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61994发布日期:2023-03-07 21:10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


背景技术:

2.目前,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板房是一种建筑工地常用的临时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实现了临时建筑的通用标准化,树立了环保节能、快捷高效的建筑理念。
3.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1910741652.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包括底板,底板的四角设置有立柱,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有侧板,多个立柱远离底板的端部设置有顶板,顶板包括多个相互拼接而成的第三拼接条,相邻的所述第三拼接条相对的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三插槽和第三插条,所述第三插条和第三插槽均沿第三拼接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三插槽的两端贯穿第三拼接条设置,所述第三插槽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所述第三插条与“t”形的第三插槽配合设置。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顶板由若干个拼接条拼接完成,拼接条之间存在间隙,这样就会导致顶板的防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顶板漏水,使得顶板的防水效果得以保持,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包括底板、支撑柱、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四角上均插接有所述支撑柱,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柱之间设置有侧板,所述顶板包括多个横板、防水垫层和连接组件,多个所述横板设置在四个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两个相邻横板之间均设置有防水垫层,相邻两个所述横板上设置有一组所述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带动两个相邻所述横板抵紧所述防水垫层。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降雨天气时,雨水落在多个横板组成的顶板上,防水垫层经过连接组件的挤压,使得横板之间的缝隙被填充,减少了雨水渗入两个横板之间的间隙的几率,进而减少了顶板漏水,使得顶板的防水效果得以保持;同时设置的顶板拼装简单,拆分后便于放置。
8.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和连接卡块,相邻所述横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卡块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两个相邻所述横板上的所述连接块卡接,所述连接卡块带动两个所述连接块抵紧所述防水垫层。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横板相互靠近,并将防水垫层夹在两个相邻横板之间,然后将连接卡块取出,卡接槽对准两个连接块且与两个连接块的侧壁,然后推动连接
卡块滑动,连接卡块与连接块发生相对滑移,并带动连接块将防水垫层挤压形变,设置的连接组件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使得横板的连接变的方便快捷。
10.可选的,所述横板上设置有隔热机构,所述隔热机构包括种植仓、种植框、防水层和滤水网,所述种植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横板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防水层设置在所述横板和所述种植仓之间,所述种植框设置在所述种植仓内,所述种植框放置有用于种植绿植的种植层;所述种植框与所述种植仓之间形成用于暂时存水的储水区,所述滤水网设置在所述种植框的周侧壁上,所述滤水网用于减少所述种植层水土流失。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建筑拼装完成后,可在顶板上铺装防水层,然后将种植仓吊装在顶板上且与支撑柱连接,然后在种植框内种植作物或者移栽小型植物,通过设置的种植仓、作物和种植层,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使得不容易晒透顶板,使得室内温度较低,同时种植的绿植能够起到一定的荫凉作用;当下雨时,雨水落在种植框内,雨水对种植框内的种植层进行冲刷,泥水经过滤水网的过滤,使得泥沙留在种植框内,水经过过滤进入储水区储存,当绿植缺水时,可将储水区储存的水用作植物的浇灌;通过设置的滤水网,减少了水土流失。
