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处的柱箍筋的绑扎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74644发布日期:2022-12-17 09:3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处的柱箍筋的绑扎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土现浇的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现浇的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的绑扎钢筋。


背景技术:

2.现浇混凝土地下停车库主体,一般采用梁柱框架结构,该种结构是分层整体浇筑施工的,在每层混凝土浇筑前,是按以下工序进行该层混凝土浇筑模板的支设及钢筋绑扎工序的:第一步、先绑扎该层柱钢筋的主筋和箍筋,但梁柱节点处柱箍筋滞后绑扎;第二步、分别搭设该层楼层板的混凝土浇筑底模板,并同时一体性搭设梁底模板、梁侧模板和梁柱节点处的圆形柱混凝土浇筑模板,以保证梁柱节点处模板形成为一个封闭的稳定的整体模板框架,以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在梁柱节点处出现漏浆现象;第三步、绑扎梁钢筋,同时将本层梁钢筋主筋穿入到柱的主筋中,实现梁柱主筋的交汇,并进行梁柱节点处柱箍筋的绑扎;但当遇到梁高度大于500毫米时,由于此时梁柱节点处的模板体系已搭设完成,梁柱节点处的模板高度较大,此时的工人操作范围,无法触及梁柱节点的下部,进行梁柱节点处较低处的柱箍筋绑扎工作困难,经常造成柱箍筋绑扎不到位;另外,由于柱模板内侧空间也有限,也会造成梁柱节点处主筋钢筋交汇不到位,直接影响到梁柱节点钢筋绑扎质量;第四步、绑扎楼层板钢筋网片;第五步、进行本层楼层板、柱、梁的混凝土的整体浇筑;在梁柱框架混凝土现浇结构中,在梁的高度较大情况下,如何使梁柱内钢筋交汇到位,特别是将交汇点处的柱箍筋绑扎到位,成为施工现场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处的柱箍筋的绑扎工装,解决了在梁的高度较大情况下,如何使梁柱内钢筋交汇到位,特别是将交汇点处的柱箍筋绑扎到位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5.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是:改变传统的,在已一体化构筑完成的梁浇筑模板与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组成的一个混凝土浇筑的封闭模板体系中,进行梁内钢筋骨架的绑扎和梁柱结合处的柱箍筋的绑扎的工作模式;通过支架架起的方式,将梁内钢筋绑扎上升到混凝土浇筑模板正上方进行,同时,通过在柱内主筋上临时绑扎架立筋,用架立筋代替柱内主筋,将传统的在梁柱交汇处柱内主筋上的箍筋绑扎,变更为在架立筋上进行,从而克服了交汇处绑扎箍筋时遇到的模板过高和空间受限的缺陷,实现了架立筋上箍筋的高质量布设和绑扎,使梁内钢筋骨架、架立筋和架立筋箍筋形成一个一体的梁柱结合在一起的钢筋骨架;最后,将该钢筋骨架下放到梁浇筑模板与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中,形成柱内主筋与架立筋并列设置的稳定的梁柱结合处钢筋骨架结构,本发明克服了大截面梁与柱交汇节点处的柱箍筋绑扎困难的问题。
6.一种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处的柱箍筋的绑扎工装,包括楼层板浇筑底模板,
在楼层板浇筑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梁浇筑模板和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梁浇筑模板是由下沉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组成的,梁浇筑模板与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组成一个混凝土浇筑的封闭体系,在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中设置有柱内主筋,在梁浇筑模板两侧的楼层板浇筑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一对左侧支架和一对右侧支架,在一对左侧支架上设置有左侧横担,在一对右侧支架上设置有右侧横担,在左侧横担与右侧横担之间设置有梁上层主筋,在梁上层主筋上绑扎有梁箍筋,在梁箍筋的下端绑扎有梁下层主筋,在梁上层主筋与梁下层主筋之间的梁箍筋上绑扎有腰筋;梁上层主筋的右端和梁下层主筋的右端,分别与柱内主筋交汇在一起;在梁上层主筋上绑扎有架立筋,在架立筋上绑扎有架立筋箍筋。
7.梁下层主筋要高于楼层板浇筑底模板;一对左侧支架和一对右侧支架均为钢管叉形支架。
8.一种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处的柱箍筋的绑扎方法,包括楼层板浇筑底模板,在楼层板浇筑底模板上分别设置有梁浇筑模板和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梁浇筑模板是由下沉梁底模板和梁侧模板组成的,梁浇筑模板与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组成一个混凝土浇筑的封闭体系,在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中设置有柱内主筋;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9.第一步、在梁浇筑模板两侧的楼层板浇筑底模板上,分别设置一对左侧支架和一对右侧支架,在一对左侧支架上设置左侧横担,在一对右侧支架上设置右侧横担;
