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0204发布日期:2022-09-30 18:0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


背景技术:

2.混凝土立方体试块是用于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试块,其抗压强度是反映一个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指标,我国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试模均采用立方体试模,一般采用15厘米立方体试模和试块。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试块取出时未能保护好试块的拐角,造成破损从而致使试块报废;
4.2、现有的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无法快速将试块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主体的上端设置有卡榫,所述侧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弧形胶垫、海绵套、橡胶套、螺母、卡块,所述海绵套位于弧形胶垫的一侧,所述橡胶套位于弧形胶垫的上端;所述弧形胶垫的上端通过强力胶与橡胶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套的一侧通过固定胶与弧形胶垫的一侧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块位于海绵套的上端,所述螺母位于卡块的一侧。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母的一侧通过螺纹槽与卡块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海绵套的上端通过连接孔与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套筒、按钮、螺纹杆、旋转杆、转环,所述按钮位于套筒的前端,所述螺纹杆位于套筒的上端,所述转环位于螺纹杆的上端,所述旋转杆位于转环的四周。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套筒的上端通过螺纹槽与螺纹杆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转环的四周通过焊接块与旋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环的下端通过槽口与螺纹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体的一侧通过卡榫与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后端通过螺栓与侧板的前端固定连接。
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通过弧形胶垫、海绵套、橡胶套、螺母和卡块的共同作用下,可以防止试块从模具中取出时,其拐角处与物体发生碰撞导致其破损,可由设置的弧形胶垫对拐角处进行保护,使碰撞力不会直接作用在试块上,可起到缓冲的效果,而设有的海绵套与橡胶套都具有良好的弹性,也能进一步提高试块的防磨损性,避免试块取出时其表面出现刮痕,能够保证试块的质量,非常实用高效。
14.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通过套筒、按钮、旋转杆、螺纹杆和转环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试块快速从模具中取出,无需人工手动拿取,防止试块表面温度过高烫伤工作人员,将套筒表面的按钮按下,使螺纹杆能够向上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转环与旋转杆转动,通过产生的转动力将试块从模具中顶出,使其与模具快速分离,此操作简便快速。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主体;2、防护装置;21、弧形胶垫;22、海绵套;23、橡胶套;24、螺母;25、卡块;3、侧板;4、调节机构;41、套筒;42、按钮;43、旋转杆;44、螺纹杆;45、转环;5、卡榫。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实施例1
2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侧板3,侧板3的外表面设置有调节机构4,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卡榫5,侧板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装置2;防护装置2包括弧形胶垫21、海绵套22、橡胶套23、螺母24、卡块25,海绵套22位于弧形胶垫21的一侧,橡胶套23位于弧形胶垫21的上端;弧形胶垫21的上端通过强力胶与橡胶套23的下端固定连接,海绵套22的一侧通过固定胶与弧形胶垫21的一侧固定连接。
22.在本实施案例中,可以防止试块从模具中取出时,其拐角处与物体发生碰撞导致其破损,可由设置的弧形胶垫21对拐角处进行保护,使碰撞力不会直接作用在试块上,可起到缓冲的效果,而设有的海绵套22与橡胶套23都具有良好的弹性,也能进一步提高试块的防磨损性,避免试块取出时其表面出现刮痕,能够保证试块的质量,非常实用高效。
23.实施例2
24.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卡块25位于海绵套22的上端,螺母24位于卡块25的一侧,螺母24的一侧通过螺纹槽与卡块25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海绵套22的上端通过连接孔与卡块25的下端固定连接。
25.实施例3
26.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调节机构4包括套筒41、按钮42、螺纹杆44、旋转杆43、转环45,按钮42位于套筒41的前端,螺纹杆44位于套筒41的上端,转环45位于螺纹杆44的上端,旋转杆43位于转环45的四周,套筒41的上端通过螺纹槽与螺纹杆44的下端可拆卸连接,转环45的四周通过焊接块与旋转杆43的一侧固定连接,转环45的下端通过槽口与螺纹杆44的上端可拆卸连接。
27.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试块快速从模具中取出,无需人工手动拿取,防止试块表面温度过高烫伤工作人员,将套筒41表面的按钮42按下,使螺纹杆44能够向上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转环45与旋转杆43转动,通过产生的转动力将试块从模具中顶出,使其与模具快速分
离,此操作简便快速。
28.实施例4
29.如图1-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主体1的一侧通过卡榫5与侧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调节机构4的后端通过螺栓与侧板3的前端固定连接。
30.下面具体说一下该可开盖式混凝土试块模具的工作原理。
31.如图1-3所示,当此试块模具在使用时,通过防护装置2可以防止试块从模具中取出时,其拐角处与物体发生碰撞导致其破损,可由设置的弧形胶垫21对拐角处进行保护,使碰撞力不会直接作用在试块上,可起到缓冲的效果,而设有的海绵套22与橡胶套23都具有良好的弹性,也能进一步提高试块的防磨损性,避免试块取出时其表面出现刮痕,能够保证试块的质量,非常实用高效,并由调节机构4可以使试块快速从模具中取出,无需人工手动拿取,防止试块表面温度过高烫伤工作人员,将套筒41表面的按钮42按下,使螺纹杆44能够向上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转环45与旋转杆43转动,通过产生的转动力将试块从模具中顶出,使其与模具快速分离,此操作简便快速。
32.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