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9388发布日期:2022-11-16 00:4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


背景技术:

2.在各种建筑使用过程中,常涉及到需要在屋面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热水器等太阳能器件。而在进行这些太阳能器件安装时,由于没有预先设计相应的安装结构,因此需要先建造相应的安装结构或者通过特定的安装结构来将太阳能器件固定在屋面上,这些方式要么安装结构施工复杂,要么在施工时,会对瓦屋面造成损坏,尤其是容易造成防水结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包括屋面板,所述屋面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太阳能器件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处预埋有凸出到其顶面外的安装件,所述安装座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覆盖所述屋面板的上、下瓦面覆盖层,所述安装座覆盖在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下方,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下两侧延伸到所述屋面板的上方,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上、下两侧延伸至上、下瓦面覆盖层的顶面。
6.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中,所述屋面板上设置有防水板,所述上、下瓦面覆盖层设置在所述防水板上。
7.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中,所述防水板为波纹防水板。
8.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中,所述防水板和屋面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9.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中,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上覆盖区覆盖在紧邻安装座上侧的一排第一瓦片41的顶面,所述第二防水层的下覆盖区覆盖在紧邻所述安装座下侧的一排第二瓦片的顶面。
10.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中,所述下覆盖区的宽度为150mm。
11.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中,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三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的上侧延伸至安装座上侧的防水板的下方;所述第三防水层的下侧延伸至安装座下侧的防水板的顶面且贴合在防水板的顶面上。
12.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中,所述第一防水层及第三防水层延伸到所述安装座上下两侧的区域的宽度为250mm。
13.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中,紧邻所述安装座上侧的一排第一瓦片41的下端所在的第一挂瓦条的高度大于其上端所在的第二挂瓦条的高度。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体现在:
15.本方案在屋面设计时预先在屋面板上设置安装座,并在安装座上设置安装件,从而为后续太阳能器件的安装提供基础条件,避免后续安装太阳能时破坏屋面结构,尤其是防水结构,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能够有效地满足对安装座区域的防水需要,有效解决了防水问题。
16.本方案通过对第二防水层的上、下覆盖区的覆盖位置设计,充分地与瓦覆盖结构配合,保证边缘区域的防水稳定性。
17.本方案采用三层防水层并对它们两侧的覆盖位置进行合理的设计,能够使防水结构更为稳定,进一步提高防水结构的安全性。
18.本方案通过对紧邻安装座上侧的一排第一瓦片41下方的挂瓦条的高度设计,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此瓦片处积水的问题,能够有效减小渗水的概率。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仅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典型范例,凡采取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23.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24.实施例1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揭示的具有太阳能器件安装结构的屋面进行阐述,如附图1、附图2所示,其包括屋面板1,所述屋面板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太阳能器件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处预埋有凸出到其顶面外的安装件3,所述安装座2的上、下两侧设置有覆盖所述屋面板1的上瓦面覆盖层4和下瓦面覆盖层5,所述安装座2覆盖在第一防水层6和第二防水层7下方,所述第一防水层6的上、下两侧延伸到所述屋面板1的上方,所述第二防水层7的上、下两侧延伸至上瓦面覆盖层4和下瓦面覆盖层5的顶面。
26.本方案在屋面设计时预先在屋面板1上设置安装座2,并在安装座2上设置安装件3,从而为后续太阳能器件的安装提供基础条件,避免后续安装太阳能时破坏屋面结构,尤其是防水结构,同时通过设置第一防水层6和第二防水层7能够有效地满足对安装座2区域的防水需要,有效解决了防水问题。
27.如附图1、附图2所示,所述屋面板1为斜设的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其厚度根据设计
规范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定。所述安装座2为与所述屋面板1一体浇筑而成的混凝土。所述安装件3预埋在所述安装座2内,其形状为π形或几字形等,当需要安装太阳能器件(太阳能电池板或太阳能集热器等)时,可以直接将太阳能器件固定在所述安装件3突出到所述安装座2外的部分上,从而可以不用破坏屋面的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6为1.5mm的墅立封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7为2.6mm的普立得防水卷材。
28.如附图3所示,所述屋面板1上设置有防水板8,所述上瓦面覆盖层4和下瓦面覆盖层5设置在所述防水板8上,所述防水板8为波纹防水板,更具体是2.6mm的b1级的防火沥青防水板。同时,所述防水板8和屋面板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9,所述保温层9具体是挤塑聚苯保温板。
29.如附图3所示,所述第二防水层7的上覆盖区71覆盖在紧邻安装座2上侧的一排第一瓦片41的顶面,所述第二防水层7的下覆盖区72覆盖在紧邻所述安装座2下侧的一排第二瓦片的顶面。
30.并且,所述下覆盖区的宽度为150mm,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二防水层7的上、下两侧位置不会出现漏水。
31.如附图2、附图3所示,所述第一防水层6和第二防水层7之间还设置有第三防水层10,所述第三防水层10优选是1.5mm高分子沥青卷材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10的上侧延伸至安装座2上侧的防水板8的下方;所述第三防水层10的下侧延伸至安装座2下侧的防水板8的顶面且贴合在防水板8的顶面上。三层防水结构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安装座2区域的防水稳定性。所述第一防水层6及第三防水层10延伸到所述安装座2上下两侧的区域的宽度为250mm。
32.如附图3所示,所述上瓦面覆盖层4和下瓦面覆盖层5的瓦片分别设置在固定于防水板8上的挂瓦条上,所述挂瓦条为防腐木挂瓦条。另外,由于在所述安装座2与上瓦面覆盖层之间具有高度差,为了避免安装座2的上侧面与上瓦面覆盖层之间出现积水,紧邻所述安装座2上侧的一排第一瓦片41的下端所在的第一挂瓦条42的高度大于其上端所在的第二挂瓦条43的高度。
33.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