10.第二步、在每根柱内主筋上绑扎连接一根架立筋,架立筋的长度要大于梁内上、下层主筋之间的间距,预先制作好架立筋箍筋,将其活动套接在环形分布的架立筋外圈上;
11.第三步、在左侧横担与右侧横担之间,布置梁上层主筋,然后,设置梁箍筋和梁下层主筋,并使梁上层主筋的左端和梁下层主筋的左端,与架立筋形成交汇,同时完成架立筋外侧的架立筋箍筋的布设,使梁内钢筋骨架、架立筋和架立筋箍筋形成一个一体的梁柱结合在一起的钢筋骨架;
12.第四步、采用吊装设备将第三步完成的梁柱结合在一起的钢筋骨架支撑住,将柱内主筋与架立筋之间绑扎的扎丝松开,并撤除一对左侧支架和一对右侧支架,通过吊装设备,将一体的梁柱结合在一起的钢筋骨架,下放到下方的梁浇筑模板和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中。
13.在梁上层主筋与梁下层主筋之间的梁箍筋上绑扎有腰筋;梁下层主筋要高于楼层板浇筑底模板;一对左侧支架和一对右侧支架均为钢管叉形支架。
14.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梁柱结合处钢筋骨架的高质量绑扎,彻底克服了高度较大的梁,在梁柱结合处,箍筋绑扎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梁柱结合处钢筋骨架的强度,操作过程简单,工程造价低。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俯视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架立筋12、架立筋箍筋14、梁上层主筋6和梁下层主筋13之间的配合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9.一种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处的柱箍筋的绑扎工装,包括楼层板浇筑底模板1,在楼层板浇筑底模板1上分别设置有梁浇筑模板和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4,梁浇筑模板是由下沉梁底模板2和梁侧模板3组成的,梁浇筑模板与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4组成一个混凝土浇筑的封闭体系,在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4中设置有柱内主筋5,在梁浇筑模板两侧的楼层板浇筑底模板1上分别设置有一对左侧支架8和一对右侧支架9,在一对左侧支架8上设置有左侧横担10,在一对右侧支架9上设置有右侧横担11,在左侧横担10与右侧横担11之间设置有梁上层主筋6,在梁上层主筋6上绑扎有梁箍筋7,在梁箍筋7的下端绑扎有梁下层主筋13,在梁上层主筋6与梁下层主筋13之间的梁箍筋7上绑扎有腰筋15;梁上层主筋6的右端和梁下层主筋13的右端,分别与柱内主筋5交汇在一起;在梁上层主筋6上绑扎有架立筋12,在架立筋12上绑扎有架立筋箍筋14。
20.梁下层主筋13要高于楼层板浇筑底模板1;一对左侧支架8和一对右侧支架9均为钢管叉形支架。
21.一种大截面梁与柱的交汇节点处的柱箍筋的绑扎方法,包括楼层板浇筑底模板1,在楼层板浇筑底模板1上分别设置有梁浇筑模板和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4,梁浇筑模板是由下沉梁底模板2和梁侧模板3组成的,梁浇筑模板与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4组成一个混凝土浇筑的封闭体系,在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4中设置有柱内主筋5;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22.第一步、在梁浇筑模板两侧的楼层板浇筑底模板1上,分别设置一对左侧支架8和一对右侧支架9,在一对左侧支架8上设置左侧横担10,在一对右侧支架9上设置右侧横担11;
23.第二步、在每根柱内主筋5上绑扎连接一根架立筋12,架立筋12的长度要大于梁内上、下层主筋之间的间距,预先制作好架立筋箍筋14,将其活动套接在环形分布的架立筋12外圈上;
24.第三步、在左侧横担10与右侧横担11之间,布置梁上层主筋6,然后,设置梁箍筋7和梁下层主筋13,并使梁上层主筋6的左端和梁下层主筋13的左端,与架立筋12形成交汇,同时完成架立筋12外侧的架立筋箍筋14的布设,使梁内钢筋骨架、架立筋12和架立筋箍筋14形成一个一体的梁柱结合在一起的钢筋骨架;
25.第四步、采用吊装设备将第三步完成的梁柱结合在一起的钢筋骨架支撑住,将柱内主筋5与架立筋12之间绑扎的扎丝松开,并撤除一对左侧支架8和一对右侧支架9,通过吊装设备,将一体的梁柱结合在一起的钢筋骨架,下放到下方的梁浇筑模板和梁柱交汇处的柱混凝土浇筑模板4中。
26.在梁上层主筋6与梁下层主筋13之间的梁箍筋7上绑扎有腰筋15;梁下层主筋13要高于楼层板浇筑底模板1;一对左侧支架8和一对右侧支架9均为钢管叉形支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