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内钢筋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0890发布日期:2022-11-23 01:3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内钢筋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内钢筋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2.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筋连接复杂,钢板把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分为两片相对独立的混凝土,为避免钢板与混凝土开裂,《组合结构设计规范》规定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分布钢筋及拉结钢筋与钢板间应有可靠连接。
3.而现阶段水平拉结钢筋往往通过在钢板上设置套筒或在钢板开洞,而这两种方式施工人员在现场由于非常困难且严重影响施工速度往往非常抗拒,并且,由于钢板剪力墙中钢板位于剪力墙中间,将混凝土分成两侧,一般钢板设置栓钉加强与混凝土协同受力,但水平拉结筋被钢板打断,有可能会导致栓钉界面开裂。
4.综上,目前亟需一种能实现水平钢筋和钢板剪力墙可靠连接的构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内钢筋连接构造,采用本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和水平拉结筋,将剪力墙内的钢筋和钢板形成可靠连接,且便于现场施工,并加快了施工速度。
6.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内钢筋连接构造,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剪力墙包括位于中间的钢板和钢板两侧的混凝土,所述钢板两侧均设有若干连接件;所述混凝土内设有内层钢筋网和外层钢筋网,每个所述连接件均和内层钢筋网连接,且连接位置处均连接有水平拉结筋,所述水平拉结筋一端和所述连接件连接,另一端和外层钢筋网连接。
8.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筋连接复杂,施工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满足规范对水平钢筋与钢板剪力墙可靠连接要求又实现现场施工简单的目的,研制了一种便于现场施工的水平钢筋与钢板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具体方案中,在钢板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若干连接件,连接件两端分别连接于钢板和内层钢筋网,在混凝土内的内层钢筋网设置于靠近钢板位置,外层钢筋网设置于混凝土中远离钢板的位置;在外层钢筋网和内层钢筋网之间还设有若干水平拉结筋,水平拉结筋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外层钢筋网和内层钢筋网,此时通过连接件和水平拉结筋的依次对拉,从而使钢板和混凝土内的钢筋层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的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在钢板上设置套筒或在钢板开洞等施工困难的问题,本方案通过现场施工的水平钢筋与钢板剪力墙的可靠连接的构造,现场施工简单,从而加快施工速度。
9.进一步优化,若干所述连接件在钢板侧面呈矩阵分布,所述内层钢筋网和外层钢筋网均包括有若干竖向钢筋和若干水平钢筋,任意一列若干所述连接件处设有内层钢筋网中的一根竖向钢筋,任意一排若干所述连接件处设有内层钢筋网中的一根水平钢筋;任意
一列若干所述水平拉结筋的另一端依次和外层钢筋网中的一根竖向钢筋连接;用于在混凝土内形成稳定的钢筋层。
10.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件带有半圆形端部,所述半圆形端部朝水平方向弯曲,所述半圆形端部内用于放入所述竖向钢筋或水平钢筋;便于竖向钢筋的安装与固定。
11.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件为竖向耳板,所述竖向耳板一侧紧贴固定所述竖向钢筋;便于竖向钢筋的安装与固定。
12.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件为水平耳板,所述水平耳板一侧紧贴固定所述水平钢筋;便于水平钢筋的安装与固定。
13.进一步优化,所述水平拉结筋的两端均带有u型段,所述水平拉结筋一端的u型段内用于放入所述内层钢筋网的竖向钢筋,所述水平拉结筋另一端的u型段内用于放入所述外层钢筋网的竖向钢筋;用于实现水平拉结筋的对拉和固定。
14.进一步优化,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设有栓钉,所述栓钉和钢板焊接,每个所述栓钉处均设有一个水平拉结筋;其中水平拉结筋的数量多于连接件的数量,多于的水平拉结筋设置于栓钉的位置处,上下两端均连接在竖向钢筋上。
15.进一步优化,所述水平拉结筋和所述连接件相互搭接;其中水平拉结筋的u型段的弯曲半径和连接件半圆形端部的弯曲半径相同,且两者弯曲部分依次紧贴搭接,便于绑扎固定。
16.进一步优化,所述水平拉结筋和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竖向钢筋和水平钢筋之间均通过细丝绑扎钢筋连接。
17.进一步优化,所述连接件和所述钢板焊接。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内钢筋连接构造,采用本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和水平拉结筋,将剪力墙内的钢筋和钢板形成可靠连接,且便于现场施工,并加快了施工速度。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带有半圆形端部的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面图a-a;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带有半圆形端部的局部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为竖向耳板时的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面图b-b;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为竖向耳板的局部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为水平耳板时的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截面图c-c;
