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72065发布日期:2022-08-09 21:1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2.为了方便对高处建筑施工,会用脚手架搭设工作平台。脚手架的分为立杆式脚手架、桥式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悬吊式脚手架、挂式脚手架、挑式脚手架、爬式脚手架,其中门式脚手架因其可移动性被广泛使用。而门式脚手架可向高处堆摞组装成不同的高度,为了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会在四个腿处固定一个类三角形的支架。
3.然而现有技术的用于脚手架上的支架的调节性较差、且不具有移动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要解决传统的脚手架的支架调节性较差和不具有移动性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包括连接机构和支地机构;所述支地机构包括有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顶梁;所述第一立柱高度可调,且在第一立柱的底部连接有支盘;所述第二立柱与第一立柱平行间隔布置,且第二立柱高度可调;在第二立柱的底部连接有滚轮;所述顶梁横向连接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顶部之间;在顶梁靠近第二立柱一侧的端面上连接有连接板;在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下部之间连接有横撑;所述连接机构横向设置在支地机构的一侧,包括有底部支撑、斜撑和竖撑;所述底部支撑连接在第二立柱的下部、且位于横撑的对侧;所述底部支撑的长度可调,在底部支撑远离第二立柱的一端连接有底部固定夹套;所述斜撑倾斜设置在底部支撑的上方,且斜撑的下端与连接板铰接连接;所述斜撑的长度可调,在斜撑远离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顶部固定夹套;所述竖撑支撑在底部支撑与斜撑之间,且竖撑的下端与底部支撑固定连接,竖撑的上端与斜撑可拆卸连接;所述竖撑的长度可调。
7.优选的,所述顶梁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在顶梁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固定在空腔的顶部两侧;所述顶梁顶板中间设置有孔洞;在顶梁的顶部、对应孔洞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一旋钮的下端伸入顶梁的空腔中,在第一旋钮的下端连接有第三链轮;所述第一链轮设置在第一轴承的下方,第二链轮设置在第二轴承的下方;所述链条连接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且与第三链轮啮合。
8.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包括有第一固定筒、第一滑筒和第一螺纹杆;所述顶梁的底面、对应第一链轮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设在第一穿孔中,且第一螺
纹杆的顶部与第一轴承连接,第一螺纹杆的下端超出顶梁的底面;所述第一链轮套设在第一螺纹杆上;所述第一固定筒连接在顶梁的底部、对应第一穿孔的位置处,且第一固定筒套在第一螺纹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超出第一固定筒的底端;所述第一滑筒插设在第一固定筒的下部,并且第一滑筒与第一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筒的下端超出第一螺纹杆的下端,与支盘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二立柱包括有第二固定筒、第二滑筒和第二螺纹杆;所述顶梁的底面、对应第二链轮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螺纹杆穿设在第二穿孔中,且第二螺纹杆的顶部与第二轴承连接,第二螺纹杆的下端超出顶梁的底面;所述第二链轮套设在第二螺纹杆上;所述第二固定筒连接在顶梁的底部、对应第二穿孔的位置处,且第二固定筒套在第二螺纹杆的外侧;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超出第二固定筒的底端;所述第二滑筒插设在第二固定筒的下部,并且第二滑筒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筒的下端超出第二螺纹杆的下端,与滚轮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包括有水平套管、插管、第三螺纹杆和传动组件;所述水平套管固定连接在竖撑的底部;所述插管横向设置在第二立柱与水平套管之间,并且插管的一端与第二立柱固定连接,插管的另一端插设在水平套管中;所述第三螺纹杆设置在水平套管中,并且第三螺纹杆的一端与插管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与水平套管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水平锥形齿轮、转轴和竖向锥形齿轮;所述转轴竖向穿设在水平套管的上侧壁中,在转轴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旋钮;所述水平锥形齿轮连接在在转轴的下端;所述竖向锥形齿轮套接在第三螺纹杆上、对应水平锥形齿轮的位置处,并且竖向锥形齿轮与水平锥形齿轮啮合。
