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3582发布日期:2023-02-24 19:05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混凝土构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


背景技术:

2.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管片中水泥等胶凝材料的充分水化,提高管片的耐久性,确保管片达到100年的设计年限,钢筋混凝土管片在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脱模静置降温后,一般均需马上放入水中养护7天,然后再自然养护至28天,管片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后才准予出厂。
3.管片水养池是用于钢筋混凝土盾构管片早龄期水养的养护池,目前管片水养池大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较为可靠耐用,但因管片生产供应的周期不均衡性,钢筋混凝土水养池在管片生产供应空档期,难以作为其他生产设施利用,占用土地资源,并且在生产厂区功能调整及搬迁时,钢筋混凝土的水养池难以回收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极低。
4.例如一种申请号为cn201610896050.1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新型管片水养池,包括水养池、排水沟、过渡水管和入水管,所述的水养池设置有四个,所述的四个水养池呈一字排开,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水养池之间通过混凝土墙隔开,所述的水养池的一侧设置有一条排水沟,所述的水养池靠近排水沟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的三面混凝土墙内各设置有四个过渡水管,所述的相邻的两个水养池通过设置在之间混凝土墙内的过渡水管相连通,所述的入水管设置在排水沟与水养池的侧壁之间,所述的入水管分别与四个水养池相连通。
5.综上所述,虽然现有的一些技术方案仍然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难以回收利用的问题,具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8.底座,其设置为刚性件,所述底座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为钢板;
9.侧板,其设置为钢板,所述侧板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侧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四个侧面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侧板相互连接,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组合并形成用于容纳管片的池状结构。
10.在上述的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中,还包括外支撑件,所述外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板以及所述底板连接从而支撑住所述侧板。
11.在上述的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中,所述外支撑件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
各个所述外支撑件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柔性外支撑结构。
12.在上述的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中,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与所述底板连接并位于两个相对的所述侧板之间,所述隔板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隔板连接,所述隔板将所述池状结构分隔开。
13.在上述的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中,还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以及斜拉组件,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二立柱与所述隔板连接,所述斜拉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所述第二立柱之间,所述第一立柱通过所述斜拉组件与所述第二立柱连接。
14.在上述的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中,所述斜拉组件设置为吊耳以及钢丝绳,所述吊耳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耳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以及所述第二立柱连接,所述钢丝绳的两端分别通过卸扣与两个所述吊耳连接。
15.在上述的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中,所述斜拉组件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一所述斜拉组件中两个所述吊耳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的底部,另一所述斜拉组件中两个所述吊耳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的顶部,两个所述斜拉组件的所述钢丝绳交叉设置。
16.在上述的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中,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一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侧板或者相邻的所述隔板连接从而增强所述侧板与相邻的所述侧板或者所述隔板的连接强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采用了柔性设计,利用钢板结构的高抗拉强度优势,实现钢结构水养池的轻量化设计,大大降低了造价,并且可通过切割等方式将侧板与底板分别拆下,从而实现水养池的回收再利用。
19.2、外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侧板以及底板连接从而支撑住侧板,在水池底部发生适量可控形变的前提下支撑住水池上部,使得水池能够具有一定的柔性。
20.3、隔板与底板连接并位于两个相对的侧板之间,隔板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相对的隔板连接,隔板将单一的池状结构分隔为多池结构,从而使水养池满足多池水养需求。
21.4、第一立柱通过斜拉组件与第二立柱连接,因此斜拉组件可通过两个立柱拉住两个侧板,限制两个侧板之间的最大变形距离,防止水对侧板施压使其变形过度。
22.5、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通过吊耳以及固定在卸扣的钢丝绳进行牵引,而不是通过刚性结构进行连接,因此只会在受拉时产生对抗力,实现了侧板或者隔板的两侧反向变形。
