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2844发布日期:2022-12-14 05:49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厕排污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生态厕所利用率最多的是微生物菌种分解粪便的厕所,它利用其生长繁殖活动对粪便中可利用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进行生物降解并转化为菌体生物量,竞争性的抑制并杀死粪便中的病原性微生物,吸附、降解、转化粪便中产生的臭味物质,实现了粪便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能达到零排放的功能,对环境完全不造成任何污染。现有技术中对公厕废污处理,尤其是粪便和尿液的处理。往往是混合后统一处理的,这样就需要更大的承料池来承接和集中处理,操作难度远大于分类后分别处理的操作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
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公厕中包括厕所间和小便间,公厕外部设有设备电控间、废液处理装置,若干个厕所间之间均设有废液输送管连接,废液输送管的末端连接在小便间底部的集液池处,所述集液池向上设有提升泵管,提升泵管中的废液流至废液处理装置中处理;
5.所述厕所间的内部都配备有蹲坑,所述蹲坑的后端向下设有粪便接收器,所述粪便接收器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凹槽、并通过电机驱动,每当前一个人使用完厕所间后,电机会驱动粪便接收器翻转至另一个凹槽面,以达到下粪的效果,所述粪便接收器下方一侧设有用于清洗凹槽的清洁组件,冲洗凹槽的废液通过集液槽进入废液输送管、最后输送至集液池,所述蹲坑的前端向下设有下尿管,下尿管回收的尿液也沿着集液槽进入废液输送管、最后输送至集液池;
6.所述厕所间的底部设有生物降解初沉淀池,所述生物降解初沉淀池内设有翻扒搅拌结构,所述翻扒搅拌结构由电机和翻扒搅拌轴组成,所述生物降解初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恒温加热装置;
7.小便间内设有蹲坑和小便池,小便间的尿液直流至集液池,所述集液池朝外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消毒箱相连;
8.所述集液池内的液体通过废液处理装置处理后从出水接口排出。
9.进一步的,所述厕所间和小便间上都设有排风窗,帮助厕所间和小便间的异味尽快散去。
10.进一步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与自来水接口连接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管道增压泵,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前端设有清洗喷头,设置清洁组件方便粪便接收器在凹槽转
向后,将凹槽上的粪便和其他废污去除。
11.进一步的,所述生物降解初沉淀池向外设有排气管,便于生物降解初沉淀池的异味被排除。
12.进一步的,所述集液池内的废液利用增压泵从提升泵管抽出,并经管道流至废液处理装置,所述废液处理装置包括过滤箱、氧化箱和消毒箱,所述消毒箱内接有消毒器向下延伸的消毒释放头,经过消毒后的液体通过出水接口排出,将废液通过过滤、氧化、消毒后重新投入利用。
13.进一步的,所述粪便接收器上设有三个凹槽,每个凹槽的敞口为120
°

14.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厕所间和小便间,将尿液和粪便先进行分类,再在厕所间的蹲坑中设置下尿管和粪便接收器,令尿液和粪便进行分类,从而令粪便单独在从厕所间的生物降解初沉淀池中通过与填料的混搅以及恒温加热装置的恒温,保持微生物种群呈现平衡状态;通过将尿液集中送至集液池,并通过废液处理装置进行集中处理,从而便于废液重新利用,设置的恒温加热装置能够保证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生长的温度环境;翻扒搅拌结构持续翻扒处理箱内填料,保证粪便与填料充分混合便于微生物菌群吸收分解。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厕的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厕所间和小便间之间的结构连接图。
20.图4为厕所间的正视结构放大图。
21.图5为厕所间的侧视结构放大图。
22.图6为废液处理装置与集液池之间的连接放大图。
23.图中:1-厕所,2-小便间, 3-设备电控间, 4-废液处理装置,5-废液输送管,6-提升泵管,7-蹲坑,8-小便池,9-排风窗;
