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墙体隔音结构。
背景技术:2.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噪音污染的程度,虽然政府为整治城市噪音污染采取了多项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噪音问题,但许多市民仍不满足,追求更安静的生活环境,选择一些有效的隔音材料“武装自己的房子”已成为众多市民关心的问题;
3.现有的墙体隔音结构在使用时的不便于进行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墙体隔音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问题:现有的墙体隔音结构在使用时的不便于进行连接。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墙体隔音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柱;
6.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与第一连接柱之间、定位杆与第二连接柱之间、定位杆与第三连接柱之间均过盈配合;
7.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三连接柱的内部均安装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形,所述第三连接柱的形状为凸形。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柱靠近第一连接柱的一端固定有滑块,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一连接柱通过滑块滑动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杆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倒角。
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定位机构均包括卡板、转动柱、第一传动锥齿轮、第二传动锥齿轮、连接轴、螺纹段和连接板,所述卡板位于靠近定位杆的一端,且所述卡板与第一连接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内部均还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且位于第一连接柱的内部固定有第一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锥齿轮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锥齿轮的内部固定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与第一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侧还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板,且所述连接板与卡板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和定位杆均由防腐蚀层、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组成,所述防腐蚀层的内侧固定有第一隔音层,所述第一隔音层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隔音层。
13.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层的材质为过氯乙烯,所述第一隔音层的材质为聚丙烯酸酯,所述第二隔音层的材质为聚氨酯。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三连接柱、定位杆和定位机构的配合,使得结构在使用时能够根据需要组合成不同宽度,并能够进行稳固连接。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防腐蚀层、第一隔音层和第二隔音层的配合,使得结构在使用时能够通过材质为过氯乙烯的防腐蚀层增加使用的时间,通过材质为聚氨酯的第一隔音层和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的第二隔音层增加隔音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卡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隔音层与防腐蚀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6.1、第一连接柱;2、第二连接柱;3、第三连接柱;4、定位杆;5、卡板;6、转动柱;7、第一传动锥齿轮;8、第二传动锥齿轮;9、连接轴; 10、螺纹段;11、连接板;12、防腐蚀层;13、第一隔音层;14、第二隔音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墙体隔音结构,包括第一连接柱1,第一连接柱1的横截面形状为凹形,第一连接柱1 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柱2,第二连接柱2靠近第一连接柱1的一端固定有滑块,第二连接柱2与第一连接柱1通过滑块滑动连接,进而能够便于对第一连接柱1和第二连接柱2之间进行装配,第二连接柱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柱3,第三连接柱3的形状为凸形,进而能够通过第三连接柱3一端的凸起与第二连接柱2进行滑动连接,从而便于对第二连接柱2 和第三连接柱3之间进行装配;
29.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柱2的数量可为多个,具体可通过需要来增加或者减少第二连接柱2的数量。
30.在进行使用时,根据需要的宽度不同,选择不同数量的第二连接柱2,然后将第二连接柱2通过滑块与第一连接柱1的滑动连接装配在第一连接柱1一端的内侧,然后对不同
数量的第二连接柱2之间进行装配,然后将第三连接柱3通过第三连接柱3一端的凸起与第二连接柱2进行滑动连接,从而便于对第二连接柱2和第三连接柱3之间进行装配。
31.还包括定位杆4,定位杆4与第一连接柱1之间、定位杆4与第二连接柱2之间、定位杆4与第三连接柱3之间均过盈配合,进而能够通过定位杆4进入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和第三连接柱3的内侧,将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和第三连接柱3的高度进行统一,定位杆4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倒角,进而能够让定位杆4通过倒角便于进入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和第三连接柱3的内侧。
32.第一连接柱1和第三连接柱3的内部均安装有用于进行固定的定位机构;
33.每个定位机构均包括卡板5、转动柱6、第一传动锥齿轮7、第二传动锥齿轮8、连接轴9、螺纹段10和连接板11,卡板5位于靠近定位杆4的一端,且卡板5与第一连接柱1滑动连接,第一连接柱1的内部均还转动连接有转动柱6,转动柱6的一端且位于第一连接柱1的内部固定有第一传动锥齿轮7,进而能够便于带动第一传动锥齿轮7进行转动;
34.第一传动锥齿轮7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第二传动锥齿轮8,第二传动锥齿轮8的内部固定有连接轴9,连接轴9与第一连接柱1转动连接,进而能够让连接轴9转动的更加稳定,连接轴9的外侧还设置有螺纹段10,螺纹段 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连接板11,且连接板11与卡板5固定,进而能够通过连接板11的移动带动卡板5进行移动,并通过卡板5与第一连接柱1的滑动连接将结构进行固定。
35.本实施例中提出第一连接柱1内部定位机构的位置,第三连接柱3内部定位机构的位置均与第一连接柱1内部定位机构的位置相同。
36.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和第三连接柱3之间进行装配完成后,通过定位杆4将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和第三连接柱3定位在相同高度,然后将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和第三连接柱3装配完成的结构放置在需要的位置,然后通过转动第一连接柱1内部的定位机构其中的转动柱6,使得转动柱6带动第一传动锥齿轮7进行转动,第一传动锥齿轮7转动带动啮合连接的第二传动锥齿轮8进行转动,第二传动锥齿轮8 转动通过连接轴9带动螺纹段10转动,螺纹段10转动带动螺纹连接的连接板11移动,连接板11移动带动卡板5进行与移动。进而能够对第一连接柱1的位置进行固定,然后转动第三连接柱3内部定位机构中的转动柱6,重复上述步骤用于对第三连接柱3固定。
37.具体的,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第三连接柱3和定位杆4均由防腐蚀层12、第一隔音层13和第二隔音层14组成,防腐蚀层12的材质为过氯乙烯,防腐蚀层12的内侧固定有第一隔音层13,第一隔音层13的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第一隔音层13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隔音层14,第二隔音层 14的材质为聚氨酯,进而能够增加使用的时间和隔音效果;
38.在使用时通过材质为过氯乙烯的防腐蚀层12增加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第三连接柱3和定位杆4的防腐蚀的效果,进而增加使用的时间,并通过材质为聚丙烯酸酯的第一隔音层13和材质为聚氨酯的第二隔音层14 来增加第一连接柱1、第二连接柱2、第三连接柱3和定位杆4的隔音效果。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
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