11.优选的,所述斜撑包括有斜插杆和斜套管;所述斜插杆的底端与连接板铰接连接;所述斜套管倾斜连接在竖撑的顶部,并且斜套管的下端套接在斜插杆的上端;所述斜套管与斜插杆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可调连接。
12.优选的,所述竖撑包括有竖插杆和竖套管;所述竖套管竖向连接在底部支撑的顶部;所述竖插杆的上端与斜撑连接竖插杆的下端插接在竖套管的上端;所述竖插杆与竖套管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可调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设置支地机构,通过第一旋钮同步控制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反向转动,使得第一滑筒与第一螺纹杆的总长度伸长,从而带动支盘下移后支撑在地面上;同时,第二滑筒与第二螺纹杆的总长度缩短,带动万向轮上移离开地面;或者第一滑筒带动支盘上移离开地面、第二滑筒带动万向轮下移到地面上,方便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随着脚手架移动。
15.2、本实用新型设置连接机构,通过第二旋钮带动传动组件转动,从而驱动第三螺杆横向移动,以调节支地机构与脚手架的距离,同时底部支撑,与竖撑和斜撑共同构成三角形稳定支撑,且竖撑和斜撑的长度都能够随底部支撑改变,起到稳定支撑斜杆的作用。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地机构的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顶梁连接部位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部支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第一立柱、1.1-第一固定筒、1.2-第一滑筒、1.3-第一螺纹杆、2-第二立柱、2.1-第二固定筒、2.2-第二滑筒、2.3-第二螺纹杆、3-顶梁、4-支盘、5-滚轮、6-连接板、7-横撑、8-底部支撑、8.1-水平套管、8.2-插管、8.3-第三螺纹杆、8.4-第三轴承、9-斜撑、9.1-斜插杆、9.2-斜套管、9.3-第一螺栓、10-竖撑、10.1-竖插杆、10.2-竖套管、10.3-第二螺栓、11-底部固定夹套、12-顶部固定夹套、13-第一轴承、14-第二轴承、15-第一链轮、16-第二链轮、17-链条、18-孔洞、19-第一旋钮、20-第三链轮、21-第一穿孔、22-第二穿孔、23-水平锥形齿轮、24-转轴、25-竖向锥形齿轮、26-第二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图1-3所示,这种使用便捷的建筑施工用移动施工支架,包括连接机构和支地机构;所述支地机构包括有第一立柱1、第二立柱2和顶梁3;所述第一立柱1高度可调,且在第一立柱1的底部连接有支盘4;所述第二立柱2与第一立柱1平行间隔布置,且第二立柱2高度可调;在第二立柱2的底部连接有滚轮5;所述顶梁3横向连接在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的顶部之间;在顶梁3靠近第二立柱2一侧的端面上连接有连接板6;在第一立柱1与第二立柱2的下部之间连接有横撑7;所述连接机构横向设置在支地机构的一侧,包括有底部支撑8、斜撑9和竖撑10;所述底部支撑8连接在第二立柱2的下部、且位于横撑7的对侧;所述底部支撑8的长度可调,在底部支撑8远离第二立柱2的一端连接有底部固定夹套11;所述斜撑9倾斜设置在底部支撑8的上方,且斜撑9的下端与连接板6铰接连接;所述斜撑9的长度可调,在斜撑9远离连接板6的一端连接有顶部固定夹套12;所述竖撑10支撑在底部支撑8与斜撑9之间,且竖撑10的下端与底部支撑8固定连接,竖撑10的上端与斜撑9可拆卸连接;所述竖撑10的长度可调。
