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39895发布日期:2023-03-22 09: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第一混凝土预制板(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所述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安装在第一混凝土预制板(1)的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预制板(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凹槽(3),且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的下表面通过混凝土浇筑有混凝土限位板(4),所述混凝土限位板(4)的外侧壁贴合于其中一个限位凹槽(3)的内侧壁表面;所述限位凹槽(3)的内部设置有装配防护结构;所述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的一端面设置有吊装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防护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圆环(7),两个所述第一圆环(7)分别通过混凝土均匀浇筑在限位凹槽(3)的内部,且限位凹槽(3)内侧底壁通过混凝土均匀浇筑有钢筋(15),所述第一圆环(7)的外部滑动设有第二圆环(9),所述第二圆环(9)的内部安装有锥形圆板(12),所述锥形圆板(12)的上表面均匀开设有用于钢筋(15)贯穿的第一通孔(13),所述锥形圆板(12)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混凝土限位板(4)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通槽(8),所述圆形通槽(8)的内壁贴合于第二圆环(9)的外壁,所述圆形通槽(8)的内侧顶壁均匀开设有用于防护钢筋(15)的第三通孔(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环(9)的下表面开设有圆环通槽(10),所述圆环通槽(10)的内部贴合于第一圆环(7)的外部,所述圆环通槽(10)的内侧顶壁均匀安装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下表面安装于第一圆环(7)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的下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圆形凹槽(5),且两个所述圆形凹槽(5)的内侧壁均通过混凝土浇筑有混凝土阻隔板(6),所述圆形凹槽(5)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四通孔(1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结构包括预埋设置在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内部的安装管(18),所述安装管(18)的内部设置有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与安装管(18)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19)的一侧设置有挂环(20),所述连接管(19)和挂环(20)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调节块(21),所述挂环(20)通过调节块(21)与连接管(19)转动连接。6.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施工步骤:步骤一、将连接管(19)插进预埋在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内部的安装管(18)内部,并将连接管(19)与安装管(18)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完成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的预吊装操作;步骤二、将多个第一圆环(7)和钢筋(15)分别安装在第一混凝土预制板(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上的限位凹槽(3)内,并采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固定,此时通过弹簧(11)的弹性势能推动第二圆环(9)向上移动,第二圆环(9)带动锥形圆板(12)向上移动,锥形圆板(12)带动第一通孔(13)在钢筋(15)上移动,对钢筋(15)起到防护的效果;步骤三、采用设备,将设备的吊钩与吊环进行连接,吊装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使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带动底部混凝土限位板(4)移动至第一混凝土预制板(1)上表面的限位凹槽(3)内部,对第一混凝土预制板(1)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之间进行快速定位;步骤四、当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带动底部混凝土限位板(4)移动至第一混凝土预制板
(1)上表面的限位凹槽(3)内部后,此时,第二圆环(9)延伸至混凝土限位板(4)上的圆形通槽(8)内部,并向下挤压第二圆环(9),从而使第二圆环(9)带动锥形圆板(12)向下移动,锥形圆板(12)带动第一通孔(13)在钢筋(15)上向下移动,使钢筋(15)漏出,进而将钢筋(15)移动至第三通孔(16)内;步骤五、吊装结束后,连接管(19)和安装管(18)之间螺纹连接的方式,将连接管(19)和安装管(18)之间进行分离,将吊环从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处拆除,安装管(18)保留在第二混凝土预制板(2)的内部,并对安装管(18)采用混凝土进行密封处理;步骤六、施工人员将灌装设备的管子穿过一个第四通孔(17)内,对圆形凹槽(5)内进行浇筑混凝土,混凝土依次通过第三通孔(16)、第一通孔(13)和锥形圆板(12),进行填充紧实的混凝土,使内部的气体通过另一个第四通孔(17)排出,在另一个第四通孔(17)内排出混凝土后时,停止浇筑混凝土,使用密封塞将两个第四通孔(17)进行密封;步骤七、重复以上的操作步骤,可以快速进行装配,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具体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混凝土预制板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板,所述第二混凝土预制板安装在第一混凝土预制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混凝土预制板和第二混凝土预制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限位凹槽。本发明吊装第二混凝土预制板,使第二混凝土预制板带动混凝土限位板移动至第一混凝土预制板上的限位凹槽内,混凝土限位板上的圆形通槽向下挤压第二圆环向下移动,从而使第二圆环带动锥形圆板向下移动,锥形圆板带动第一通孔在钢筋上向下移动,方便使钢筋移动至第三通孔内,用于方便对第二混凝土预制板的位置进行定位,无需使用镜子进行定位,减少工作人员定位的难度。减少工作人员定位的难度。减少工作人员定位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毋宁 张元旭 李永军 李晋 余峰 贺静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3/3/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