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19683发布日期:2023-01-04 05:0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板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冷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冷库是制冷设备的一种,冷库是指用人工手段,创造与室外温度或湿度不同的环境,也是对食品、液板、化工、医药、疫苗、科学试验等物品的恒温恒湿贮藏设备,冷库与冰箱相比较,制冷面积更大,且有共同的制冷原理。
3.专利公开号为cn211572131u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复合板装配式安装构造,大多冷库墙板安装结构和冷库墙顶之间通过内嵌式的方式进行安装,所搭接的冷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物板贮存所满足的条件。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金属复合板与阴角圆弧铝条通过抽芯铝铆钉固定,抽芯铝铆钉与金属复合板的稳固程度影响金属复合板与阴角圆弧铝条之间的密封性,在一些震动频次较多的地段,抽芯铝铆钉容易在震动作用下发生松动,影响金属复合板与阴角圆弧铝条连接的紧密性,进而影响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冷库墙板安装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墙板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墙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和圆弧型材,所述第一墙板、所述第二墙板和所述圆弧型材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墙板靠近所述第二墙板一端呈45
°
倾斜,所述第二墙板靠近所述第一墙板一端呈45
°
倾斜,所述第一墙板一端与所述第二墙板一端连接形成l型墙板,所述圆弧型材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在所述l型墙板阴角处,所述圆弧型材一侧弧面与所述第一墙板抵接,所述圆弧型材远离所述第一墙板一侧弧面与所述第二墙板抵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固定装置将两个墙板与圆弧型材一起连接,在保证方便的同时提高了圆弧型材与墙板之间的物理连接强度。
9.可选的,所述l型墙板阳角处设置有折弯件,所述折弯件与所述l型墙板阳角铆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折弯件可实现对两个墙板之间连接进一步加固的作用。
11.可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板、夹线爪、上球型压接管和紧固件,所述限位板中部开设通孔,所述夹线爪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弧型材弧面中部,所述上球型压接管包括锥状端和球状端,所述锥状端透过通孔与所述第一墙板以及所述第二墙板连接,所述球状端与所述夹线爪卡接,所述限位板一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墙板上,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第一墙板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墙板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板、夹线爪、上球型压接管和紧固件,不仅提高了连接可靠性、不易脱落,同时操作简易、有利于节约人工成本,另外,安装后的装
饰板在阴阳角处的连接美观精致,安装过程无需胶黏剂,符合环保要求,避免了装修现场脏乱的情况。
13.可选的,所述上球型压接管中部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翅片,所述翅片与所述上球型压接管铰接,所述翅片与所述上球型压接管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之间对应翅片的位置处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形状与所述翅片的形状相同,所述插槽与所述翅片卡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装置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翅片、和插槽,进一步提升了墙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之间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锥状端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墙板上开设挡块,可起到限位作用,限制上球型压接管的移动,使翅片与插槽能更好地实现卡接,进一步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第一墙板斜边开设有半螺纹孔,所述第二墙板斜边开设有半螺纹孔,所述第一墙板斜边开设的半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墙板斜边开设的半螺纹孔对接形成螺纹孔,所述固定装置包括限位板、夹线爪、上球型压接管和紧固件,所述限位板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上球型压接管包括柱状端和球状端,所述上球型压接管中部开设有螺纹,所述柱状端透过限位板中部的通孔与限位板、螺纹孔以及折弯件螺纹连接,所述球状端与所述夹线爪卡接,所述限位板一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一墙板上,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第一墙板端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墙板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将限位板、两个墙板与圆弧型材一起连接,增强了墙板阴阳角处圆弧型材的连接强度,圆弧型材与墙面贴合度更高。
19.可选的,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二墙板连接处填充有聚氨酯发泡剂。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发泡剂具有前发泡、高膨胀、收缩小等优点,且泡沫的强度良好、粘接力高固化后的泡沫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 可适用于密封堵漏﹑填空补缝﹑固定粘结,保温隔音。
21.可选的,所述圆弧型材为圆弧铝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圆弧型材采用铝合金材质,增大了自身的强度,不易损坏。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所述墙板安装结构满足现有冷库的安装要求,通过固定装置使墙板阴阳角处和圆弧型材的连接更为紧密,单人单向操作,使用便捷,连接稳固;
