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59532发布日期:2023-01-17 17:0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


背景技术:

2.抗震支架是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当遇到强烈震动时,抗震支架不受震动影响,以达到抗震目的,简单的说,就是在机电管理设备上安装抗震措施,安装抗震支架可以避免和减少地震对建筑物内机电设备的损坏,降低地震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当抗震支架具有自由组合优势特点外,不仅仅能够与其他吊架能进行好的协调,而且还能确保整个安装中与空间情况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立柱与内嵌式连系梁组合抗震的框架结构(公告cn207567940u), 该专利技术,连系梁通过立柱一和立柱二上的开口插入并连接立柱一和立柱二,并且通过固定钢板和高强度螺栓固定,固定性好并且易于施工,连系梁内部设有梁主筋、梁箍筋和斜筋,并且在梁主筋与斜筋的两端焊接锚固钢板,来确保连系梁的抗震强度,并且可以防止抗剪斜筋发生滑移,大大改良了其延性,提高了抗震效果,但是拆卸步骤复杂,难以提高拆装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包括第一钢梁,所述第一钢梁的右端外侧连接有第二钢梁,所述第一钢梁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木梁,所述第二钢梁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木梁,所述第一钢梁的右端开设有第八通孔,所述第一钢梁的右端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靠近第八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七通孔,所述第七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第六螺栓,所述第六螺栓的一端连接有第四螺母,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远离第七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二钢梁的内部靠近第五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六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五螺栓,所述第五螺栓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螺母。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钢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钢梁的前侧靠近第二通孔的位置连接有斜撑梁,所述斜撑梁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螺栓,所述第三螺栓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斜撑梁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第四螺栓,所述斜撑梁的另一端与第二钢梁相连接,所述第二钢梁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螺栓的一端贯穿第四通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母。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钢梁的上下两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所述第一木梁的内部靠近第二螺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
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栓。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钢梁的上下两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所述第二木梁的内部靠近第三螺孔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螺孔,所述第三螺孔和第四螺孔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栓。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斜撑梁的一端通过第三螺栓与第一钢梁固定连接,所述斜撑梁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螺栓与第二钢梁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设置第一钢梁、第一木梁、第二木梁、第二钢梁和固定块,旋转第二螺栓,将第二螺栓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的内部取出,方便对第一钢梁和第一木梁进行拆卸,旋转第一螺栓,将第一螺栓从第三螺孔、第四螺孔的内部取出,方便对第二钢梁和第二木梁进行拆卸,旋转第三螺母,将第三螺母从第五螺栓的外侧取下,方便完成对固定块和第二钢梁的拆卸,旋转第四螺母,将第四螺母从第六螺栓的外侧取下,方便完成对固定块和第一钢梁的拆卸,进而完成第一钢梁和第二钢梁的分离,拆卸步骤简单,提高了拆装效率,解决了拆卸步骤复杂,难以提高拆装效率的问题。
14.2、设置斜撑梁、第三螺栓和第四螺栓,将第三螺栓插入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内部,并套上第一螺母拧紧,随后将第四螺栓插入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的内部,并套上第四螺母拧紧,有利于实现斜撑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钢梁、第二钢梁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钢梁、第二钢梁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抗震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中第一木梁和第一钢梁的侧面剖视图;
17.图3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中第二木梁和第二钢梁的侧面剖视图;
18.图4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中固定块的俯视剖视图。
19.图中:1、第一钢梁;2、第一木梁;3、斜撑梁;4、第二木梁;5、第二钢梁;6、第一螺栓;7、第二螺栓;8、第一螺孔;9、第二螺孔;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一螺母;13、第三螺栓;14、第三螺孔;15、第四螺孔;16、第四螺栓;17、第三通孔; 18、第四通孔;19、第二螺母;20、第五通孔;21、第六通孔;22、第三螺母;23、固定块;24、第五螺栓;25、第四螺母;26、第八通孔;27、第六螺栓;28、第七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抗震式组合梁,包括第一钢梁1,第一钢梁1的右端外侧连接有第二钢梁5,第一钢梁1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第一木梁2,第二钢梁5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木梁4,第一钢梁1的右端开设有第八通孔 26,第一钢梁1的右端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固定块23,固定块23的内部靠近第八通孔26的位置开设有第七通孔28,第七通孔28的内部连接有第六螺栓27,第六螺栓27的一端连接有第四螺母25,固定块23的内部远离第七通孔28的位置开设有第五通孔20,第二钢梁5的内部靠近第五
通孔20的位置开设有第六通孔21,第六通孔21的内部连接有第五螺栓24,第五螺栓24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螺母22。
21.在图2和图3中:第一钢梁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二通孔11,第一钢梁1的前侧靠近第二通孔11的位置连接有斜撑梁3,斜撑梁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0,第一通孔10的内部连接有第三螺栓13,第三螺栓1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螺母12,斜撑梁3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三通孔17,第三通孔17的内部连接有第四螺栓16,斜撑梁3的另一端与第二钢梁5 相连接,第二钢梁5的中间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18,第四螺栓16的一端贯穿第四通孔18 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母19,将第三螺栓13插入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的内部,并套上第一螺母12拧紧,随后将第四螺栓16插入第三通孔17、第四通孔18的内部,并套上第四螺母25拧紧,有利于实现斜撑梁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5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抗震效果。
22.在图1和图2中:第一钢梁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螺孔9,第一木梁2的内部靠近第二螺孔9的位置开设有第一螺孔8,第一螺孔8和第二螺孔9的内部连接有第二螺栓7,旋转第二螺栓7,将第二螺栓7从第一螺孔8、第二螺孔9的内部取出,方便对第一钢梁1和第一木梁2进行拆卸。
23.在图1和图3中:第二钢梁5的上下两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三螺孔14,第二木梁4的内部靠近第三螺孔14的位置开设有第四螺孔15,第三螺孔14和第四螺孔15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螺栓6,旋转第一螺栓6,将第一螺栓6从第三螺孔14、第四螺孔15的内部取出,方便对第二钢梁5和第二木梁4进行拆卸。
24.在图4中:第一钢梁1和第二钢梁5通过固定块23固定连接,旋转第三螺母22,将第三螺母22从第五螺栓24的外侧取下,方便完成对固定块23和第二钢梁5的拆卸,旋转第四螺母25,将第四螺母25从第六螺栓27的外侧取下,方便完成对固定块23和第一钢梁1的拆卸,进而完成第一钢梁1和第二钢梁5的分离。
25.在图2和图3中:斜撑梁3的一端通过第三螺栓13与第一钢梁1固定连接,斜撑梁3 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螺栓16与第二钢梁5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抗震效果。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旋转第二螺栓7,将第二螺栓7从第一螺孔8、第二螺孔9 的内部取出,方便对第一钢梁1和第一木梁2进行拆卸,旋转第一螺栓6,将第一螺栓6 从第三螺孔14、第四螺孔15的内部取出,方便对第二钢梁5和第二木梁4进行拆卸,旋转第四螺母25,将第四螺母25从第六螺栓27的外侧取下,方便完成对固定块23和第一钢梁1的拆卸,进而完成第一钢梁1和第二钢梁5的分离,拆卸步骤简单,提高了拆装效率,在使用过程中,斜撑梁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5固定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钢梁1、第二钢梁5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抗震效果。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