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抱杆组塔的上拉线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31826发布日期:2022-07-30 00:35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浮抱杆组塔的上拉线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浮抱杆组塔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浮抱杆组塔的上拉线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2.悬浮抱杆组塔施工工艺中抱杆上拉线顺铁塔主材内侧向下,经腿部转向滑车转向后引至临近塔腿锚固,此处转向滑车当前的设置方式及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如下:
3.传统的腿部转向滑车的锚固是采用钢丝套缠绕在铁塔主材上提供锚固点的,缠绕钢丝套时衬垫不方便设置,一旦设置衬垫不到位很容易造成铁塔主材镀锌层受损,同时钢丝套也容易变形影响下次使用,甚至受损而引发安全事故;转向滑车与锚固点为柔性连接,卸载后转向滑车自然要下垂,再次受力时上拉线容易在转向滑车处跳槽,若未及时发现则非常容易造成转向滑车和上拉线损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转向滑车工作时处于悬空状态,在不同受力情况下的位置、角度不同,常常出现上拉线与铁塔斜材的挤压摩擦,导致上拉线与辅材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腿部转向滑车的锚固通过钢丝套柔性连接在铁塔主材上,使用过程中缠绕钢丝套会磨损铁塔,同时缠绕钢丝套也容易变形损坏影响下次使用,且传统的柔性连接方式在卸载和再次受力过程上拉线容易在转向滑车处跳槽受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抱杆组塔的上拉线转向装置,通过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的配合限制抱杆上拉线的运动轨道解决上拉线容易在转向滑车处跳槽的问题,整个上拉线转向装置固定装配在铁塔腿部的主材和斜材上,避免磨损铁塔,支撑部件将转向后的抱杆上拉线支撑起来使其远离抱杆组塔的斜材,也避免了抱杆上拉线与斜材之间的磨损。
5.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6.本方案提供一种悬浮抱杆组塔上拉线腿部转向装置,包括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
7.所述转向部件固定在抱杆组塔的主材上用于使抱杆上拉线转向,所述支撑部件固定在铁塔腿部的斜材上,所述支撑部件用于支撑转向后的抱杆上拉线使其远离抱杆组塔的斜材。
8.本方案工作原理:传统的腿部转向滑车的锚固通过钢丝套柔性连接在铁塔主材上,使用过程中缠绕钢丝套会磨损铁塔,同时缠绕钢丝套也容易变形损坏影响下次使用,且传统的柔性连接方式在卸载和再次受力过程上拉线容易在转向滑车处跳槽受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本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浮抱杆组塔的上拉线转向装置,通过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的配合限制抱杆上拉线的运动轨道解决上拉线容易在转向滑车处跳槽的问题,整个上拉线转向装置固定装配在抱杆组塔的主材和斜材上,避免磨损铁塔,支撑部件将转向后的抱杆上拉线支撑起来使其远离抱杆组塔的斜材,也避免了抱杆上拉线与斜材之间的磨
损。
9.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转向部件可拆卸固定在主材的装配螺孔上,支撑部件可拆卸固定在斜材的肢上。
10.本方案利用悬浮抱杆组塔腿部主材自有的装配螺孔和肢对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进行刚性固定,支撑部件和斜材提供可靠支撑,从根本上解决了上拉线对塔材镀锌层的磨损问题;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可拆卸固定在悬浮抱杆组塔时铁塔腿部主材和斜材上,便于在下一塔位悬浮抱杆组塔时重复利用。
11.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转向部件包括:固定底座、转向滑轮和滑轮轴;
12.所述转向滑轮通过滑轮轴固定在固定底座上,固定底座与转向滑轮之间预留间隙供抱杆上拉线穿过并转向,同时固定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材的装配螺孔上。
13.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固定底座包括一体式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
14.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结构一致,且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平行设置通过第三固定件相互连接;
15.转向滑轮设置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之间,滑轮轴依次穿过第一固定件、转向滑轮中心和第二固定件后通过滑轮轴两端的螺栓紧固实现转向滑轮与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固定;所述第三固定件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材的装配螺孔上。
16.通过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第三固定件的结构,使得本设计对具有不同螺距的塔型、不同使用工况有着广泛适用性;
17.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固定底座还包括限位杆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上分别设置一个限位杆,第一限位件连接在两个限位杆之间,第一限位件用于限制抱杆上拉线的位置。
18.抱杆上拉线只能在第一限位件限制以内的范围移动,有效避免了钢丝绳跳槽带来的安全风险;在卸载后,转向滑车仍然是固定的,结合限位件的限位作用,再次受力时抱杆上拉线不会在转向滑车处跳槽;
19.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第三固定件为矩形板,沿矩形板边沿设有u型通孔,所述螺栓穿过u型通孔固定在主材的装配螺孔上。矩形板上下两侧都设置u型通孔,通过螺栓穿过u型通孔固定在主材的装配螺孔上;对于不同间距的装配螺孔,u型通孔可以调节螺栓的位置,便于适应不同规格的铁塔主材在此处不同的孔距,还便于安装。
20.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为等边三角形板,等边三角形板其中一个顶角与转向滑轮中心通过滑轮轴连接,节约材料,减小转向部件的重量。