22.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梁3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在顶梁3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第一链轮15、第二链轮16和链条17;所述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4分别固定在空腔的顶部两侧;所述顶梁3顶板中间设置有孔洞18;在顶梁3的顶部、对应孔洞18的位置处安装有第一旋钮19;所述第一旋钮19的下端伸入顶梁3的空腔中,在第一旋钮19的下端连接有第三链轮20;所述第一链轮15设置在第一轴承13的下方,第二链轮16设置在第二轴承14的下方;所述链条17连接在第一链轮15和第二链轮16之间且与第三链轮20啮合。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柱1包括有第一固定筒1.1、第一滑筒1.2和第一螺纹杆1.3;所述顶梁3的底面、对应第一链轮15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21;所述第一螺纹杆1.3穿设在第一穿孔21中,且第一螺纹杆1.3的顶部与第一轴承13连接,第一螺纹杆1.3的下端超出顶梁3的底面;所述第一链轮15套设在第一螺纹杆1.3上;所述第一固定筒1.1连接在顶梁3的底部、对应第一穿孔21的位置处,且第一固定筒1.1套在第一螺纹杆1.3的外侧;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底端超出第一固定筒1.1的底端;所述第一滑筒1.2插设在第一固定筒1.1的下部,并且第一滑筒1.2与第一螺纹杆1.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滑筒1.2的下端超出第一螺纹杆1.3的下端,与支盘4固定连接。
2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立柱2包括有第二固定筒2.1、第二滑筒2.2和第二螺纹杆2.3;所述顶梁3的底面、对应第二链轮16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22;所述第二螺纹杆2.3穿设在第二穿孔22中,且第二螺纹杆2.3的顶部与第二轴承14连接,第二螺纹杆2.3的下端超出顶梁3的底面;所述第二链轮16套设在第二螺纹杆2.3上;所述第二固定筒2.1连接在顶梁3的底部、对应第二穿孔22的位置处,且第二固定筒2.1套在第二螺纹杆2.3的外侧;所述第二螺纹杆2.3的底端超出第二固定筒2.1的底端;所述第二滑筒2.2插设在第二固定筒2.1的下部,并且第二滑筒2.2与第二螺纹杆2.3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筒2.2的下端超出第二螺纹杆2.3的下端,与滚轮5固定连接。
2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纹杆1.3与第二螺纹杆2.3的螺纹方向相反,当拧第一旋钮19时,若第一滑筒1.2和第一螺纹杆1.3的长度伸长,则第二滑筒2.2与第二螺纹杆2.3的长度缩短;若第一滑筒1.2和第一螺纹杆1.3的长度缩短,则第二滑筒2.2与第二螺纹杆2.3的长度伸长;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支撑8包括有水平套管8.1、插管8.2、第三螺纹杆8.3和传动组件;所述水平套管8.1固定连接在竖撑10的底部;所述插管8.2横向设置在第二立柱2与水平套管8.1之间,并且插管8.2的一端与第二立柱2固定连接,插管8.2的另一端插设在水平套管8.1中;所述第三螺纹杆8.3设置在水平套管8.1中,并且第三螺纹杆8.3的一端与插管8.2螺纹连接,第三螺纹杆8.3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轴承8.4与水平套管8.1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水平锥形齿轮23、转轴24和竖向锥形齿轮25;所述转轴24竖向穿设在水平套管8.1的上侧壁中,在转轴24的上端安装有第二旋钮26;所述水平锥形齿轮23连接在在转轴24的下端;所述竖向锥形齿轮25套接在第三螺纹杆8.3上、对应水平锥形齿轮23的位置处,并且竖向锥形齿轮25与水平锥形齿轮23啮合。
27.本实施例中,所述斜撑9包括有斜插杆9.1和斜套管9.2;所述斜插杆9.1的底端与连接板6铰接连接;所述斜套管9.2倾斜连接在竖撑10的顶部,并且斜套管9.2的下端套接在斜插杆9.1的上端;所述斜套管9.2与斜插杆9.1之间通过第一螺栓9.3可调连接。
28.本实施例中,所述竖撑10包括有竖插杆10.1和竖套管10.2;所述竖套管10.2竖向连接在底部支撑8的顶部;所述竖插杆10.1的上端与斜撑9连接竖插杆10.1的下端插接在竖套管10.2的上端;所述竖插杆10.1与竖套管10.2之间通过第二螺栓10.3可调连接。
29.所述顶梁3空腔的顶部、对应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4的连接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轴承13和第二轴承14分别嵌在凹槽中。
30.所述第一螺纹杆1.3的上端与第一轴承13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3的上端与第二轴承14的内圈连接。
31.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固定夹套12和底部固定夹套11分别与脚手架的竖向支撑可拆卸连接。
32.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固定夹套12和底部固定夹套11均为抱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