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结构圈梁的免拆模板。
背景技术:2.二次机构施工,是指对一些非承重结构或者装饰前需要完成的结构进行施工,具体包括剪力墙、框架结构、框剪工程中的非承重混凝土结构和构造柱等。之所以说这些是二次结构,是因为最开始设计的结构是用来承受负荷的,而后面施工的,是不需要用来承重的,是在完成建筑的承重整体结构后进行建造的。
3.在目前二次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先按照施工技术砌筑墙体,墙体在建造4m高时,需要在墙体上设置圈梁,一般过程是先在墙体顶部的外壁外绑扎钢筋,然后在钢筋外支设木质模板,在墙体和加固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木质模板,钢筋与凝固的混凝土形成圈梁,然后再继续砌筑上层的墙体;当遇到层高较高的墙体施工时,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等待下层圈梁处的混凝土凝固后,才可对上层的墙体进行砌筑,进而多次圈梁施工将会严重影响工期,影响施工的进度,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结构圈梁的免拆模板,以解决圈梁处的混凝土需要等待凝固成型,降低上层墙体建造效率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二次结构圈梁的免拆模板,包括预制的模板本体,模板本体的厚度与墙体的厚度一致,且模板本体内设有供钢筋安装的安装腔。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在对免拆模板进行使用前,先完成下层墙体的堆砌,然后将模板本体安装到墙体的顶面上,模板本体的侧壁与墙体的上表面连接,由于模板本体的厚度与墙体的厚度一致,待模板本体安装后,模板本体的表面可与墙体的侧壁平稳过渡,让整个二次结构的外观更美观整齐。
7.然后将钢筋安装到模板本体的安装腔内,然后使用混凝土灌满模板本体的安装腔内,待混凝土凝固后,一方面能对钢筋进行固定,另一方面能与钢筋协同对模板本体进行加固,形成稳定性极强的圈梁;与此同时,预制的模板本体具有支撑上层墙体堆砌的强度,当安装腔内的混凝土未凝固时,也可同时进行上层墙体的堆砌,使得上层墙体堆砌的时间不受混凝土凝固所需时长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二次结构的建造效率。
8.同时,在此过程中,无需对预制的模板本体进行拆卸,能够省略在原有圈梁加工过程中对木质模板的拆卸步骤,能够进一步提高二次结构的建造效率。
9.进一步,模板本体呈薄壁状。
10.通过上述设置,薄壁状的模板本体能够对上层的墙体进行支撑,同时,也能够降低模板本体的重量,降低对模板本体进行搬运和运输时的难度,也更便于对模板本体进行使
用。
11.进一步,模板本体的横截面呈“[”型。
[0012]
通过上述设置,待模板本体的容纳腔内灌满混凝土后,模板本体开口的一侧可与上层墙体下侧处的砌筑砂浆稳定粘连,让模板本体和上层墙体的砌筑更加稳定,也让形成的圈梁更加稳定。
[0013]
进一步,模板本体呈段状,且模板本体的长度为1200-2500mm。
[0014]
当圈梁的所需长度大于单个模板本体的长度时,可以根据圈梁的长度对模板本体进行拼接使用,便于对模板本体进行组合使用,同时也便于对模板本体进行装车运输和搬运。
[0015]
进一步,模板本体由混凝土制成。
[0016]
在将模板本体安装到下层墙体与上层墙体之间时,混凝土制成的模板本体能够更好地与墙体之间采用砌筑砂浆进行粘接,能够让模板本体的安装更方便和稳定。
[0017]
进一步,模板本体薄壁的厚度为15-35mm。
[0018]
通过上述设置,模板本体的厚度达到较薄的状态,且模板本体的强度依然能够对上层墙体的堆砌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能够最大化的降低模板本体的整体重量。
[0019]
进一步,钢筋包括若干环状筋和若干竖直筋,若干竖直筋均与若干环状筋固定连接,环状筋所在的平面与竖直筋的轴线垂直,且环状筋与安装腔同轴设置。
[0020]
通过上述设置,若干竖直筋与若干环状筋组合形成的钢筋呈筒状,能够被稳定地安装在安装腔内,同时能够与凝固后混凝土起到更为良好的支撑强度。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二次结构圈梁的免拆模板轴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二次结构圈梁的免拆模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3为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0024]
上述附图中:模板本体10、安装腔101、钢筋20、竖直筋201、环状筋202、墙体30、砌筑砂浆3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6]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二次结构圈梁的免拆模板,包括预制的模板本体10,模板本体10由细石和混凝土混合凝固后制成,模板本体10内设有供钢筋20安装的安装腔101,使得模板本体10的横截面呈“[”型,模板本体10呈薄壁状,模板本体10薄壁的厚度l1为20-30mm。
[0027]
同时,如图3所示,模板本体10的厚度l2与墙体30的厚度l3一致;模板本体10 呈段状,且模板本体10的长度l4为1500-2000mm,便于对模板本体10进行装车运输和搬运;模板本体10的高度l5可根据需求进行定制。
[0028]
同时,如图3所示,钢筋20包括若干环状筋202和四根竖直筋201,环状筋202的轮廓
呈矩形,四根竖直筋201均与若干环状筋202的内圈处焊接,环状筋202所在的平面与竖直筋201的轴线垂直,且环状筋202与安装腔101同轴设置。
[0029]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二次结构圈梁的免拆模板在使用时,先完成下层墙体30的堆砌,当下层的墙体30达到4m时,在墙体30的顶面上建造圈梁,此时将模板本体10安装到墙体30的顶面上,模板本体10的下侧壁与墙体30之间采用砌筑砂浆301实现粘连,且模板本体10安装腔101的开口处朝上。
[0030]
然后将由若干环状筋202和四根竖直筋201焊接而成的钢筋20安装到安装腔101内,使得环状筋202与安装腔101维持同轴状态,然后混凝土灌注到模板本体10的安装腔101 内,混凝土将安装腔101充满;然后在模板本体10的上侧上继续堆砌上层的墙体30,且上层墙体30下侧处的砌筑砂浆301与安装腔101内混凝土稳定粘连;此时,上层的墙体 30在模板本体10的支撑下可以继续向上堆砌,不受安装腔101内混凝土凝固的影响,在堆砌上层墙体30同时,安装腔101内混凝土也能够凝固,对环状筋202和混凝土均均能对模板本体10进行加固;当圈梁的所需长度大于单个模板本体10的长度时,可以根据圈梁的长度对模板本体10进行拼接使用,便于对模板本体10进行组合使用。
[0031]
在对二次结构进行建造前,需要对模板本体10进行运输,薄壁状且呈段状的模板本体10搬运起来更加方便且快速,让二次结构的建造也更加方便。
[0032]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