23.6、两个斜拉组件呈对角线与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连接,并且两个斜拉组件的钢丝绳交叉设置,从而更好地固定第一立柱以及第二立柱,利于保持两者平行。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
28.图5为图3的c部放大图。
29.图中,100、底座;200、底板;300、侧板;310、第一立柱;400、外支撑件;500、隔板;510、第二立柱;600、斜拉组件;610、固定架;620、钢丝绳;70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31.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2.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6.如图1-图5所示,一种轻量化钢结构管片水养池,包括:底座100以及侧板300。
37.其中,底座100设置为刚性件,底座100可以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者可以设置为钢结构,所述底座100抵触连接有底板200,所述底板200设置为钢板。
38.其中,侧板300设置为钢板,所述侧板300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所述侧板300分别与所述底板200的四个侧面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侧板300相互连接,所述侧板300与所述底板200组合并形成用于容纳管片的池状结构,这种池状结构的四个侧面与底面均被包围,结构的顶部具有用于装卸管片的开口。
39.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柔性设计,利用钢板结构的高抗拉强度优势,实现钢结构水养池的轻量化设计,大大降低了造价,并且可通过切割等方式将侧板300与底板200分别拆下,从而实现水养池的回收再利用。
40.可选地,底板200厚度设置为4-10mm,优选为6mm。
41.根据水养池的使用需要可分为实施例一(独立单池结构)和实施例二(连续多池结构水养池)。
42.实施例一
43.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外支撑件400,所述外支撑件4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板300以及所述底板200连接从而支撑住所述侧板300。
44.具体地,外支撑件400为倾斜设置的一方钢管或者圆钢管,外支撑件400的一端与底板200延伸出来的部分连接,另一端与侧板300连接。
45.在本实施方式中,外支撑件400的两端分别与侧板300以及底板200连接从而支撑住侧板300,在水池底部发生适量可控形变的前提下支撑住水池上部,使得水池能够具有一定的柔性。
46.如图1、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外支撑件400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各个所述外支撑件400间隔设置从而形成柔性外支撑结构。
47.可选地,相邻两个外支撑件400的间距设置为10m以内,优选为8m左右。
48.实施例二
49.如图3、图4、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隔板500,所述隔板500与所述底板200连接并位于两个相对的所述侧板300之间,所述隔板500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相对的所述隔板500连接,所述隔板500将所述池状结构分隔开。
50.在本实施方式中,隔板500与底板200连接并位于两个相对的侧板300之间,隔板500的两端分别与另外两个相对的隔板500连接,隔板500将单一的池状结构分隔为多池结构,从而使水养池满足多池水养需求。
51.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立柱310、第二立柱510以及斜拉组件600,所述第一立柱310与所述侧板300连接,所述第二立柱510与所述隔板500连接,所述斜拉组件600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310以及所述第二立柱510之间,所述第一立柱310通过所述斜拉组件600与所述第二立柱510连接。
52.具体地,斜拉组件600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钢丝绳620机构,或者可以为钢筋结构。
5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立柱310通过斜拉组件600与第二立柱510连接,因此斜拉组件600可通过两个立柱拉住两个侧板300,限制两个侧板300之间的最大变形距离,防止水对侧板300施压使其变形过度。
54.可选地,相邻两个斜拉组件600的间距设置为10m以内,优选为8m左右。
55.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斜拉组件600设置为吊耳以及钢丝绳620,所述吊耳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吊耳分别与所述第一立柱310以及所述第二立柱510连接,所述钢丝绳620的两端分别通过卸扣与两个所述吊耳连接。
5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立柱310以及第二立柱510通过吊耳以及固定在卸扣的钢丝绳620进行牵引,而不是通过刚性结构进行连接,因此只会在受拉时产生对抗力,实现了侧板300或者隔板500的两侧反向变形。
57.具体地,斜拉组件600的数量以及设置的位置均不做具体限定,可以为一个,或者可以为两个及以上,设置的位置也可以在第一立柱310以及第二立柱510的任意地方。
58.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斜拉组件60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一所述斜拉组件600中两个所述固定架6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310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510的底部,另一所述斜拉组件600中两个所述固定架610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310的底部以及所述第二立柱510的顶部,两个所述斜拉组件600的所述钢丝绳620交叉设
置。
59.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斜拉组件600呈对角线与第一立柱310以及第二立柱510连接,并且两个斜拉组件600的钢丝绳620交叉设置,从而更好地固定第一立柱310以及第二立柱510,利于保持两者平行。
60.如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包括加强筋700,所述加强筋700的一端与一所述侧板300连接,所述加强筋700的另一端与相邻的所述侧板300或者相邻的所述隔板500连接从而增强所述侧板300与相邻的所述侧板300或者所述隔板500的连接强度。
61.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700的一端与一侧板300连接,并且另一端与相邻的侧板300或者相邻的隔板500连接从而增强侧板300与相邻的侧板300或者隔板500的连接强度,保证焊缝不会开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