24.10-生物降解初沉淀池,11-粪便接收器,12-电机,13-清洗组件,14-下尿管,15-集液槽,16-翻扒搅拌结构,17-恒温加热装置,19-排气管;20-集液池,21-增压泵,22-溢流管;41-过滤箱,42-氧化箱,43-消毒箱,44-消毒器,45-消毒释放头,46-出水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公厕中包括厕所间1和小便间2,公厕外部设有设备电控间3、废液处
理装置4,若干个厕所间1之间均设有废液输送管5连接,废液输送管5的末端连接在小便间2底部的集液池20处,集液池20向上设有提升泵管6,提升泵管6中的废液流至废液处理装置4中处理;厕所间1的内部都配备有蹲坑7,蹲坑7的后端向下设有粪便接收器11,粪便接收器11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凹槽、并通过电机12驱动,每当前一个人使用完厕所间1后,电机12会驱动接收器11翻转至另一个凹槽面,以达到下粪的效果,粪便接收器11下方一侧设有用于清洗凹槽的清洁组件13,冲洗凹槽的废液通过集液槽15进入废液输送管5、最后输送至集液池20,蹲坑7的前端向下设有下尿管14,下尿管14回收的尿液也沿着集液槽15进入废液输送管5、最后输送至集液池20;厕所间1的底部设有生物降解初沉淀池10,生物降解初沉淀池10内设有翻扒搅拌结构16,翻扒搅拌结构16由电机和翻扒搅拌轴组成,生物降解初沉淀池10的底部设有恒温加热装置17;小便间2内设有蹲坑7和小便池8,小便间2的尿液直流至集液池20,集液池20朝外设有溢流管22,溢流管22与消毒箱43相连;集液池20内的液体通过废液处理装置4处理后从出水接口46排出,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厕废污处理体系,在厕所1和小便间2上都设有排风窗9和生物降解初沉淀池10向外设有排气管19,从而降低公厕中内部的异味,清洁组件13包括与自来水接口连接的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管道增压泵,进水管的进水前端设有清洗喷头,利用清洗喷头出的水将粪便等废污清洗,令凹槽再循环使用的过程中还是保持干净的状态,提高下一次人员使用是的干净卫生程度;集液池20内的废液利用增压泵21从提升泵管6抽出,并经管道流至废液处理装置4,废液处理装置4包括过滤箱41、氧化箱42和消毒箱43,消毒箱43内接有消毒器44向下延伸的消毒释放头45,经过消毒后的液体通过出水接口46排出,令尿液等废液通过过滤。氧化消毒后重新回收利用,降低了资源损耗,粪便接收器11上设有三个凹槽,每个凹槽的敞口为120
°
,通过优选这种结构的粪便接收器,设置三个凹槽从而可以方便清洗喷头的出水方向为水平设置,是比较符合安装规格的。
27.本实用新型一种公厕废污无害化处理装置的工作原理:
28.当公厕在使用后,有两种情况,情况一:在小便间小便,因为小便间中设有蹲坑和小便池,分别给女性和男性使用,小便件中只限定小便的行为,因此,只会产生尿液,尿液直流至小便间下方的集液池中;
29.情况二:在厕所间,因为厕所间只设有蹲坑,但是蹲坑的前端向下设有下尿管、后端向下设有粪便接收器,因此在厕所间中既可以大便也可以小便,所排出的尿液路线为:进入下尿管-进入集液槽-进入废液输送管-进入小便间下方的集液池;所排出的大便掉落在粪便接收器上,由于粪便接收器至少设有两个凹槽,方便囤积粪便,并帮助粪便倾倒,再加上通过电机带动粪便接收器转动,因此每当上一个人拉完大便后,粪便接收器便会在电机的带动下反转一个角度,令另一个凹槽对准蹲坑的坑位,在这里,我们优选凹槽为3个,即120
ꢀ°
一个、环绕一周,当有人上完厕所后粪便接收器旋转 120
ꢀ°
,其中粪便接收器的旋转通过设变电控间进行编程控制,将粪便反转并投入生物降解初沉淀池,生物降解初沉淀池设有填料,也就是说,大便的路线为:进入粪便接收器凹槽-翻转后落至下方的生物降解初沉淀池,在生物降解初沉淀池中,通过翻扒搅拌结构和恒温加热装置对粪便进行降解,翻扒搅拌结构中,利用电机驱动翻扒搅拌轴,将粪便搅拌均匀,并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恒温加热装置促进粪便中的微生物发酵,恒温加热装置保证微生物菌群始终处于一个适宜生长的温度环境;翻扒搅拌结构持续翻扒生物降解初沉淀池内填料,保证粪便与填料充分混合便于微生物菌群吸收分解;并且朝外设有排气管,将发酵中多余的气体向公厕外部排出;在厕
所间小便的排出路径和小便池中的排出路径基本相似,即都从蹲坑的下尿管排出,但由于在大便过程中蹲坑中的粪便接收器上面可能存留粪便或者其他废污,因此会通过清洗组件进行喷水清洗,清洗后的废液结合着尿液从集液槽进入废液输送管,再进入小便间的集液池内;
30.经过这两种情况,除了粪便遗留在生物降解初沉淀池中,其余多余的废液、尿液均流至集液池中集中处理,集液池中设有隔渣、初沉、生化等功能,同时为了防止集液池中的废液过多,因此集液池朝外引出溢流管,上层废液通过溢流管接至消毒箱中,下层的废液通过增压泵提升至提升泵管,再流至废液处理装置中处理,经由废液处理装置的过滤箱、氧化箱、消毒箱消毒后,从出水接口回收,实现废物无害化处理。
3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