12.可选的,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隔热腔,所述隔热腔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储水区连通,所述种植仓上设置有回灌机构,所述回灌机构与所述储水区或所述隔热腔连通,所述回灌机构用于将水输送至所述种植框并用于绿植的灌溉。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降雨较多时,雨水可进入隔热腔内,使得侧板与外界的温度传递,经过隔热腔内的水,进而使得室内的温度减低,使得隔热效果得以提高;同时设置的回灌机构便于植物或作物的浇灌,进而减少人工浇灌的几率,进而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14.可选的,所述回灌机构包括喷淋组件,所述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雾化头和水泵,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侧板上且与所述侧板内的所述隔热腔连通;所述喷淋管设置在所述种植仓上且位于所述种植框的上方,所述喷淋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头,所述雾化头朝向所述种植框内的绿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植物缺水时,可启动水泵,水泵将隔热腔内的水输送至喷淋管内,然后经过雾化头喷淋在植物上,隔热腔内的水较为干净,可以减少雾化头的堵塞,同时能够减少泥水喷淋在植物的叶片上,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16.可选的,所述隔热腔与所述储水区的连通处设置有滤水组件,所述滤水组件用于将泥沙隔断在所述储水区内,所述回灌机构还包括灌溉组件,所述灌溉组件包括取水泵和灌溉管,所述取水泵设置在所述种植仓内且位于所述储水区;所述灌溉管穿设在所述种植框内,且所述灌溉管上开设有多个流水孔,所述灌溉管通过软管与所述取水泵可拆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泥水穿过滤水网,进入储水区,然后被滤水组件隔断在储水区,当植物缺水时,取水泵将储水区内的水输送至灌溉管内,然后经过灌溉管上的流水孔浇灌在种植框内,通过设置的灌溉组件,将部分流失的泥土经过灌溉的方式流回种植框,使得种植框内的种植层始终保持一定的数量,能够延长种植层的使用寿命,减少种植层的流失导致植物根系裸露,进而减少植物病死的几率。
18.可选的,所述种植仓内设置有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包括扰流泵和扰流管,所述扰流泵设置在所述储水区的底壁上,所述扰流管设置在所述扰流泵的出水端,所述扰流管
上开设有多个扰流孔,且所述扰流孔朝向所述储水区的底壁。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储水区进行取水时,首先启动扰流泵,扰流泵将水输送至扰流管内,然后经过扰流孔喷射在储水区的底壁上,使得储水区的水扰动,然后启动取水泵,取水泵将浑水输送至灌溉管内,然后回流至种植框内;通过设置的扰动组件,使得储水区内的水与泥土充分混合,将泥土充分回收至种植框内。
20.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包括开关阀、三通叉管、排水管和排水阀,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三通叉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且所述三通叉管位于所述开关阀远离所述种植仓的一侧,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侧板上且与所述隔热腔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所述排水阀。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春秋季或者冬季时,可将隔热腔内的水排出,然后关闭开关阀,减少降水时,雨水进入隔热腔,然后可在冬季时,将三通叉管与城市供暖连通,将排水管用作城市供暖回流,通过设置切换组件便于针对需求选择隔热腔如何使用,进而使得该建筑的适用性增强。
22.可选的,所述种植仓上设置有随动机构,所述随动机构包括检测件、转动轴、伺服电机、转动杆和传动杆,所述种植框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种植仓上,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种植仓的外侧壁上,所述转动杆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所述种植框转动连接;所述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种植仓上且与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所述检测件用于监测光照角度并控制所述伺服电机启停。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到光线的入射角度发生变化时,检测件控制伺服电机启动,伺服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其中一个转动杆上升,带动另一个传动杆下降,两个传动杆带动种植框随着光线入射角度的变化转动,使得种植框内的绿植始终朝向阳光,进而使得种植框内的绿植始终处于较好的光照状态,使得绿植光合作用得以保持。
