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施工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1027发布日期:2022-12-24 02:4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施工挂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外墙施工挂篮。


背景技术:

2.对于外墙的清理、粉刷,钻孔,粘贴瓷砖、维修等情况均需要施工人员采用吊篮进行施工,传统的吊篮一般均采用类似于cn212127253u 吊篮,cn216516800u 施工吊篮等,该类挂篮均为长方形的挂篮,适合于外墙较为平整的情况。
3.鉴于目前建筑形式的多样化,建筑外墙常有弧形或者圆形等各种形状,针对弧形的墙面采用传统的挂篮,则施工面积较小,因此就需要专门的弧形挂篮;而不同的弧度又需要不同形状的挂篮。因此目前就需要一种能够适用于各种弧面以及平整墙面的多形式挂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外墙施工挂篮,可有效解决挂篮不能够适应各种形状外墙的问题。
5.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中间位置归固定有垫板,垫板上固定有横向的中间走道,支撑座上安装有位于中间走道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对称布置;
6.所述的中间走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的前后两侧固定有第一护栏;
7.所述的旁走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底板呈直角梯形状,斜边朝向中间走道;第二底板上除斜边外的其余三侧固定有第二护栏;
8.所述的第二底板的斜边的后方铰接在支撑座上;
9.所述的支撑座的四个角固定有吊环。
10.所述的第二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以第二底板的铰接点为圆心进行布置;第一底板上安装有定位销,定位销能贯穿第一底板并置于定位孔内。
11.所述的垫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斜面,垫块的斜面与第二底板的斜面相对应。
12.本实用新型好处:1、能够通过旁走道的转动,改变挂篮的形态,适应各种不同的墙面。2、本装置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当挂篮的形态变化时,护栏依旧可以将大部分区域进行围挡,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去除中间走道)。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折弯状态)。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去除中间走道、折弯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18.由图1至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的中间位置归固定有垫板2,垫板2上固定有横向的中间走道,支撑座1上安装有位于中间走道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对称布置;
19.所述的中间走道包括第一底板3,第一底板3的前后两侧固定有第一护栏4;
20.所述的旁走道包括第二底板5,第二底板5呈直角梯形状,斜边朝向中间走道;第二底板5上除斜边外的其余三侧固定有第二护栏6;
21.所述的第二底板5的斜边的后方铰接在支撑座1上.
22.为了实现对支撑座1的吊装,所述的支撑座1的四个角固定有吊环7。
23.为了实现对第二底板5摆动角度的调节和固定;所述的第二底板5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8,多个定位孔8以第二底板5的铰接点为圆心进行布置;第一底板3上安装有定位销9,定位销9能贯穿第一底板3并置于定位孔8内。
24.为了避免干涉,所述的垫块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斜面,垫块的斜面与第二底板5的斜面相对应。
25.为了更好的转动第二底板5,所述的第二底板5的厚度小于垫块的厚度0.5-1cm。
2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参见附图1和附图3,可以明确得知本装置具有多种形态。其中旁走道的角度能够摆动和调节;通过调节旁走道实现整个护栏形状的调节,从而适应建筑外墙的形状。
27.在进行使用时,在建筑物的楼顶设置支架,并在支架上固定安装两个电动葫芦,将电动葫芦的钢绞线端部与本装置中支撑座1上的吊环7固定;左侧的两个吊环7使用同一个电动葫芦,右侧的两个吊环7使用另外一个电动葫芦。两个电动葫芦通过同一个控制器进行控制,实现同步的升降。
28.日常一般采用附图1所示的状态,即整个挂篮呈长方形,适合于一些常规建筑的平整的外墙,当遇到一些弧形的墙面时,参见附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需要转动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将旁走道旋转一定角度后,将定位销9重新插入到新的定位孔8内,实现旁走道的位置的固定。通过旁走道的转动,能够使左右两个旁走道朝向墙面的方向摆动,从而适应弧形的墙面。
29.通过将销钉置于不同的定位孔8内,可以实现旁走道多种不同的摆动角度,从而适应不同弧度的墙面。
30.本装置通过将传统的挂篮分为三部分,即中间的固定部分和两侧的转动部分,通过两侧的转动,实现了挂篮形态的变化,不仅可以满足日常使用,在遇到一些弧面的墙面后,也能够通过调整挂篮的状态进行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墙施工挂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支撑座(1)的中间位置固定有垫板(2),垫板(2)上固定有横向的中间走道,支撑座(1)上安装有位于中间走道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对称布置;所述的中间走道包括第一底板(3),第一底板(3)的前后两侧固定有第一护栏(4);所述的旁走道包括第二底板(5),第二底板(5)呈直角梯形状,斜边朝向中间走道;第二底板(5)上除斜边外的其余三侧固定有第二护栏(6);所述的第二底板(5)的斜边的后方铰接在支撑座(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施工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1)的四个角固定有吊环(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施工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底板(5)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8),多个定位孔(8)以第二底板(5)的铰接点为圆心进行布置;第一底板(3)上安装有定位销(9),定位销(9)能贯穿第一底板(3)并置于定位孔(8)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施工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板(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斜面,垫板(2)的斜面与第二底板(5)的斜面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施工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底板(5)的厚度小于垫板(2)的厚度0.5-1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墙施工挂篮,有效解决挂篮不能够适应各种形状外墙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座,支撑座的中间位置归固定有垫板,垫板上固定有横向的中间走道,支撑座上安装有位于中间走道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左右两侧的旁走道对称布置;所述的中间走道包括第一底板,第一底板的前后两侧固定有第一护栏;所述的旁走道包括第二底板,第二底板呈直角梯形状,斜边朝向中间走道;第二底板上除斜边外的其余三侧固定有第二护栏;所述的第二底板的斜边的后方铰接在支撑座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旁走道的转动,改变挂篮的形态,适应各种不同的墙面;当挂篮的形态变化时,护栏依旧可以将大部分区域进行围挡,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全。全。


技术研发人员:郭武奇 齐年景 刘长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5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