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0063发布日期:2022-12-28 03:2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减震领域,具体是一种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由于砌块填充墙框架结构具有工艺成熟,布置灵活,成本较低等优点,在中低层建筑结构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结构形式包括混凝土框架柱、框架梁、板以及砌块填充墙,填充墙置于框架柱之间,框架梁、板之下。当前规范规定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其中,刚性连接由于施工方便、简单,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广,但在大量的震害调查中发现,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刚性连接极易使其发生脆性破坏,轻则墙体变形、开裂,重则墙体倒塌,导致框架结构内力增大,致使柱端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影响结构整体安全。柔性连接可以减弱填充墙与框架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减少结构所受地震力。《砌块填充墙构造详图》(10sg64-2)提出了两种柔性连接方案,方案一为填充墙与框架柱完全脱开;方案二为填充墙与框架柱脱开但有水平拉结筋,留缝部位用塑性材料填充,填充墙底部采用固端连接;但这两种方案易使填充墙在受力时出现平面外失稳而破坏,且施工过程繁琐。
3.所以,目前急需一种柔性连接结构,即能减小或缓解地震过程中填充墙与框架结构之间的受力,同时又能保证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可靠连接,且施工过程方便简单,是解决填充墙在地震中受损过大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柔性连接在地震中易出现平面外稳定不足而受损严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包括填充墙、竖向柔性连接结构、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和框架梁(板),框架梁(板)设置在填充墙上端,填充墙的两侧设置有框架柱;竖向柔性连接结构安装于砌块填充墙与框架柱之间,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安装于填充墙与框架梁(板)之间;所述竖向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竖向金属u型卡槽,竖向金属u型卡槽的侧面内侧设置有竖向橡胶泡沫板限位件,竖向金属u型卡槽与竖向橡胶泡沫板限位件之间安装有竖向橡胶泡沫板;竖向金属u型卡槽、竖向橡胶泡沫板端部均设置有墙体拉结筋槽口,竖向金属u型卡槽、竖向橡胶泡沫板中部均设置有螺栓固定洞口。
6.优选的,所述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包括水平金属u型卡槽,水平金属u型卡槽的侧面顶部设置有水平橡胶泡沫板限位件,水平金属u型卡槽与水平橡胶泡沫板限位件之间安装有水平橡胶泡沫板;水平金属u型卡槽、水平橡胶泡沫板中部均设置有螺栓固定洞口。
7.优选的,填充墙与两侧的框架柱之间沿填充墙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墙体拉结筋,墙体拉结筋卡在墙体拉结筋槽口内。
8.优选的,竖向金属u型卡槽与框架柱之间、水平金属u型卡槽与框架梁(板)之间的缝隙处填充发泡胶或沥青。
9.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通过预留墙体拉结筋,加强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之间的拉结作用,保证砌块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不与混凝土框架结构脱离;同时砌块填充墙位于竖向柔性连接结构的竖向金属u型卡槽内,能显著提升填充墙的平面外稳定性,降低地震过程中填充墙发生平面外破坏的风险。同时柔性连接结构置于填充墙与框架结构之间,其橡胶泡沫板通过变形可减少砌块填充墙在平面内方向的受力,减弱地震过程中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之间的相互作用,降低砌块填充墙平面内的损伤破坏风险。
10.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通过调节固定螺栓,将柔性连接结构固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柱、梁上,省去前期预埋工作,解决预埋件偏差跑位等问题,提高柔性连接结构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提高整体质量。
附图说明
11.附图说明仅用来作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12.图1是竖向柔性连接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实施例1
17.如图1-3所示,一种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免预埋柔性连接结构,包括砌块填充墙010、竖向柔性连接结构011、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012和框架梁(板)009,框架梁(板)009设置在砌块填充墙010上端,填充墙010的两侧设置有框架柱007;竖向柔性连接结构011安装于砌块填充墙010与框架柱007之间,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012安装于砌块填充墙010与框架梁(板)009之间;所述竖向柔性连接结构011包括竖向金属u型卡槽001,竖向金属u型卡槽001的侧面内侧设置有竖向橡胶泡沫板限位件002,竖向金属u型卡槽001与竖向橡胶泡沫板限位件002之间安装有竖向橡胶泡沫板005;竖向金属u型卡槽001、竖向橡胶泡沫板005端部均预留有墙体拉结筋槽口003,竖向金属u型卡槽001、竖向橡胶泡沫板005中部均设置有螺栓固定洞口004。
18.所述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012包括水平金属u型卡槽0011,水平金属u型卡槽0011的侧面顶部设置有水平橡胶泡沫板限位件0021,水平金属u型卡槽0011与水平橡胶泡沫板限位件0021之间安装有水平橡胶泡沫板0051;水平金属u型卡槽0011、水平橡胶泡沫板0051中部均设置有螺栓固定洞口004。
19.砌块填充墙010与两侧的框架柱007之间沿填充墙高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墙体
拉结筋008,墙体拉结筋008卡在墙体拉结筋槽口内003。
20.竖向金属u型卡槽001与框架柱007之间、水平金属u型卡槽0011与框架梁(板)009之间的缝隙处填充发泡胶或沥青013。
21.本实施例以长4m,高3.6m的填充墙与框架结构的柔性连接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具体实施时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一、楼板基层清理,弹出砌块填充墙位置线,同时在框架柱上每间距600mm进行植筋;
23.步骤二、按长度600mm制作竖向和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螺栓固定洞口位于连接结构中部;
24.步骤三、对应柔性连接结构的安装孔洞位置,在框架柱及框架梁上钻孔,并安装调节固定螺栓006,其中螺栓上螺丝位于金属u型卡槽外侧,螺栓外露长度大约30mm;
25.步骤四、安装竖向柔性连接结构,并按排砖进行砌块填充墙的砌筑;
26.步骤五、填充墙砌筑按照图纸要求设置墙体拉结筋,并与墙体植筋进行连接;
27.步骤六、砌筑顶部最后一皮砌块时,同时安装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
28.步骤七、按要求对填充墙进行养护,待墙体变形稳定后将竖向柔性连接结构及水平向柔性连接结构的调节固定螺栓的螺丝拧紧,同时在其余框架结构间隙中填充发泡胶或沥青材料。
29.当遭遇地震时,由于框架结构与填充墙刚度不同,两者变形不协调,填充墙将受到来自框架柱、框架梁的挤压或拉扯,柔性连接结构将以变形来吸收能量,释放约束,减轻填充墙的受力,防治墙体产生大的受力破坏,增强砌体填充墙的稳定性。
30.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中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不同尺寸,不同位置的填充墙做出对应比例变化,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