24.可选的,所述种植仓上设置有补光机构,所述补光机构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补光灯和定时开关,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种植仓上,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种植仓上并朝向所述种植框,所述补光灯通过所述定时开关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可用作所述伺服电机电源或室内电源。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白天在阳光照射下,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产生电能并存储,在太阳落山后,某一规定的时间段,定时开关闭合,太阳能电池板为补光灯供电,使得绿植继续受到光照,使得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增加了绿植成熟的速度加快;设置的补光机构,延长绿植的光照时长,进而增加绿植成熟速度和产量,同时产生的电能能够存储用于夜间室内照明,节约了资源。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当遇到降雨天气时,雨水落在多个横板组成的顶板上,防水垫层经过连接组件的挤压,使得横板之间的缝隙被填充,减少了雨水渗入两个横板之间的间隙的几率,进而减少了顶板漏水,使得顶板的防水效果得以保持;同时设置的顶板拼装简单,拆分后便于放置;2.部分泥水穿过滤水网,进入储水区,然后被滤水组件隔断在储水区,当植物缺水时,取水泵将储水区内的水输送至灌溉管内,然后经过灌溉管上的流水孔浇灌在种植框内,
通过设置的灌溉组件,将部分流失的泥土经过灌溉的方式流回种植框,使得种植框内的种植层始终保持一定的数量,能够延长种植层的使用寿命,减少种植层的流失导致植物根系裸露,进而减少植物病死的几率;3.当春秋季或者冬季时,可将隔热腔内的水排出,然后关闭开关阀,减少降水时,雨水进入隔热腔,然后可在冬季时,将三通叉管与城市供暖连通,将排水管用作城市供暖回流,通过设置切换组件便于针对需求选择隔热腔如何使用,进而使得该建筑的适用性增强。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机构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种植仓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种植框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00、底板;200、支撑柱;300、侧板;400、顶板;410、横板;411、滑移槽;420、防水垫层;430、连接组件;431、连接块;432、连接卡块;433、卡接槽;500、隔热机构;510、种植仓;511、储水区;512、出水孔;520、种植框;530、防水层;540、滤水网;550、连接管;560、切换组件;561、开关阀;562、三通叉管;563、排水管;564、排水阀;600、回灌机构;610、喷淋组件;611、喷淋管;612、雾化头;613、水泵;620、灌溉组件;621、取水泵;622、灌溉管;623、流水孔;630、滤水组件;640、扰流组件;641、扰流泵;642、扰流管;700、随动机构;710、转动轴;720、伺服电机;730、转动杆;740、传动杆;800、补光机构;810、太阳能电池板;820、补光灯;900、连接机构;910、插接柱;920、滑动块;930、滑移块;940、安装插块;950、隔热板;960、嵌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
31.参考图1,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包括底板100、设置于底板100四个边角上的支撑柱200、设置于两个相邻支撑柱200之间的侧板300、设置于支撑柱200远离底板100一侧的可用于防水的顶板400和设置于顶板400上用于隔热的隔热机构500,搭建该建筑时,首先将底板100吊装时搭建位置处,然后依次在底板100的四个边角上安装支撑柱200,然后将侧板300依次安装在相邻两个支撑柱200之间,再将顶板400安装在支撑柱200远离底板100的一侧,然后将隔热机构500进行安装,隔热机构500能够减少热量的传递进入室内,减少室内温度的快速上升,同时顶板400能够减少降水或者露水进入室内。
