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14940发布日期:2022-11-25 17:0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材加工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土是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外加剂和掺和配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建筑材料,混凝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现有的混凝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添加配料,配料包括复合掺合料等,复合掺合料是由超细硅粉、高活性矿粉和多种高性能外加剂配置制成,具有较高的活性指数,添加复合掺合料能够显著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混凝土生产企业的复合掺合料主要通过采购获得,复合掺合料的储存方式主要为储料桶,在混凝土的生产时,采用人工将桶装复合掺合料倒料添加至混凝土制备罐中,复合掺合料的加料自动化程度低,在复合掺合料的倒料过程中,不仅工人的工作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在复合掺合料倒料过程中,工人需要靠近混凝土制备罐顶部相邻侧进行倒料,工人的操作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容易产生安全生产事故,不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高效顺畅的将用于制备混凝土的桶装配料翻转倒料至混凝土制备罐中,提高混凝土制备配料加料的自动化程度,满足生产使用需要的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包括混凝土制备罐、进料支承架、平移进料架、平推油缸和倒料翻转架,所述进料支承架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制备罐上方一侧,进料支承架上方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进料平推导杆,所述平移进料架为开口朝上的c形结构,平移进料架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与进料平推导杆相适配的进料往复套筒,平移进料架两侧的进料往复套筒分别水平滑动设置于对应侧的进料平推导杆,所述平推油缸水平固定设置于平移进料架下方一侧的进料支承架,平推油缸与进料平推导杆平行,平推油缸输出端与平移进料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倒料翻转架为开口朝上的c形结构,倒料翻转架两端沿平移进料架侧中部上方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倒料往复转轴,倒料往复转轴转动连接于平移进料架,倒料往复转轴端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转动齿轮,进料支承架上部沿混凝土制备罐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与平移转动齿轮相适配的倒料驱动齿条,所述倒料翻转架内设置有倒料卡桶机构。
5.进一步地,所述倒料卡桶机构包括限位卡桶板、卡桶气缸和卡桶导杆,倒料翻转架
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桶气缸,限位卡桶板固定设置于卡桶气缸输出端,倒料翻转架两侧的限位卡桶板对称设置,限位卡桶板沿倒料翻转架侧固定设置有卡桶导杆,倒料翻转架上设置有与卡桶导杆相适配的限位套筒,卡桶导杆滑动设置于限位套筒。
6.进一步地,所述倒料卡桶机构的限位卡桶板为v形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倒料翻转架沿混凝土制备罐侧固定设置有倒料承桶板。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平推油缸输出端与平移进料架底部固定连接,利用平推油缸对平移进料架水平推拉,平移进料架能够沿进料平推导杆往复进行平移运动,通过倒料翻转架两端的倒料往复转轴转动连接于平移进料架,倒料往复转轴端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转动齿轮,进料支承架上部沿混凝土制备罐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与平移转动齿轮相适配的倒料驱动齿条,利用平移进料架带动倒料翻转架同步进行平移运动,在平移进料架带动倒料翻转架向混凝土制备罐侧进行平移时,平移转动齿轮在倒料驱动齿条的带动下进行逆时针转动,实现倒料翻转架在平移过程中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利用倒料翻转架内设置有倒料卡桶机构,使得放置有混凝土制备配料的储料桶能够在倒料卡桶机构的作用下平稳放置于倒料翻转架,倒料翻转架能够带动储料桶同步进行翻转,使得储料桶在平移运动过程中能够同步进行倒料,利用上述机构,储料桶的平移运动和翻转倒料采用平推油缸单独驱动,不仅驱动能耗低,而且能够确保储料桶的平移倒料平稳有序的进行动作,实现储料桶内的混凝土制备配料便捷顺畅的倒料至混凝土制备