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声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3647发布日期:2022-12-02 23:2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声叠合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声叠合板。


背景技术:

2.现有吸声叠合板都是先将吸声材料制成平板结构的吸声层,再将钢筋笼放置于吸声层上,然后将混凝土浇筑在吸声层上形成吸声叠合板,在此方案中钢筋笼嵌入混凝土中,而吸声层平面贴附于混凝土,存在吸声层与混凝土易分层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针对以上缺点,提供一种能够解决吸声层易分层脱落问题的吸声叠合板,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4.技术方案:一种吸声叠合板包括:吸声层,是侧面等分分布有若干个通孔的硬质纤维板或石棉水泥板。
5.钢筋笼,包括与吸声层的通孔插接配合的若干个竖杆,以及与竖杆连接的若干个钢筋网,所述钢筋网沿竖杆的延伸方向等分分布。
6.底浆层,设置于吸声层的一侧。
7.顶浆层,设置于吸声层的另一侧。
8.在生产工作时,混凝土分别涂覆于吸声层的两侧形成预定厚度的底浆层和顶浆层,所述底浆层和顶浆层的厚度都大于至少一个钢筋网至吸声层的总高度,使所述底浆层和顶浆层内都收容有至少一个钢筋网。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钢筋网与竖杆垂直配合。
10.所述吸声层设置于两个相邻钢筋网之间,所述吸声层的两侧分别与相邻钢筋网抵接,能够对吸声层进行固定限位,能够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吸声层发生倾斜。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吸声层包括:吸声壳,其内设置有吸声腔,其两侧等分分布有若干个通孔,其两侧的通孔同轴配合。
12.吸声填充物,填充于吸声腔内。
13.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声壳内设置有波浪状凸起部或网状凸起部,能够对吸声填充物进行限位固定,并且能够增加吸声壳的吸声减震能力。
14.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吸声叠合板还包括:若干个安装管,设置于吸声腔内,其两端与吸声壳两侧的通孔插接配合,其内开设有通过腔。
15.若干个橡胶圈,设置于通孔内,其与安装管的外壁弹性抵接。
16.所述竖杆与安装管的通过腔插接配合,能够增加吸声层的密封性,保证吸声层的吸声能力。
17.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吸声壳由硬质纤维板或石棉水泥板组成。
18.所述吸声填充物是开孔型泡沫塑料或膨胀珍珠岩材质。
1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钢筋笼插设于吸声层,能够在涂覆混凝土形成底浆
层和顶浆层后,使用钢筋笼将底浆层、吸声层和顶浆层连接在一起,解决了现有技术吸声层平面贴附于混凝土,导致的吸声层与混凝土易分层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装配轴侧示意图。
21.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层局部侧剖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壳内设置有波浪状凸起部实施例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壳内设置有棱形网状凸起部实施例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吸声壳内设置有六边形网状凸起部实施例示意图。
25.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吸声层1、钢筋笼2、底浆层3、顶浆层4、吸声壳11、吸声填充物12、安装管13、凸起部14、竖杆21、钢筋网22。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能够解决吸声层易分层脱落问题的吸声叠合板。
28.如图1所示,该吸声叠合板包括:吸声层1、钢筋笼2、底浆层3和顶浆层4。
29.吸声层1是侧面等分分布有若干个通孔的硬质纤维板或石棉水泥板。
30.钢筋笼2包括与吸声层1的通孔插接配合的若干个竖杆21,以及与竖杆21连接的若干个钢筋网22,钢筋网22沿竖杆21的延伸方向等分分布。
31.底浆层3设置于吸声层1的一侧。
32.顶浆层4设置于吸声层1的另一侧,其中底浆层3和顶浆层4可以相接对吸声层1进行全包覆,也可以如图1所示仅使底浆层3和顶浆层4与吸声层1的两侧连接。在图1中为了展示底浆层3和顶浆层4与钢筋网22而仅显示了底浆层3和顶浆层4的局部。
33.工作原理:在生产工作时,先将竖杆21插设于吸声层1,然后将横杆和纵杆依次放置在预定位置,使横杆和纵杆与竖杆21垂直设置,并使横杆和纵杆与竖杆21捆绑连接,由横杆和纵杆组成钢筋网22,然后将混凝土分别涂覆于吸声层1的两侧形成预定厚度的底浆层3和顶浆层4,底浆层3和顶浆层4的厚度都大于至少一个钢筋网22至吸声层1的总高度,使底浆层3和顶浆层4内都收容有至少一个钢筋网22。
34.通过将钢筋笼2插设于吸声层1,能够在涂覆混凝土形成底浆层3和顶浆层4后,使用钢筋笼2将底浆层3、吸声层1和顶浆层4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吸声层1与混凝土的连接强度,降低了吸声层1与混凝土的分层脱落率。
35.在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钢筋网22与竖杆21垂直配合。
36.吸声层1设置于两个相邻钢筋网22之间,吸声层1的两侧分别与相邻钢筋网22抵接。
37.通过在捆绑钢筋网22时使预定位置的两个钢筋网22的横杆或纵杆与吸声层1的两侧抵接,能够对吸声层1进行固定限位,能够避免浇筑混凝土时吸声层1发生倾斜。
38.在图2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吸声层1包括:吸声壳11和吸声填充物12。
39.吸声壳11内设置有吸声腔。
40.吸声填充物12填充于吸声腔内,吸声填充物12可以是板状填充物也可以是若干个球状填充物或若干个块状填充物。
41.其中,吸声壳11由硬质纤维板或石棉水泥板组成。
42.吸声填充物12是开孔型泡沫塑料或膨胀珍珠岩材质。
43.在图3、4和5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吸声壳11内设置有波浪状凸起部14或网状凸起部14。
44.如图3所示吸声壳11内设置有波浪状凸起部14。
45.如图4所示吸声壳11内设置有棱形网状凸起部14实施例示意图。
46.如图5所示吸声壳11内设置有六边形网状凸起部14实施例示意图。
47.通过波浪状凸起部14或网状凸起部14,能够对吸声填充物12进行限位固定,并且能够增加吸声壳11的吸声减震能力,而且增加了吸声壳11的支撑厚度,提高了吸声层1的支撑强度。
48.在图2所示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吸声叠合板还包括:若干个安装管13和若干个橡胶圈。
49.安装管13设置于吸声腔内,其两端与吸声壳11两侧的通孔插接配合,其内开设有通过腔。
50.橡胶圈设置于通孔内,其与安装管13的外壁弹性抵接。
51.竖杆21与安装管13的通过腔插接配合。
52.通过在吸声腔内设置安装管13,以及在通孔内设置安装管13的外壁弹性抵接的橡胶圈,能够增加吸声层1的密封性,避免混凝土进入到吸声壳11内,能够避免对吸声填充物12造成伤害,保证吸声层1的吸声能力。
53.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