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6799发布日期:2022-12-21 02:04阅读:2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建筑工程施工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部分超高层核心筒设计出现了墙体凸出的结构设计。针对该结构设计,原有架体已不再适用,传统的施工方式是架体爬升至墙体凸出处拆除,选择合适的架体进行二次安装,此施工方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二次安装又会耽误施工进度,工期延误,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通过在原有架体的改造,提高架体的通用性、实用性,减少成本投入,提高周转次数,从而降低成本。
4.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包括上架体、上架体支座、下架体和挂架;所述上架体支座一端与上架体内的连接板铰接,另一端与下架体内的主梁铰接,所述挂架与下架体内的横梁铰接。
6.所述上架体包括基础上架体和上架体组合件;所述上架体组合件包括上横梁和立杆;所述上横梁的一端与基础上架体中的立柱相铰接,另一端与立杆相铰接。
7.所述下架体包括基础下架体和下架体组合件;所述下架体组合件包括连接主梁、支腿、后拉杆、下横梁和顶墙支腿;所述连接主梁一端与基础下架体内的主梁相铰接,另一端与后拉杆相铰接;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基础下架体内的立杆和后拉杆相铰接;所述支腿一端与连接主梁通过销轴相铰接,另一端与基础下架体内的立柱通过销轴相铰接;
8.所述挂架包括前吊杆、后吊杆、挂架横梁;所述前、后吊杆铰接在挂架横梁两端。
9.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0.(1)该结构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最大化节省了成本的投入,增加施工作业平台面积,提高架体的利用率;
11.(2)能够避免临时搭建架体,架体的拆除以及架体的二次安装,减少高空作业次数,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工期,经济性较为突出,方便施工、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13.图2是上架体的主视图;
14.图3是上架体的俯视图;
15.图4是图2中架体横梁的主视图;
16.图5是图4沿a-a方向的剖视图;
17.图6是下架体的主视图;
18.图7是下架体的俯视图;
19.图8是挂架的主视图;
20.附图标记:1-上架体、2-上架体支座、3-下架体、4-挂架、5-基础上架体、6-上架体组合件、7-上横梁、71-底板、8-立杆、9-基础下架体、10下架体组合件、11-连接主梁、12-支腿、13-后拉杆、14-下横梁、15-顶墙支腿、16-前吊杆、17-后吊杆、18-挂架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加以描述。
22.参见图1: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包括上架体1、上架体支座2、下架体3和挂架4;所述上架体支座2一端与上架体1内的连接板相铰接,另一端与下架体3内的主梁相铰接,所述挂架4与下架体2内的横梁相铰接。
23.参见图2至图5:所述上架体1包括基础上架体5和上架体组合件6;所述上架体组合件6包括上横梁7和立杆8;所述基础上架体5内的立柱上含有孔,便于与上横梁7的铰接;所述上横梁7由槽钢对扣焊接而成,分布在常规上架体横梁左侧,上横梁7两侧设有底板71,通过螺栓与基础上架体5进行铰接;所述架体立杆8通过螺栓与架体上横梁7进行铰接,实现架体的灵活组合。
24.参见图6至图7:所述下架体3包括基础下架体9和下架体组合件10;所述下架体组合件10包括连接主梁11、支腿12、后拉杆13、下横梁14和顶墙支腿15;所述连接主梁11一端与基础下架体9内的主梁相铰接,另一端与后拉杆13相铰接;所述下横梁14的两端分别与基础下架体9内的立杆和后拉杆13相铰接;所述支腿12一端与连接主梁11通过销轴相铰接,另一端与基础下架体9内的立柱通过销轴相铰接,使架体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提高架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25.参见图8:所述挂架4包括前吊杆16、后吊杆17、挂架横梁18;所述挂架横梁18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前吊杆16、后吊杆17相铰接。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包括基础上架体(5)、上架体支座(2)、基础下架体(9)和挂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架体组合件(6)和下架体组合件(10);所述上架体组合件(6)与基础上架体(5)通过螺栓固定,组成上架体(1);所述下架体组合件(10)与基础下架体(9)通过螺栓固定,组成下架体(3);所述上架体支座(2)一端与上架体(1)内的连接板相铰接,另一端与下架体(3)内的主梁相铰接,所述挂架(4)与下架体(3)内的横梁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架体(1)包括基础上架体(5)和上架体组合件(6);所述上架体组合件(6)包括上横梁(7)和立杆(8);所述上横梁(7)的一端与基础上架体(5)中的立柱相铰接,另一端与立杆(8)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7)由槽钢对扣焊接而成,分布在基础上架体(5)内横梁左侧,上横梁(7)两侧设有底板(71),通过螺栓与基础上架体(5)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体(3)包括基础下架体(9)和下架体组合件(10);所述下架体组合件(10)包括连接主梁(11)、支腿(12)、后拉杆(13)、下横梁(14)和顶墙支腿(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梁(11)一端与基础下架体(9)内的主梁相铰接,另一端与后拉杆(13)相铰接;所述下横梁(14)的两端分别与基础下架体(9)内的立杆和后拉杆(13)相铰接;所述支腿(12)一端与连接主梁(11)通过销轴相铰接,另一端与基础下架体(9)内的立柱通过销轴相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架体(3)采用双顶墙支腿(12)。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梁(11)、后拉杆(13)和下横梁(14)均采用型钢制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组合式爬模架体,包括上架体、上架体支座、下架体和挂架。所述上架体在基础上架体的结构上,通过增加螺栓孔,上横梁及立杆实现上架体的组合;所述下架体在基础下架体的架构上,增加连接主梁、下横梁及后拉杆,通过螺栓实现下架体的组合,并采用双顶墙支腿,增加支撑结构,提高架体的刚度和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架体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可灵活组装拆卸,增加施工作业平台面积,最大化节省成本的投入;避免临时搭建架体,架体的拆除以及架体的二次安装,减少高空作业次数,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节省工期,方便施工、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任海波 焦惟 庞天舒 刘福生 李冬冬 李鑫 李海生 蒋逸霄 宋淑仙 张惠茹 方秋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6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