罐内,提高混凝土制备配料的加料操作安全性和加料自动化程度,通过倒料往复转轴设置于倒料翻转架两端沿平移进料架侧中部上方,使得倒料翻转架在失去平移转动齿轮和倒料驱动齿条的相互配合作用后,倒料翻转架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稳定的处于开口朝上设置的位置,有效避免倒料翻转架在平移复位之后产生较大幅度的偏移歪斜,确保在平移转动齿轮和倒料驱动齿条不产生相互配合作用时,倒料翻转架能够稳定设置,利用倒料翻转架沿混凝土制备罐侧固定设置有倒料承桶板,使得储料桶在进行翻转倒料时,倒料承桶板能够对储料桶进行平稳的支承,实现储料桶平稳翻转倒料,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高效顺畅的将用于制备混凝土的桶装配料翻转倒料至混凝土制备罐中,提高混凝土制备配料加料的自动化程度,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移进料架和倒料翻转架的连接主视示意图。
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平移进料架和倒料翻转架的连接右视示意图。
13.图中:1. 混凝土制备罐,2. 进料支承架,3. 平移进料架,4. 平推油缸,5. 倒料翻转架,6. 进料平推导杆,7. 进料往复套筒,8. 倒料往复转轴,9. 平移转动齿轮,10. 倒料驱动齿条,11. 倒料卡桶机构,12. 限位卡桶板,13. 卡桶气缸,14. 卡桶导杆,15. 限位套筒,16. 倒料承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
机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5.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包括混凝土制备罐1、进料支承架2、平移进料架3、平推油缸4和倒料翻转架5,进料支承架2固定设置于混凝土制备罐1上方一侧,进料支承架2上方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进料平推导杆6,平移进料架3为开口朝上的c形结构,平移进料架3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与进料平推导杆6相适配的进料往复套筒7,平移进料架3两侧的进料往复套筒7分别水平滑动设置于对应侧的进料平推导杆6,平推油缸4水平固定设置于平移进料架3下方一侧的进料支承架2,平推油缸4与进料平推导杆6平行,平推油缸4输出端与平移进料架3底部固定连接,通过平推油缸4对平移进料架3水平推拉,平移进料架3能够沿进料平推导杆6往复进行平移运动。
16.本实用新型的倒料翻转架5为开口朝上的c形结构,倒料翻转架5两端沿平移进料架3侧中部上方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倒料往复转轴8,倒料往复转轴8转动连接于平移进料架3,倒料往复转轴8端部竖直固定设置有平移转动齿轮9,进料支承架2上部沿混凝土制备罐1两侧分别水平固定设置有与平移转动齿轮9相适配的倒料驱动齿条10,倒料翻转架5内设置有倒料卡桶机构11,在平移进料架3带动倒料翻转架5向混凝土制备罐1侧进行平移时,平移转动齿轮9在倒料驱动齿条10的带动下进行逆时针转动,倒料翻转架5能够带动储料桶同步进行翻转,实现储料桶内的混凝土制备配料便捷顺畅的倒料至混凝土制备罐1内,倒料卡桶机构11包括限位卡桶板12、卡桶气缸13和卡桶导杆14,倒料翻转架5内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卡桶气缸13,限位卡桶板12固定设置于卡桶气缸13输出端,倒料翻转架5两侧的限位卡桶板12对称设置,限位卡桶板12沿倒料翻转架5侧固定设置有卡桶导杆14,倒料翻转架5上设置有与卡桶导杆14相适配的限位套筒15,卡桶导杆14滑动设置于限位套筒15,倒料卡桶机构11的限位卡桶板12为v形结构, 倒料翻转架5沿混凝土制备罐1侧固定设置有倒料承桶板16。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制备配料进料机构在使用的时候,通过平推油缸4对平移进料架3水平推拉,平移进料架3能够沿进料平推导杆6往复进行平移运动,利用平移进料架3带动倒料翻转架5同步进行平移运动,在平移进料架3带动倒料翻转架5向混凝土制备罐1侧进行平移时,平移转动齿轮9在倒料驱动齿条10的带动下进行逆时针转动,实现倒料翻转架5在平移过程中同步进行逆时针转动,放置有混凝土制备配料的储料桶能够在倒料卡桶机构11的作用下平稳放置于倒料翻转架5,倒料翻转架5能够带动储料桶同步进行翻转,使得储料桶在平移运动过程中能够同步进行倒料,实现储料桶内的混凝土制备配料便捷顺畅的倒料至混凝土制备罐1内,提高混凝土制备配料的加料操作安全性和加料自动化程度,通过倒料往复转轴8设置于倒料翻转架5两端沿平移进料架3侧中部上方,使得倒料翻转架5在失去平移转动齿轮9和倒料驱动齿条10的相互配合作用后,倒料翻转架5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稳定的处于开口朝上设置的位置,确保倒料翻转架5能够稳定设置,倒料承桶板16能够对翻转倒料储料桶进行平稳的支承,实现储料桶平稳翻转倒料。通过这样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高效顺畅的将用于制备混凝土的桶装配料翻转倒料至混凝土制备罐1中,提高混凝土制备配料加料的自动化程度,满足生产使用的需要。
18.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