29.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件为水平耳板的局部示意图。
3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31.1-钢板,2-连接件,3-竖向钢筋,4-水平钢筋,5-栓钉,6-细丝绑扎钢筋,7-水平拉
结筋。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3.实施例1
34.本实施例1提供一种钢板1混凝土剪力墙,如图1-图9所示,包括若干连接件2;所述剪力墙包括位于中间的钢板1和钢板1两侧的混凝土,所述钢板1两侧均设有若干连接件2;所述混凝土内设有内层钢筋网和外层钢筋网,每个所述连接件2均和内层钢筋网连接,且连接位置处均连接有水平拉结筋7,所述水平拉结筋7一端和所述连接件2连接,另一端和外层钢筋网连接。
35.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钢板1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筋连接复杂,施工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为满足规范对水平钢筋4与钢板1剪力墙可靠连接要求又实现现场施工简单的目的,研制了一种便于现场施工的水平钢筋4与钢板1剪力墙的连接构造,具体方案中,在钢板1的两侧位置均设置有若干连接件2,连接件2两端分别连接于钢板1和内层钢筋网,在混凝土内的内层钢筋网设置于靠近钢板1位置,外层钢筋网设置于混凝土中远离钢板1的位置;在外层钢筋网和内层钢筋网之间还设有若干水平拉结筋7,水平拉结筋7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外层钢筋网和内层钢筋网,此时通过连接件2和水平拉结筋7的依次对拉,从而使钢板1和混凝土内的钢筋层之间形成稳定可靠的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在钢板1上设置套筒或在钢板1开洞等施工困难的问题,上述方案中,连接件2还可以起到栓钉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钢板1和混凝土支架内的连接,并通过现场施工的钢筋与钢板1剪力墙的可靠连接的构造,现场施工简单,从而加快施工速度;另外,由于现有技术中,钢结构部分通常是在工厂焊接好后运到现场安装或焊接,而本方案中,连接件2及所需焊接的钢筋都可以在工厂预先焊接好,从而能减少现场施工工作量。
36.作为一种在混凝土内形成稳定的钢筋层的具体实施方式,设置为:若干所述连接件2在钢板1侧面呈矩阵分布,所述内层钢筋网和外层钢筋网均包括有若干竖向钢筋3和若干水平钢筋4,任意一列若干所述连接件2处设有内层钢筋网中的一根竖向钢筋3,任意一排若干所述连接件2处设有内层钢筋网中的一根水平钢筋4;任意一列若干所述水平拉结筋7的另一端依次和外层钢筋网中的一根竖向钢筋3连接;
37.请参阅图1和图2,可以理解的是,内层钢筋网和外层钢筋网均包括有若干竖向设置的竖向钢筋3和若干水平设置的水平钢筋4,其中若干连接件2呈矩阵分布,即分别带有沿竖向钢筋3设置的若干列,以及沿水平钢筋4设置的若干排,在每列连接件2上均设有一根竖向钢筋3,当竖向钢筋3和连接件2连接时,竖向钢筋3依次和一列中的每个连接件2连接,而每排连接件2上的水平钢筋4则搭接在竖向钢筋3上;而当水平钢筋4和连接件2连接时,则水平钢筋4依次和一排中的每个连接件2连接,而每列连接件2上的竖向钢筋3则搭接在水平钢筋4上;另外,若干水平拉结筋7也呈矩阵分布,其一端连接于内层钢筋网的竖向钢筋3上,另一端则连接于外层钢筋网的竖向钢筋3上,从而实现对拉。
38.作为一种实现水平拉结筋7的对拉和固定的具体实施方式,设置为:所述水平拉结
筋7的两端均带有u型段,所述水平拉结筋7一端的u型段内用于放入所述内层钢筋网的竖向钢筋3,所述水平拉结筋7另一端的u型段内用于放入所述外层钢筋网的竖向钢筋3;本实施例中,在水平拉结筋7的两端位置上均带有u型段,水平拉结筋7一端,即下端的u型段朝上弯曲,而水平拉结筋7另一端,即上端的u型段朝下弯曲,此时便可分别勾出内层钢筋网中的竖向钢筋3,以及外层钢筋网中的竖向钢筋3。
39.作为一种冗余方案,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2之间设有栓钉5,所述栓钉5和钢板1焊接,每个所述栓钉5处均设有一个水平拉结筋7;其中水平拉结筋7的数量多于连接件2的数量,多于的水平拉结筋7设置于栓钉5的位置处,上下两端均连接在竖向钢筋3上。
40.作为一种冗余方案,所述水平拉结筋7和所述连接件2相互搭接;其中水平拉结筋7的u型段的弯曲半径和连接件2半圆形端部的弯曲半径相同,且两者弯曲部分依次紧贴搭接,便于绑扎固定。
41.作为一种冗余方案,所述水平拉结筋7和所述连接件2之间、所述竖向钢筋3和水平钢筋4之间均通过细丝绑扎钢筋6连接。
42.作为一种冗余方案,所述连接件2和所述钢板1焊接。
43.实施例2
44.本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一种便于竖向钢筋3的安装与固定的具体实施方式,设置为:所述连接件2带有半圆形端部,所述半圆形端部朝水平方向弯曲,所述半圆形端部内用于放入所述竖向钢筋3或水平钢筋4;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类似于l型的连接件2,其端部为半圆形端部,半圆形端部朝钢板1的方向弯曲,此时便可将竖向钢筋3或水平钢筋4放入到半圆形端部内,实现快速安装和连接稳定,随后将通过细丝绑扎钢筋6绑扎拉紧。
45.实施例3
46.本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4至图6所示,作为一种便于竖向钢筋3的安装与固定的具体实施方式,设置为:所述连接件2为竖向耳板,所述竖向耳板一侧紧贴固定所述竖向钢筋3;为便于竖向钢筋3的连接,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设置呈竖向耳板,竖向耳板的正面正对竖向钢筋3,此时竖向钢筋3在工厂中焊接于耳板一侧,实现竖向钢筋3和竖向耳板的固定。
47.实施例4
48.本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如图7至图9所示,作为一种便于水平钢筋4的安装与固定的具体实施方式,设置为:所述连接件2为水平耳板,所述水平耳板一侧紧贴固定所述水平钢筋4;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设置呈水平耳板,水平耳板的正面正对水平钢筋4,此时水平钢筋4与水平耳板一侧交界部位在工厂中焊接,实现水平钢筋4和水平耳板的固定。
4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