25.2.所述圆弧型材避免墙板之间出现尖锐、突兀的连接,使冷库的整体更为美观;增加墙板之间的紧密性,且便于打扫,减少灰尘积累。
26.3.所述墙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剂现场填充,保证冷库的密闭要求,也能起到更好的环保、隔热、吸音等作用。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主要展示本技术实施例1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主要展示本技术实施例2中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墙板;2、第二墙板;3、l型墙板;4、圆弧型材;5、固定装置;6、限位板;7、夹线爪;8、上球型压接管;9、紧固件;10、折弯件;11、通孔;12、锥状端;13、球状端;14、弹性件;15、翅片;16、插槽;17、挡块;18、柱状端;19、螺纹孔;20、聚氨酯发泡剂。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墙板安装结构。
34.实施例1
35.参照图1,一种墙板安装结构。该墙板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和圆弧型材4。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和圆弧型材4之间通过固定装置5连接,第一墙板1靠近第二墙板2的一端呈45
°
倾斜,第二墙板2靠近第一墙板1的一端呈45
°
倾斜。第一墙板1倾斜端和第二墙板2倾斜端固定连接形成l型墙板3,圆弧型材4通过固定装置5固定连接在l型墙板3的阴角处。
36.进一步地,l型墙板3的阳角处连接有折弯件10,折弯件10为彩板折弯件10,折弯件10通过铆钉铆接在l型墙板3阳角处。
37.参照图1和图2,固定装置5包括限位板6、夹线爪7、上球型压接管8和紧固件9。限位板6为开口u型结构,中部开设有通孔11,上球型压接管8一端为锥状端12,另一端为球状端13,上球型压接管8的锥状端12透过通孔11与l型墙板3连接,夹线爪7粘结在圆弧型材4弧形面的中部,上球型压接管8的球状端13与夹线爪7中部卡接,限位板6的一端通过紧固件9固定在第一墙板1上,限位板6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9固定在第二墙板2上,本实施例中紧固件9为螺钉,圆弧型材4弧面一端与第一墙板1抵接,圆弧型材4弧面另一端与第二墙板2抵接。
38.进一步地,上球型压接管8中部两侧设置有对称的翅片15,翅片15与上球型压接管8铰接,翅片15与上球型压接管8之间设有弹性件14,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4为弹簧,翅片15受力后可通过弹性件14在一定范围内活动,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上对应翅片15的位置处设有插槽16,插槽16的形状与翅片15的形状相同,插槽16与翅片15卡接。
39.进一步地,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之间设置有挡块17,挡块17与上球型压接管8的锥状端12抵接,挡块17与上球型压接管8的锥状端12抵接时,翅片15与插槽16也刚好地实现卡接,可使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固,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间喷涂有聚氨酯发泡剂20,可起到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冷库墙板安装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准备好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先对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进行对比,确保第一墙板1的尺寸与第二墙板2能通过固定装置5完整搭接在一起,现场安装时先在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之间喷涂聚氨酯发泡剂20,准备好u型限位板6和上球型压接管8,将上球型压接管8的锥状端12穿过限位板6上的通孔11将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固定连接,上球型压接管8中部两侧的翅片15一侧与第一墙板1上的插槽16卡接,另一侧与第二墙板2上的插槽16卡接,上球型压接管8的锥头刚好与挡块17抵接,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固定完成后,调整u型限位板6的位置,通过紧固件9将限位板6两侧分别固定在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上,然后,将夹线爪7与上球型压接管8的球
状端13卡接,调整圆弧型材4的位置,使其弧面两端分别于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抵接,最后通过铆钉将折弯件10两端分别铆接在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上,达到进一步加固的效果。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装置5的结构不同。参照图3和图4,第一墙板1斜边开设有半螺纹孔,第二墙板2斜边开设有半螺纹孔,两个半螺纹孔可以对接形成一个新的螺纹孔19,固定装置5包括限位板6、夹线爪7、上球型压接管8和紧固件9,限位板6为开口u型结构,中部开设有通孔11,上球型压接管8一端为柱状端18,另一端为球状端13,上球型压接管8中部开设有螺纹,上球型压接管8的柱状端18透过限位板6中部的通孔11与限位板6、螺纹孔19以及折弯件10螺纹连接,上球型压接管8的球状端13与夹线爪7卡接,限位板6的一端通过紧固件9固定在第一墙板1上,限位板6的另一端通过紧固件9固定在第二墙板2上,本实施例中紧固件9为螺钉,圆弧型材4弧面一端与第一墙板1抵接,圆弧型材4弧面另一端与第二墙板2抵接。
43.本技术实施例实施原理为:首先准备好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先对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进行对比,确保第一墙板1的尺寸与第二墙板2能通过固定装置5完整搭接在一起,现场安装时先在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之间喷涂聚氨酯发泡剂20,准备好u型限位板6和上球型压接管8,将上球型压接管8的柱状端18穿过限位板6上的通孔11将上球型压接管8和限位板6螺纹连接,其次将上球型压接管8的柱状端18通过螺纹孔19将上球型压接管8与第一墙板1以及第二墙板2螺纹连接,再调整折弯件10的位置,使上球型压接管8的柱状端18与折弯件10中部螺纹连接,连接完成后通过铆钉将折弯件10两端分别铆接在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上,达到进一步加固的效果,最后调整u型限位板6的位置,通过紧固件9将u型板两侧分别固定在第一墙板1与第二墙板2上,然后将夹线爪7与上球型压接管8的球状端13卡接,调整圆弧型材4的位置,使其弧面两端分别于第一墙板1和第二墙板2抵接。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