32.参考图1、图2和图3,底板100上设置有连接机构900,连接机构900包括固定连接在底板100上的四个插接柱910,支撑柱200上开设有与插接柱910适配的插接槽,插接柱910与插接槽插接;支撑柱200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动槽,滑动槽沿支撑柱200的长度方向开设且为t型槽,侧板30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920,滑动块920可沿滑动槽滑移;其中一个侧板300上一体设置有进人门和窗户;顶板400由多个依次排列而成的横板410组成,
且相邻横板410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相邻横板410的连接组件430;每个横板410上宽度方向的两个侧壁上均开设有滑移槽411,滑移槽411沿横板410的长度方向开设,连接组件430包括滑移连接在滑移槽411内的滑移块930,且滑移块930可在滑移槽411内沿横板410的宽度方向窜动,滑移块930与相邻的横板410固定连接;两个相邻横板410之间设置有防水垫层420,两个相邻横板410分别与防水垫层420的两侧抵接;相邻横板410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431,且两个连接块431以抵接缝处的防水垫层420为基准对称设置,连接块431位于横板410远离底板100的一侧,也可在横板410的两侧均设置连接块431,抵接缝处的连接块431上设置有一个连接卡块432,连接卡块432上开设有卡接槽433,抵接缝处的两个连接块431均位于卡接槽433内,且连接卡块432带动两个连接块431抵紧防水垫层420;端部的两个横板410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插块940,四个安装插块940分别与四个支撑柱200对应,且支撑柱200远离底板100的一端开设有与安装插块940适配的安装槽,安装插块940插接在安装槽内,横板410与侧板300抵接用于分担受力。
33.参考图1、图3和图4,隔热机构500包括种植仓510,种植仓510的四个边角上开设有连接槽,端部的两个横板410远离侧板300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嵌入块960,嵌入块960与安装插块940同轴设置,嵌入块960插接在种植仓510上的连接槽内;多个连接卡块432之间形成有间隔,间隔内放置有隔热板950,隔热板950远离横板410的一端与连接卡块432远离横板410的侧壁平行,且连接卡块432和隔热板950所在的平面上铺装有防水层530;种植仓510远离横板410的侧壁上开设有绿植区,绿植区的侧壁上设置有种植框520,种植框520内填充有种植层,种植层为种植土且用于种植绿植;绿植区内设置有随动机构700,种植框520通过随动机构700转动在种植仓510内。
34.参考图4,随动机构700包括转动轴710,种植框520长度方向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710,转动轴710远离种植框52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绿植区的内壁上,且转动轴710位于种植框520长度方向两侧侧壁的中部;种植仓510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720,伺服电机720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杆730,转动杆730的轴线平行于种植框520所在的平面,转动杆730的两端均铰接有传动杆740,传动杆740远离转动杆730的一端与种植框520的底壁铰接;启动伺服电机720,伺服电机720带动转动杆730转动,转动杆730带动传动杆740种植框520转动;种植仓510上固定连接有检测件,检测件为光敏元件,光敏元件用于检测光照入射角度,光敏元件与伺服电机720电连接并控制伺服电机720的启停,实现种植框520的角度调节。
35.参考图1,种植框520与种植仓510之间形成储水区511,种植框520长度方向的两端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溢水孔,溢水孔上固定连接有滤水网540,滤水网540用于将水流携带的泥土截留在种植框520内,减少种植层的水土流失。
36.参考图5和图6,种植仓510的底壁上开设有四个与储水区511连通的出水孔512,出水孔512呈喇叭状;侧板300内开设有隔热腔,侧板300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50,连接管550与隔热腔连通,且连接管550穿过横板410插接在出水孔512内并与储水区511连通;侧板300上设置有滤水组件630,滤水组件630为固定连接在储水区511出水孔512的一端的滤网,该滤网用于将储水区511内的泥土隔离在储水区511,经过滤网过滤的水进入隔热腔;种植仓510上设置有回灌机构600,回灌机构600包括喷淋组件610,喷淋组件610包括四个分别固定连接在四个侧板300上的水泵613,水泵613的进水端与隔热腔连接并通过管路延伸至隔热
腔的底壁处,水泵613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喷淋管611,喷淋管611固定连接在种植仓510的正上方,喷淋管611靠近种植仓510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雾化头612,多个雾化头612沿喷淋管611的长度方向等间隔设置且与喷淋管611连通,雾化头612朝向种植框520,并用于将隔热腔内的干净水源喷淋在绿植的叶面上。
