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柱快速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4105发布日期:2023-02-14 14:0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柱快速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柱快速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混凝土柱快速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柱适用于高层建筑中,提高建筑物承载力、刚度和抗震性能。特别是型钢混凝土柱具有质轻、高强、耐久、保温、隔音、防火、抗渗、锚固性能好的特点。
3.但现有的混凝土浇筑成型腔体在进行浇筑使用时,通常采用底面和四面一体的结构,通过顶面注入混凝土砂浆,进而进行加压,从而实现成型。该结构虽然结构稳定,但在实际脱模的过程中,会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不便,需要人工翻转脱模,较为费时费力,进而需要一种优化的混凝土柱块成型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凝土柱快速成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混凝土柱块脱模较为费时费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凝土柱快速成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和电动气缸,所述安装底座顶部中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端面支撑板,所述端面支撑板两侧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皆设置有滑杆,所述电动气缸的底部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有与滑杆互相适配的套环,所述顶板两端底部的中部皆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侧皆设置有齿条,所述端面支撑板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的外侧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的正面一端设置有绳轮,所述绳轮的外侧缠绕设置有钢丝绳,所述安装底座顶部两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皆设置有滑块,两组所述滑块的顶部共同设置有侧面支撑板,所述侧面支撑板远离端面支撑板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套杆,所述套杆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板,所述套杆外侧位于连接板和侧面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弹簧a,所述连接板两端的中部皆设置有连接扣,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连接扣互相连接,所述侧面支撑板靠近端面支撑板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与端面支撑板互相连接的弹簧b。
6.优选的,所述侧面支撑板靠近端面支撑板一侧的边缘位置处皆设置有与端面支撑板互相适配的密封圈,通过设置有密封圈,提高端面支撑板和侧面支撑板之间的密封性。
7.优选的,两组所述齿条与两组齿轮互相啮合,所述齿轮的内侧与安装轴之间设置有轴承,通过设置有轴承,保证了齿轮的正常转动。
8.优选的,所述顶板底部的中部和侧面支撑板靠近端面支撑板一侧的中部皆设置有成型挡板,且成型挡板的的一侧皆设置有防粘黏纹路,通过设置有防粘黏纹路提高脱模效率。
9.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支撑垫片,且支撑垫片的底部皆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设置有支撑垫片为装置提供支撑并防止装置滑动。
10.优选的,所述齿条和齿轮的外侧皆涂有润滑油脂,通过设置有润滑油脂,提高了传动效率。
11.优选的,所述滑块为l型结构,且滑块的底部与滑槽互相适配,通过设置有滑块保证了侧面支撑板的正常位移。
12.优选的,所述端面支撑板两侧的底部皆设置有与弹簧b互相适配的内凹槽,通过设置有内凹槽,从而能够将弹簧b进行收纳。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混凝土柱快速成型装置;
