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5853发布日期:2023-03-17 18:1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墙板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


背景技术:

2.建筑墙板是近几年研发的新型建筑墙体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各大建筑领域,其中的装配式建筑墙板由于安装方便,备受欢迎,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装配式建筑墙板通常是直接将两个预制板体通过螺栓结构进行直接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二者的连接处容易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包括若干墙板体以及若干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墙板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实现连接,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墙板体彼此靠近的一端分别向外突出形成一组限位杆,一组限位杆中的所有限位杆沿所述墙板体的厚度方向分布,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为h型,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板和垂直设置在两个竖向板之间的横向板,两个竖向板和横向板之间形成彼此相对独立的上容纳空间和下容纳空间,相邻两个墙板体彼此靠近的一端分别插入所述连接件的上容纳空间和下容纳空间;
4.所述连接件的横向主板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内陷形成两组限位槽,分别对应于两个墙板体的两组限位杆,每个限位槽供相应的限位杆插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和所述墙板体分别相应设置有安装孔,以供螺栓结构穿入进行锁死固定。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横向板的厚度大于限位槽深度的两倍。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的高度为限位槽深度的6-8倍。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墙板体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面的下端分别设有容纳槽,加强板的上端铰接连接于所述容纳槽,所述加强板的下端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容纳槽。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加强板的厚度略小于所述容纳槽的深度。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的内侧面贴一层防滑层。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横向主板上的两组限位槽错开设置。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
加劲块。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加劲块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劲块的其中一条直角边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且所述加劲块还连接于所述墙板体。
14.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利用限位槽和限位杆之间的卡设连接,实现两个墙板体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不容易断裂,而且连接件的竖向板对墙板体起到进一步的防护,可以提高两个墙板体和连接件的连接处的稳固性。与此同时,再进一步利用螺栓结构对竖向板和墙板体之间的连接起到进一步稳固加强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案中装配式建筑墙板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案中装配式建筑墙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19.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20.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包括若干墙板体1以及若干连接件,相邻两个所述墙板体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件实现连接,其中,相邻两个所述墙板体1彼此靠近的一端分别向外突出形成一组限位杆3,一组限位杆3中的所有限位杆3沿所述墙板体1的厚度方向分布,所述连接件的横截面为h型,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竖向板210和垂直设置在两个竖向板210之间的横向板220,两个竖向板210和横向板220之间形成彼此相对独立的上容纳空间和下容纳空间,相邻两个墙板体1彼此靠近的一端分别插入所述连接件的上容纳空间和下容纳空间;
23.所述连接件的横向主板220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分别内陷形成两组限位槽230,分别对应于两个墙板体1的两组限位杆,每个限位槽230供相应的限位杆3插入。
24.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210和所述墙板体1分别相应设置有安装孔,以供螺栓结构4穿入进行锁死固定。
25.上述实施方案利用限位槽230和限位杆3之间的卡设连接,实现两个墙板体1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不容易断裂,而且连接件的竖向板210则对墙板体1起到进一步的防护,可以提高两个墙板体1和连接件的连接处的稳固性。与此同时,再进一步利用螺栓结构4对竖向板210和墙板体1之间的连接起到进一步稳固加强的效果。
26.为了提高横向板220的强度,进行以下设计,所述连接件的横向板220的厚度大于限位槽230深度的两倍,避免限位槽230的深度过深,导致所述连接件的强度降低。
27.为了提高竖向板210对墙板体1的防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进行以下设计,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210的高度为限位槽深度的6-8倍。
28.考虑到两个墙板体1和连接件之间属于刚性连接,外界撞击下,三者的连接处没有任何缓冲,较容易发生断裂,为了缓解这一情况,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进行了一下设计,所述墙板体1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面的下端分别设有容纳槽6,加强板5的上端铰接连接于所述容纳槽6,所述加强板5的下端通过弹簧7连接于所述容纳槽6。当外力撞击到墙板体1时,其晃动,弹簧7也会随之发生形变,产生一定的缓冲力。当没有外力撞击时,弹簧7对加强板5的弹力也进一步加强墙板体1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29.一些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加强板5的厚度略小于所述容纳槽6的深度,方便其容纳卡设于所述容纳槽6内。
30.一些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210的内侧面贴一层防滑层,提高竖向板210和墙板体1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二者的连接稳固性。
31.一些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横向主板220上的两组限位槽错开设置。
32.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21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连接加劲块,可进一步提高整个结构的稳固性。
3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中提供一种加劲块的具体结构,所述加劲块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加劲块的其中一条直角边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连接件的竖向板210,且所述加劲块还连接于所述墙板体1。
34.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