37.参考图1和图5,连接管550上设置有切换组件560,切换组件560包括固定连接在连接管550上的开关阀561,当冬季或者春秋季较冷时,可将开关阀561关闭,减少降水经过储水区511进入隔热腔,使得室内温度降低;连接管550上固定连接有三通叉管562,该三通叉管562位于开关阀561远离种植仓510的一侧,该三通叉管562可与城市供暖连接用于隔热腔内供热气,实现室内温度上升;同时侧板300靠近底板10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563,排水管563与隔热腔连通,排水管563上固定连接有排水阀564,排水管563可用作城市供暖的暖气回流。
38.参考图1和图5,种植框520内设置有灌溉组件620,灌溉组件620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水区511底壁上的取水泵621,取水泵62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软管,软管远离取水泵6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灌溉管622,本实施例优选为一个,灌溉管622固定连接在种植框520内,且灌溉管622位于种植层远离横板410的一侧,灌溉管622位于绿植的茎部,灌溉管622上开设有多个流水孔623,多个流水孔623沿灌溉管622的长度方向等间隔开设,流水孔623朝向种植层,当取水泵621将储水区511内的浑水输送至灌溉管622后,经过灌溉管622上的流水孔623落在种植层上,进而减少水土流失,同时能够减少较脏的水落在绿植的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
39.参考图1和图5,储水区511的底壁上设置有扰流组件640,扰流组件640包括固定连接在储水区511底壁上的扰流泵641,扰流泵641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扰流管642,本实施例优选为一个,扰流管642位于储水区511的底壁上,扰流管642上开设有多个扰流孔,扰流孔朝向储水区511的底壁;在启动取水泵621前,首先启动扰流泵641,扰流泵641将水输送至扰流管642然后经过扰流孔冲击在储水区511的底壁上并带动水流扰动,使得储水区511内的泥土与水混合,然后经过取水泵621和灌溉管622回流至种植框520内,延长绿植的根部与种植层的抓紧力,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绿植根部扎的不稳。
40.参考图1和图4,种植仓510上设置有补光机构800,补光机构800包括固定连接在种植仓510外侧壁上的太阳能电池板810,太阳能电池板810用于吸收阳光产生电能;种植仓510上固定连接有补光灯820,补光灯820朝向种植框520用于绿植的补光,补光灯820与太阳能电池板810连接,且补光灯820和太阳能电池板810之间的通路上设置有定时开关,可根据太阳落山时间,设定定时开关闭合时间,延长绿植的光照时间,用于加快绿植的成熟速度。同时太阳能电池板810可与室内的照明灯连接用作电源,为室内提供照明。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水隔热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体系的实施原理为:在进行建筑搭设时,首先将底板100吊装至安装位置处,然后依次安装支撑柱200和侧板300,然后将横板410进行拼接,然后用连接卡块432沿连接块431滑移,使得横板410抵紧防水垫层420,然后将隔热板950嵌入相林连接卡块432之间的间隙,然后铺设防水层530;将种植仓510吊装至横板410的上方,种植仓510的连接槽与嵌入块960卡接;然后在种植框520内铺设种植层,并种植作物或者观赏类植物。
42.当下雨时,雨水部分落在储水区511,部分落在种植框520内,然后经过渗流,水携
带泥土流动至滤水网540处,经过滤水网540的过滤,使得水质得到一次过滤,部分泥土滞留在种植框520内,过滤后的水进入储水区511,然后经过储水区511上的滤网的过滤形成没有泥土的水进入隔热腔内,四个隔热腔内的水形成水幕隔断,减少了热量的传播进入室内,起到隔热效果。
43.当绿植缺水时,水泵613启动将隔热腔内的水输送至喷淋管611内,然后经过雾化头612喷淋在绿植上;同时取水泵621也可启动或者定期启动,并且在启动前先启动扰流泵641,扰流泵641将水输送至扰流管642并经过扰流孔回流会储水区511,对储水区511内的水进行扰动,然后取水泵621将储水区511内的水通过软管输送至灌溉管622内,然后经过灌溉管622上的流水孔623回流至种植框520内,延缓种植框520的泥土流失速度。
44.当白天时,检测件监测到光照角度,并控制伺服电机720启动伺服电机720带动转动杆730转动,转动杆730带动传动杆740升降,传动杆740带动种植框520转动,使得种植框520内的绿植始终朝向太阳,使得绿植处于较好的光照角度,促进光合作用;当夜晚降临时,定时开关闭合,使得太阳能电池板810与补光灯820形成闭合回路,太阳能电池板810白天积攒的电能用作绿植的补充光照,进一步延长绿植的光合作用时长,同时太阳能电池板810产生的电能可用作室内照明。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