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44528发布日期:2022-11-03 06:3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


背景技术:

2.随着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钢结构在工程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结构设计中梁柱节点通常采用翼缘、腹板与柱全熔透焊接或者全螺栓连接,节点区刚度大,强度较大。但对于地震及火灾的作用下节点区延性、变形能力及安全储备考虑不够充分。
3.现有专利(公告号:cn216640916u)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梁柱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钢柱和钢梁,所述钢柱的两侧翼缘分别设置有第一长圆孔,所述钢梁第一端的端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长圆孔配合的第二长圆孔,两个钢梁的第一端分别设置在钢柱的两侧,并且分别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和第二长圆孔进行固定。中间的螺栓孔是长圆孔洞,梁柱在外部荷载及地震荷载的作用下发生相位位移时,这种长圆孔洞可以提供较大的冗余变形,以耗散能量,能够保障体系的安全性和整体性,提供更高的安全储备,增加钢连接区域的延性、耗散性能。
4.上述连接节点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缺点:仅通过螺栓将钢梁与钢柱节点之间进行固定,而钢梁与钢柱节点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钢梁与钢柱节点的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破坏,从而影响连接节点处的连接强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解决了仅通过螺栓将钢梁与钢柱节点之间进行固定,而钢梁与钢柱节点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导致钢梁与钢柱节点的连接处在使用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破坏,从而影响连接节点处的连接强度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包括钢柱和钢梁,所述钢柱两侧均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多组安装螺栓,所述套筒通过安装螺栓与钢柱构成固定,所述钢梁插接在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筒上设置有多组固定螺杆,所述钢梁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固定螺杆底端穿过通孔延伸至套筒的下方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增大钢梁与钢柱的接触面积,增强钢梁与钢柱之间的连接强度。
7.优选的,所述套筒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与套筒一体成型,增强套筒整体强度,使得不易受力变形。
8.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钢梁插入套筒内部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接在限位槽的内部,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钢梁在套筒内部发生位移,提高钢梁和套筒连接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上套设有支撑弹簧,当钢梁在发生震动时,阻尼器和支撑弹簧受力,受力的过程中发生运动,对震动力进行消耗,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效果。
10.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材质为橡胶,提高了钢梁与套筒之间的结合紧密性,同时钢梁在发生震动时,会挤压缓冲垫,增强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耗能能力。
11.优选的,所述钢柱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抱箍,所述钢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与第二抱箍之间铰接有连接杆,通过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和连接杆配合可提供一定的向上拉力,起到进一步固定的效果,同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小钢梁在压力作用下而出现变形的可能性。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套筒增大了钢梁与钢柱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增强钢梁与钢柱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钢梁与钢柱连接节点处在使用时不易出现破坏,从而提高了连接节点处的连接强度。
1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钢柱上固定设置的第一抱箍、钢梁上固定设置的第二抱箍和在第一抱箍和第二抱箍之间铰接的连接杆配合使用,可对钢梁提供一定的向上拉力,起到进一步固定的效果,同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小钢梁在压力作用下而出现变形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中钢梁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19.图中标号:1、钢柱;2、钢梁;3、套筒;4、安装螺栓;5、固定螺杆;6、通孔;7、固定螺母;8、加强筋;9、限位块;10、限位槽;11、阻尼器;12、支撑弹簧;13、第一抱箍;14、第二抱箍;15、连接杆;16、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20.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一种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包括钢柱1和钢梁2,钢柱1两侧均设置有套筒3,套筒3上设置有多组安装螺栓4,套筒3通过安装螺栓4与钢柱1构成固定,钢梁2插接在套筒3的内部,套筒3上设置有多组固定螺杆5,钢梁2上开设有供固定螺杆5穿过的通孔6,固定螺杆5底端穿过通孔6延伸至套筒3的下方且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7,使用时将钢梁2通过套筒3与钢柱1连接,通过设置的套筒3增大了钢梁2与钢柱1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增强钢梁2与钢柱1之间的连接强度。
21.为了增强套筒3强度,套筒3上下两侧面均设置有安装螺栓4,安装螺栓4与套筒3一体成型,增强套筒3整体强度,使得不易受力变形。
22.为了防止钢梁2在套筒3内部晃动,套筒3的内部安装有限位块9,钢梁2插入套筒3内部的一端开设有限位槽10,限位块9插接在限位槽10的内部,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钢梁2在套筒3内部发生位移,提高钢梁2和套筒3连接的稳定性。
23.为了增强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限位块9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缓冲槽的内部安装
有阻尼器11,阻尼器11上套设有支撑弹簧12,当钢梁2在发生震动时,阻尼器11和支撑弹簧12受力,受力的过程中发生运动,对震动力进行消耗,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效果。
24.为了增强连接节点的抗震性能,套筒3的内壁上安装有缓冲垫16,缓冲垫16的材质为橡胶,提高了钢梁2与套筒3之间的结合紧密性,同时钢梁2在发生震动时,会挤压缓冲垫16,增强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耗能能力。
25.为了增强钢梁2与钢柱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钢柱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抱箍13,钢梁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抱箍14,第一抱箍13与第二抱箍14之间铰接有连接杆15,通过第一抱箍13、第二抱箍14和连接杆15配合可提供一定的向上拉力,起到进一步固定的效果,同时起到支撑的作用,减小钢梁2在压力作用下而出现变形的可能性。
26.工作原理:组装时,通过多个安装螺栓4可将套筒3安装在钢柱1上的指定位置,然后将钢梁2插入套筒3中,然后将多个固定螺杆5插入通孔6中,并将加强筋8拧在固定螺杆5外,通过加强筋8能够对固定螺杆5进行稳固的固定,防止固定螺杆5脱落,从而能够使钢梁2固定在套筒3的内部,通过设置的套筒3增大了钢梁2与钢柱1连接处的接触面积,增强钢梁2与钢柱1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钢梁2与钢柱1连接节点处在使用时不易出现破坏,从而提高了连接节点处的连接强度,通过在套筒3内部设置的阻尼器11、支撑弹簧12和缓冲垫16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当钢梁2在发生震动时,阻尼器11和支撑弹簧12受力,受力的过程中发生运动,对震动力进行消耗,起到一定的减震缓冲效果,并挤压缓冲垫16,增强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也能提高耗能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