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21362发布日期:2022-08-05 20:3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钢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由于预制墙施工周期短,并且可以进行可拆卸的拼装,重复利用,节约了工程造价成本,所以在建筑行业得到广泛应用;预制墙一般为整面墙体,为了方便施工时进行吊装,在预制墙的底座上开设有吊装孔,现有的预制墙在吊装时发现,经过多次拆装起吊,底座上靠近吊装孔的钢架结构由于强度不够,容易发生变形,导致在吊装过程中受力不均,预制墙体容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还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由于钢架结构需要承受预制墙本身的重力,还需要承受预制墙上方其它墙体的重力,所以预制墙的钢架结构必须稳定可靠;另外,有些预制墙作为外墙使用,需要在预制墙上开设企口用来防水,另一方面为了便于预制墙的安装定位,由于预制墙的结构发生变化,受力情况也相应变化,预制墙的钢架结构也需要进行加强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可靠、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的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
5.【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包括有: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包括有平行设置的上钢筋组11和下钢筋组12,所述上钢筋组11和所述下钢筋组12外侧套设有第一箍筋13,所述固定框架1中间设有相互平行的上支架2和下支架3,所述上支架2和所述下支架3分别位于吊装孔上下两侧,所述上支架2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筋21和第二支撑筋22,所述第一支撑筋21和所述第二支撑筋22外侧套设有第二箍筋23,所述下支架3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筋31和第四支撑筋32,所述第三支撑筋31和所述第四支撑筋32外侧套设有第三箍筋33。
7.进一步的,所述上钢筋组11的宽度大于所述下钢筋组12的宽度形成企口,所述固定框架1上靠近所述企口沿长度方向平行设有连接筋14,所述连接筋14位于所述上钢筋组11和所述下钢筋组12之间。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筋21之间平行设有加强筋24。
9.进一步的,所述上钢筋组11的钢筋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筋14的直径且小于所述下钢筋组12钢筋的直径。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筋22的直径和所述第三支撑筋31的直径相等且小于所述第一支撑筋21的直径,所述第一支撑筋2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四支撑筋32的直径。
11.进一步的,所述上钢筋组11的钢筋直径和所述下钢筋组12的钢筋直径相等。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筋21的直径和所述第四支撑筋32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二支撑筋22的直径和所述第三支撑筋31的直径相等。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箍筋23和所述第三箍筋33的数量相等。
14.【3】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在吊装孔附近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对吊装孔的结构进行局部加强,提高了吊装孔的吊装强度;对于设有企口的预制墙,在固定框架上增设有连接筋,增强预制墙的整体支撑强度;同时在上支架上增设加强筋,使吊装孔处的结构更加牢靠;本实用新型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结构牢靠,可适用于带企口的预制墙,对钢架结构进行了加强设计,结构牢靠,大大提高了预制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的剖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的固定框架的剖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的吊装孔处的剖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企口的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的固定框架的剖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企口的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的吊装孔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3.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用于和混泥土浇筑形成预制墙的底座,其结构如图1所示,a为墙体内浇筑的混泥土,a1为预制墙上开设的吊装孔且垂直墙面,预制墙包括有用于主要支撑承重的固定框架1,为了对吊装孔a1附近进行结构加强,在吊装孔a1上下平行设有上支架2和下支架3,由于预制墙分为普通墙体和带企口两种类型,预制墙的受力情况也不相同,因此固定框架1、上支架2和下支架3的结构也不相同,以下对两种墙体进行分别说明。
24.当预制墙为普通墙体时,预制墙由于上下结构相同,受力比较均匀,固定框架1固定框架1包括有平行设置的上钢筋组11和下钢筋组12,在上钢筋组11和下钢筋组12外侧套设有多根第一箍筋13;固定框架1中间设有平行墙面且相互平行的上支架2和下支架3,上支架2和下支架3位于分别位于吊装孔上下两侧;具体的,上支架2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筋21和第二支撑筋22,第一支撑筋21和第二支撑筋22外侧套设有第二箍筋23,下支架3包括有平行设置的第三支撑筋31和第四支撑筋32,第三支撑筋31和第四支撑筋32外侧套设有第三箍筋33;由于普通墙体上下受力均匀,因此上钢筋组11的直径d1和下钢筋组12的直径d2相等,即d1=d2,由于上钢筋组11和下钢筋组12作为主要受力支撑,根据墙体的具体受力分析得知,上钢筋组11的直径d1和下钢筋组12的直径d2不得小于12mm,即d1=d2》=12mm;吊装孔a1处均匀受力,因此上支架2和下支架3的受力情况大致相同,第二箍筋23和第三箍筋
33尺寸和数量完全相同,第一支撑筋21的直径d3和第四支撑筋32的直径d6相等,即d3=d6;第二支撑筋22的直径d4和第三支撑筋31的直径d5相等,即d4=d5;根据支撑筋的具体受力分析可得,d3=d6》(d4=d5),具体取值范围分别为:d4=d5》=10mm,d3=d6》=16mm。
25.当预制墙设有企口时,如图5所示,上钢筋组11的宽度大于下钢筋组12的宽度形成企口,a2为企口,由于增设了企口,预制墙的底部受力发生突变,不仅要承受竖直方向的重力,企口处还存在扭力,为了增加预制墙的整体强度,在固定框架1上靠近企口沿长度方向平行设有连接筋14,连接筋14位于上钢筋组11和下钢筋组12之间,第一箍筋13从一端卡设在连接筋14端部另一端经多次折弯卡设在上钢筋组11上,在墙体受压时形成剪切力平衡扭力;为了保证固定框架1的整体受力强度,上钢筋组11的钢筋直径d1大于连接筋14的直径d7且小于下钢筋组12的钢筋直径d2,即d7《d1《d2,具体取值范围d1》=12mm,d2》=16mm,d7》=10mm,可根据墙体的具体受力情况进行取值。为了提高吊装孔a1处的受力强度,在第一支撑筋21之间平行设有加强筋24;由于吊装孔处受力情况发生改变,各支撑筋的直径大小也发生变化,第二支撑筋22的直径d4和第三支撑筋31的直径d5相等且小于第一支撑筋21的直径d3,第一支撑筋21的直径d3小于第四支撑筋32的直径d6,即d4=d5《d3《d6,具体取值范围分别为:d4=d5》=10mm,d3》=12mm,d6》=16mm。
2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在吊装孔附近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对吊装孔的结构进行局部加强,提高了吊装孔的吊装强度;对于设有企口的预制墙,在固定框架上增设有连接筋,增强预制墙的整体支撑强度;同时在上支架上增设加强筋,使吊装孔处的结构更加牢靠;本实用新型用于自保温预制墙体的钢架结构,结构牢靠,可适用于带企口的预制墙,对钢架结构进行了加强设计,结构牢靠,大大提高了预制墙的使用寿命。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