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5986发布日期:2023-01-20 15:44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钢结构高空作业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由钢制型材组装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快捷,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建筑等领域。钢结构主要由型钢和板材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施工过程中需要高空作业,传统的作业方式如下:一是,作业人员通过钢柱自带的爬梯或架设梯子攀爬至作业点,蹲坐或站立在钢梁上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人员没有稳固可靠的作业平台,安全风险大,且影响作业效果;二是,依托搭设脚手架的方式,架设脚手架至作业点高度进行作业,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又浪费材料,还增加成本,且不便于作业点的切换转移;三是,违规作业,依托吊车直接将人员吊上钢结构进行作业,这种作业方式不但给作业人员带来额外的风险,而且同样存在人员无作业平台的问题;四是,依托高空作业车作业,这种作业方式给人员提供了作业平台,但受其举升高度和举升臂结构的限制,某些作业点无法到达。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所述吊筐由两个筐体通过两根横担连接而成,横担可以架设在钢结构中的牛腿、钢梁或柱头之上,筐体为作业人员提供了作业平台,确保了钢结构施工人员作业安全。
4.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
5.一种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包括第一筐体、第二筐体、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所述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结构相同、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筐体与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筐体与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6.上述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所述第一横担为可调节宽窄的门形支架,由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为倒l形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横杆上设置矩形孔,第二支架的横杆上设置螺栓孔,第一支架的横杆及第二支架的横杆重叠设置,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担与所述第一横担结构相同。
7.上述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所述第一横担中,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竖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筐体及第二筐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的竖杆上的螺栓孔为矩形孔;所述第二横担与所述第一横担结构相同。
8.上述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增设第一软梯、第二软梯、第一电机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一软梯设置于所述第一筐体的侧面,通过所述第一电机驱动,带动其展开或卷起;所述第二软梯设置于所述第二筐体的侧面,通过所述第二电机驱动,带动其展开或卷起。
9.上述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所述第一筐体的侧面安装有扶手及工具筐,所述第二筐体与所述第一筐体结构相同。
10.有益效果
11.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单人或双人作业缺少专用作业平台,传统的依靠架设梯子、搭脚手架、吊车吊人等作业方式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根门字形横担连接两个筐体,组装形成可搭设于牛腿、钢梁或柱头之上的高空作业吊筐,为工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横担由两个倒l形支架拼装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倒l形支架上的螺栓孔为长条的矩形孔,实现了门形横担的宽窄可调节,解决了门形横担尺寸固定,无法适应不同钢结构施工场所的需求。两根横担平行设置,且横担与筐体的连接亦采用可调节式螺栓连接,以适应不同作业空间的需求。筐体的两侧设置软梯,由电机驱动控制其展开与卷起,软梯可以为工人攀爬至筐体提供安保障;且在人员攀爬过程中将软梯下方固定,可为筐体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本实用新型采用组装式设计,尺寸大小可调,适用于多种钢结构作业环境,为钢结构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附图未按实际比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现场安装示意图。
17.图中各标号分别表示为:1、第一筐体,2、第二筐体,3、第一横担,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4、第二横担,4-1、第三支架,4-2、第四支架,5、第一软梯,5-1、第一电机,6、第二软梯,6-1、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清楚、详细地描述,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参看图1至图4,一种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包括第一筐体1、第二筐体2、第一横担3、第一支架3-1、第二支架3-2、第二横担4、第三支架4-1、第四支架4-2、第一软梯5、第一电机5-1、第二软梯6及第二电机6-1。
20.第一筐体与第二筐体结构相同,采用方钢(管)或圆钢(管)焊接而成,筐体主要用于人员施工时站立,筐侧的边筐可以为人员提供很好的防护。
21.第一横担与第二横担整体形状为门形,平行设置,两个横担的两侧分别固定第一筐体及第二筐体,第一筐体及第二筐体与横担间的连接可以通过焊接、螺接或铆接。当基础钢结构尺寸及作业空间经常变化时,需要对两个筐体与横担间的连接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作业空间的要求,这时就需要采用螺接,可采用在横担上开设长条形的矩形孔与两个筐体间的圆形螺栓孔配合螺栓固定,来实现两个筐体在横担上的位置可调。
22.作业时,第一横担与第二横担一般架在牛腿、钢梁或柱头等基础构件之上,对于这些基础构件尺寸一定时,横担可以采用固定尺寸的符合支撑要求的任意结构。但工程实际
上,这些基础构件的尺寸经常变化,这就需要横担的尺寸为无级(可连续)调节,可采用两个倒l形支架拼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而成;具体做法是:在其中一个倒l形支架上设置圆形的螺栓孔,在另一个倒l形支架上设置长条的矩形孔,然后通过螺栓将两个倒l形支架进行连接,实现横担的尺寸可调节。
23.在第一筐体及第二筐体的两侧各设置一个软梯,两个软梯的长度一般要达到施工作业点距地面高度的1.2倍,在人员攀爬过程中将软梯下方固定,可为筐体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两个软梯平时呈卷收状态位于筐体侧面的两根旋转轴上,两根旋转轴分别由第一电机驱动及第二驱动电机提供动力,第一驱动电机及第二驱动电机可通过遥控方式实现启停。


技术特征:
1.一种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其特征是,包括第一筐体(1)、第二筐体(2)、第一横担(3)及第二横担(4);所述第一横担(3)及第二横担(4)结构相同、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筐体(1)与第一横担(3)及第二横担(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筐体(2)与第一横担(3)及第二横担(4)的另一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担(3)为可调节宽窄的门形支架,由第一支架(3-1)及第二支架(3-2)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支架(3-1)及第二支架(3-2)为倒l形支架,所述第一支架(3-1)的横杆上设置矩形孔,第二支架(3-2)的横杆上设置螺栓孔,第一支架(3-1)的横杆及第二支架(3-2)的横杆重叠设置,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担(4)与所述第一横担(3)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担(3)中,第一支架(3-1)及第二支架(3-2)的竖杆分别与所述第一筐体(1)及第二筐体(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1)及第二支架(3-2)的竖杆上的螺栓孔为矩形孔;所述第二横担(4)与所述第一横担(3)结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其特征是,增设第一软梯(5)、第二软梯(6)、第一电机(5-1)及第二电机(6-1);所述第一软梯(5)设置于所述第一筐体(1)的侧面,通过所述第一电机(5-1)驱动,带动其展开或卷起;所述第二软梯(6)设置于所述第二筐体(2)的侧面,通过所述第二电机(6-1)驱动,带动其展开或卷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筐体(1)的侧面安装有扶手及工具筐,所述第二筐体(2)与所述第一筐体(1)结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可调高空作业吊筐,包括:第一筐体、第二筐体、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所述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结构相同、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筐体与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筐体与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一横担及第二横担为可调节宽窄的门形支架,第一筐体及第二筐体的安装位置高低可调;在第一筐体及第二筐体的侧面分别增设第一软梯、第二软梯,并由两个驱动电机控制软梯的展开与卷起。本实用新型采用组装式设计,尺寸大小可调,适用于多种钢结构作业环境,为钢结构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作业平台。靠的作业平台。靠的作业平台。


技术研发人员:乔晓明 刘波 常丽霞 王建国 马志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3/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