14.通过采用连动的结构,使得电动气缸提供驱动力,通过连接杆的传动带动齿条啮合的齿轮转动,进而通过钢丝绳带动侧面支撑板位移,通过设置有侧面支撑板、连接板、套杆、弹簧a和弹簧b之间的互相配合,从而能实现两个阶段的传动功能,第一阶段使得侧面支撑板水平位移并与端面支撑板的两侧贴合,从而形成封闭的腔体,第二阶段使得弹簧a产生反弹力挤压侧面支撑板,从而保持侧面支撑板和端面支撑板之间的结构稳定,进而当脱模时,可以实现两侧打开脱模的功能,方便提高成型和脱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剖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侧面支撑板处结构立体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支撑块处结构立体剖视图。
20.图中:1、安装底座;2、端面支撑板;3、滑槽;4、滑块;5、钢丝绳;6、支撑块;7、连接杆;8、齿条;9、滑杆;10、侧面支撑板;11、连接板;12、套杆;13、连接扣;14、弹簧a;15、凹槽;16、弹簧b;17、齿轮;18、安装轴;19、绳轮;20、顶板;21、电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混凝土柱快速成型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和电动气缸21,安装底座1顶部中部的两端对称设置有端面支撑板2,端面支撑板2两侧的顶部皆设置有支撑块6,支撑块6的顶部皆设置有滑杆9,电动气缸21的底部设置有顶板20,顶板20底部的中部和侧面支撑板10靠近端面支撑板2一侧的中部皆设置有成型挡板,且成型挡板的的一侧皆设置有防粘黏纹路,通过设置有防粘黏纹路提高脱模效率,顶板20两端的两侧皆设置有与滑杆9互相适配的套环,顶板20两端底部的中部皆设置有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两侧皆设置有齿条8,端面支撑板2的中部对称设置有两组安装轴18,安装轴18的外侧设置有齿轮17,两组齿条8与两组齿轮17互相啮合,齿轮17的内侧与安装轴18之间设置有轴承,通过设置有轴承,保证了齿轮17的正常转动,齿轮17的正面一端设置有绳轮19,绳轮19的外侧缠绕设置有钢丝绳5,安装底座1顶部两侧的两端皆设置有滑槽3,滑槽3内部皆设置
有滑块4,滑块4为l型结构,且滑块4的底部与滑槽3互相适配,通过设置有滑块4保证了侧面支撑板10的正常位移,两组滑块4的顶部共同设置有侧面支撑板10,侧面支撑板10靠近端面支撑板2一侧的边缘位置处皆设置有与端面支撑板2互相适配的密封圈,通过设置有密封圈,提高端面支撑板2和侧面支撑板10之间的密封性,侧面支撑板10远离端面支撑板2的一侧对称设置有套杆12,套杆12的外侧套设有连接板11,套杆12外侧位于连接板11和侧面支撑板10之间的位置处套设有弹簧a14,连接板11两端的中部皆设置有连接扣13,钢丝绳5的另一端与连接扣13互相连接,侧面支撑板10靠近端面支撑板2一侧的两端皆设置有凹槽15,凹槽15的内部设置有与端面支撑板2互相连接的弹簧b16,安装底座1底部的四角处皆设置有支撑垫片,且支撑垫片的底部皆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设置有支撑垫片为装置提供支撑并防止装置滑动,端面支撑板2两侧的底部皆设置有与弹簧b16互相适配的内凹槽,通过设置有内凹槽,从而能够将弹簧b16进行收纳。
23.装置中的电动气缸21为现有技术,其组成结构和连接方式与现有装置完全相同。
24.工作原理:该装置通过外接电源为电动气缸21提供电力,当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打开电动气缸21,带动顶板20向下位移,通过顶板20带动连接杆7所连接的齿条8向下位移,从而使得齿轮17转动,通过齿轮17的转动从而带动绳轮19转动将钢丝绳5进行收卷,通过钢丝绳5带动111位移,此时痛殴连接板11挤压弹簧a14产生反弹力,从而使得侧面支撑板10向端面支撑板2的中心靠拢,进而通过侧面支撑板10带动滑块4在滑槽3的内部滑动同时压缩弹簧b16,且弹簧b16的弹性系数小于弹簧a14的弹性系数,当侧面支撑板10与端面支撑板2贴合时,此时完成第一阶段的结构组装,停止电动气缸21继续下降,进而向端面支撑板2和侧面支撑板10形成的腔体内部注入混凝土砂浆,当注入完毕时,此时进一步的打开电动气缸21推动顶板20继续向下位移,此时因为侧面支撑板10与端面支撑板2已经定位,从而通过钢丝绳5拉动连接板11位移并压缩弹簧a14进行收缩,此时弹簧a14产生的反弹力会进一步的挤压侧面支撑板10,使得侧面支撑板10与端面支撑板2紧密贴合,保持二者之间的结构稳定性,随着顶板20的向下位移,从而通过顶板20挤压混凝土的顶部,从而使得内部的混凝土块快速成型,当完成成型时,此时通过电动气缸21向上位移,从而带动各个零部件反向位移,此时在弹簧a14反弹力的作用下,使得连接板11复位,进一步的当弹簧a14不在有反弹力时,通过弹簧b16的反弹力从而推动侧面支撑板10向端面支撑板2的两侧位移,从而打开模具结构,方便操作人员拿取成型混凝土块,从而实现了快速成型和脱模的功能。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
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