21.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固定座、支撑座和支撑滑车;
22.所述支撑滑车装设在支撑座内,所述抱杆上拉线可在支撑滑车上滑动,支撑座通过固定座装设在斜材的肢上。
23.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固定座包括一体式的u型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u型固定件包裹在斜材的肢上,螺栓穿过u型固定件和斜材的装配螺孔后固定在斜材上;所述支撑座安装在连接件上。
24.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用于限制抱杆上拉线的位置。
25.通过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的结构,使得本设计对铁塔腿部主材螺距不同、不同使用工况有着广泛适用性;两个滑轮外侧均设置限位装置,有效避免了钢丝绳跳槽带来的安全风险;本设计连接方式为螺栓固定,安装简单方便。
2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浮抱杆组塔的上拉线转向装置,通过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的配合限制抱杆上拉线的运动轨道解决上拉线容易在转向滑车处跳槽的问题,整个上拉线转向装置固定装配在抱杆组塔的主材和斜材上,避免磨损铁塔,支撑部件将转向后的抱杆上拉线支撑起来使其远离铁塔腿部的斜材,也避免了抱杆上拉线与斜材之间的磨损;消除了传统工艺缠绕钢丝套容易造成铁塔主材镀锌层受损以及钢丝套本身形变、松动、断裂的可能,提供质量和安全的保障。
附图说明
2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9.图1为悬浮抱杆组塔的上拉线转向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转向部件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固定底座结构侧视图;
33.图5为固定底座结构俯视图;
34.图6为支撑部件结构示意图;
35.图7为固定座结构示意图a;
36.图8为固定座结构示意图b。
37.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8.1-转向部件,11-固定底座,111-第一固定件,112-第二固定件,113-第三固定件,1130-u型通孔,12-转向滑轮,2-支撑部件,21-固定座,211-u型固定件,212-连接件,22-支撑座,23-支撑滑车,3-主材,4-斜材,5-抱杆上拉线,6-滑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40.消除传统方式可能造成的铁塔主材镀锌层受损、抱杆上拉线套变形甚至断裂的隐患,传统方案容易出现抱杆上拉线在转向滑车处跳槽而造成损伤和上拉线与铁塔斜材间的磨损现象。现基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实施例解决上述问题;
41.实施例1
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浮抱杆组塔的上拉线转向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转向部件1和支撑部件2;
43.所述转向部件1固定在抱杆组塔的主材3上用于使抱杆上拉线5转向,所述支撑部件2固定在抱杆组塔的斜材4上,所述支撑部件2用于支撑转向后的抱杆上拉线5使其远离抱
杆组塔的斜材4。
44.所述转向部件1可拆卸固定在主材3的装配螺孔上,支撑部件2可拆卸固定在斜材的肢上。
45.如图2所示,所述转向部件1包括:固定底座11、转向滑轮12和滑轮轴;
46.所述转向滑轮12通过滑轮轴固定在固定底座11上,固定底座11与转向滑轮12之间预留间隙供抱杆上拉线穿过并转向,同时固定底座11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材3的装配螺孔上。
47.如图3-图5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1包括一体式的第一固定件111、第二固定件112和第三固定件113;
48.所述第一固定件111和第二固定件112的结构一致,且第一固定件111和第二固定件112平行设置通过第三固定件113相互连接;
49.转向滑轮12设置在第一固定件111和第二固定件112之间,滑轮轴6依次穿过第一固定件111、转向滑轮中心和第二固定件112后通过滑轮轴两端的螺栓紧固实现转向滑轮与第一固定件111和第二固定件112的固定;所述第三固定件113通过螺栓固定在主材3的装配螺孔上。
50.所述固定底座11还包括限位杆114和第一限位件115,所述第一固定件111和第二固定件112上分别设置一个限位杆114,第一限位件115连接在两个限位杆之间,第一限位件115用于限制抱杆上拉线的位置。
51.所述第三固定件113为矩形板,沿矩形板边沿设有u型通孔1130,所述螺栓穿过u型通孔固定在主材3的装配螺孔上。
52.所述第一固定件111和第二固定件112为等边三角形板,等边三角形板其中一个顶角与转向滑轮中心通过滑轮轴连接。
53.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部件2包括:固定座21、支撑座22和支撑滑车23;
54.所述支撑滑车23装设在支撑座22内,所述抱杆上拉线5可在支撑滑车23上滑动,支撑座22通过固定座21装设在斜材4的肢上。
55.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座21包括一体式的u型固定件211和连接件212,所述u型固定件211包裹在斜材4的肢上,螺栓穿过u型固定件211拧紧后固定在斜材4的肢上;所述支撑座22安装在连接件212上。
56.所述支撑座22上设置有第二限位件221用于限制抱杆上拉线5的位置。
57.实施例2
58.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采用的高强螺栓保证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可靠性,在与铁塔腿部的斜材和主材固定时,采用防松螺母配以大接触面垫圈减少对斜材和主材镀锌层的挤压;支撑座22安装在连接件212连接处为螺栓连接,支撑座22可轴向转动,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出线角度。
59.固定座和固定底座使得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与铁塔主材或斜材形成刚性连接,可以调节适应多种螺距规格的塔型。
60.固定座和固定底座都用u型夹板配合锁紧螺栓的方式与铁塔斜材固定,拆装调整方便快捷,转向部件和支撑部件均带有限位杆,避免钢丝绳跳槽。
61.消除了传统工艺缠绕钢丝套容易造成铁塔主材镀锌层受损以及钢丝套本身形变、松动、断裂的可能,提供质量和安全的保障;转向滑轮与铁塔腿部主材刚性连接,与铁塔腿
部形成整体,实现稳固的转向结构;转向滑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62.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