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1214发布日期:2024-03-12 19:2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模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模板。


背景技术:

1、模板是使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按照所要求的几何尺寸和空间位置成型的模型板。

2、施工放样通过仪器测量、尺量等方法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测设到建设场地或工程实体上,例如用墨线把轴线、一米线弹出来作为施工定位的依据。常规施工放样墨线在施工过程中不易长久保存,反复测设导致的认为误差及累积公差影响施工完成面精度。实体放样虽然更易保存,同时对施工放样的自身精度及定位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以钢材、木材等作为拆装或者免拆模板,利用夹具、螺栓及斜支撑进行安装的支模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实体放样的施工测设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板,以解决现有拆装模板的支模方法难以完成高精度施工测设及实体放样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模板,包括第一型材面板和垂直于所述第一型材面板的第二型材面板;

3、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或所述第二型材面板上具有施工控制线和/或施工控制面。

4、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控制线包括用于与基础固定的定位线,所述施工控制面包括基础找平层完成面和/或保温层完成面,和/或地暖层完成面,和/或石材粘接层或者木地板找平层完成面,和/或地暖边界保温带完成面。

5、进一步地,所述模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所述第二型材面板的正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槽口,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所述第二型材面板的反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槽口。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呈非对称交错排列。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为c型槽口。

8、进一步地,所述施工控制线和/或所述施工控制面位于所述第二槽口或者所述第一槽口的槽壁上。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口或者所述第二槽口内设置有水平仪。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所述第二型材面板的材质均为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所述第二型材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或所述第二型材面板上还设置有开口贯通所述模板纵向延伸方向的空腔。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模板包括第一型材面板和垂直于第一型材面板的第二型材面板,第一型材面板和/或第二型材面板上具有施工控制线和/或施工控制面,该模板应用于免拆模板时,由于第一型材面板和/或第二型材面板上具有施工控制线和/或施工控制面,免拆模板在空间中能够建立三维施工定位参照,在实体放样中不受场地前序施工误差的影响,能够通过场内实体施工放样一步实现完成面测设精度等级,减少引测、投测等反复测设导致的人为误差,以及按进场顺序逐级测设导致的累计公差,实现高精度施工测设及实体放样。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板,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控制线包括用于与基础固定的定位线,所述施工控制面包括基础找平层完成面和/或保温层完成面,和/或地暖层完成面,和/或石材粘接层或者木地板找平层完成面,和/或地暖边界保温带完成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控制线和/或所述施工控制面位于所述第二槽口或者所述第一槽口的槽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口或者所述第二槽口内设置有水平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所述第二型材面板的材质均为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所述第二型材面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面板和/或所述第二型材面板上还设置有开口贯通所述模板纵向延伸方向的空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板,包括第一型材面板和垂直于第一型材面板的第二型材面板,第一型材面板和/或第二型材面板上具有施工控制线和/或施工控制面,该模板应用于免拆模板时,由于第一型材面板和/或第二型材面板上具有施工控制线和/或施工控制面,免拆模板在空间中能够建立三维施工定位参照,施工精度在实体放样中不受场地前序施工误差的影响,能够通过场内实体施工放样一步实现完成面测设精度等级,减少引测、投测等反复测设导致的人为误差,以及按进场顺序逐级测设导致的累计公差,实现高精度施工测设及实体放样。

技术研发人员:陈增华,赵星,孙蕙,黄辰源,吕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禾邑精智(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