的内侧,且升降杆411平行于纵管梁11,升降杆4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拆装支架41。其中,连接组件44沿升降杆411的轴向滑移设置于升降杆411,以用于对下降的支架单元1做导引;未设置升降组件42的升降杆411同样通过连接组件44连接于支架单元1。
53.连接组件44包括外套并轴向滑移连接于升降杆411的连接管441和固定连接于连接管441的连接座442,连接座442处置与连接管441,且连接座442穿设有将梁托14固定连接于连接座442上表面的连接螺栓443。
54.此外,连接座442与连接管441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座442上方的加强座444,以用于增加连接座442与连接管441之间承受载荷的能力。并且电葫芦422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于连接座442,以用于通过拉动连接座442滑移,使得自下而上第三个支架单元1能够在自下而上第二个支架单元1被移除后逐步下降,从而逐步完成多个支架单元1的拆卸。
55.参照图5和图6,优选的,连接座442还设置有用于减小支架单元1下降过程中发生坠落的限位件45。
56.参照图6和图7,限位件45包括固定连接于升降杆411的限位棘齿条451、滑移设置
于连接座442的限位齿座452和用于驱使限位齿座452朝向限位棘齿条451滑移的限位弹簧453,且限位棘齿条451的棘齿的上表面呈水平设置,以使得限位齿座452啮合于限位棘齿条451时,能够限制限位棘齿条451朝下移动。限位棘齿条451平行于升降杆411并穿设于连接管441,连接管441的内壁开设有沿纵管梁11轴向延伸的避让槽445,限位棘齿条451卡设于避让槽445内,以使得限位棘齿条451能够相对连接管441滑移。
57.参照图6和图7,此外,连接座442内成型有连通于连接管441内部的连接腔446,限位齿座452沿垂直于限位棘齿条451的方向滑移连接于连接腔446的内壁,限位弹簧45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齿座452远离限位棘齿条451的一端以及连接腔446的内壁,以用于推动限位齿座452朝向限位棘齿条451滑移。
58.限位齿座452固定连接有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限位索454,限位索454远离限位齿座452的一端穿出连接腔446并固定连接于电葫芦422的伸缩端。并且限位索454的弹力为n1,压缩限位弹簧453的拉力为n2,n1>n2,以使得电葫芦422提升时,会先拉动限位索454,以将限位齿座452相对限位棘齿条451脱离后,再对连接座442做支撑,使得自下而上的第三个支架单元1能够逐步下降。
59.参照图6和图7,具体地,连接腔446的内壁呈阶梯轴状结构且小端朝向限位棘齿条451开口设置,限位齿座452呈阶梯轴状结构且小端穿设于连接腔446的小端,且限位齿座452的棘齿成型于小端并用于啮合限位棘齿条451。其中,限位弹簧453设置于连接腔446的大端。
60.此外,连接腔446的大端内设置有导引滚轮447,导引滚轮447转动连接于连接腔446的内壁,且限位索454绕设于导引滚轮447,以用于对限位索454的伸缩做导引。
61.参照图5和图6,连接管441的上端还设置有用于夹持纵管梁11的夹持件46,夹持件46包括两个铰接于连接管441的夹持板461,夹持板461将自下而上第三个支架单元1的纵管梁11夹持,且两个夹持板461通过多个夹持螺栓462紧固,并将支架单元1的纵管梁11夹紧,以用于辅助对支架单元1做固定,优化支架单元1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62.参照图4和图5,同时,为了优化使用时,拆装支架41的稳定性,固定组件43包括两个固定板431,两个固定板431将最底部的支架单元1的纵管梁11和升降杆411夹持并通过多个固定螺栓432固定,以用于同时将纵管梁11和升降杆411夹紧,通过位于最底部的支架单元1对拆装支架41做支撑和固定,而不需要额外将拆装支架41固定于地面,以便于拆装支架单元1的同时,优化拆装时的稳定性。
63.此外,在拆装支架41的外侧还设置有用于进一步辅助支撑的辅助件47,辅助件47包括铰接于拆装支架41的辅助支撑梁471和铰接于辅助支撑梁471的辅助液压缸472,辅助液压缸472的伸缩端铰接于拆装支架41,以用于控制辅助支撑梁471抵接于地面,从而配合固定组件43,平衡拆装支架41承受载荷产生的转矩。
6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