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00913发布日期:2023-01-03 23:3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再生混凝土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


背景技术:

2.再生混凝土是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再加工,从而对废气混凝土进行回收利用,为了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韧性,需要使用玄武岩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进行改性,需要使用均化系统对玄武岩纤维和再生混凝土进行均化处理。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如专利公开号为cn216266824u,公开了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包括均化罐,所述均化罐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均化罐的下侧固定连通有出料管......;上述专利公开通过高压吹气在进料阶段实现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的预混合,达到提高抗裂再生混凝土的均化效率,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的重量、密度均不相同,故同时进料再用气吹进行预混合的方式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预混合效果,但是预混合效果不佳,导致整体的抗裂再生混凝土均化效果偏差,且气吹的方式易导致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从进料管处反向排出,因此,提出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的重量、密度均不相同,故同时进料再用气吹进行预混合的方式虽然可以达到一定的预混合效果,但是预混合效果不佳,导致整体的抗裂再生混凝土均化效果偏差,且气吹的方式易导致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从进料管处反向排出的问题,而提出的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上侧固定设有混凝土筒体,所述混凝土筒体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纤维筒体,所述罐体的内部位于混凝土筒体和纤维筒体的位置转动设有排料杆,所述排料杆的杆壁位于混凝土筒体内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一螺旋叶,且排料杆的杆壁位于纤维筒体内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二螺旋叶,所述罐体的侧壁固定设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排料杆连接,所述混凝土筒体和纤维筒体的同比均固定套接有进料管,所述混凝土筒体的筒壁下端固定套接有出料管,所述罐体的下端一体设置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固定设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盖。
7.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罐体内部下侧的支撑架,且支撑架的杆壁固定连接有槽板,所述槽板的下端固定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杆壁固定套接有多个搅拌叶。
8.优选的,所述槽板的槽内转动设有分散盘,所述分散盘位于出料管的下方设置,所
述分散盘的上端固定设有多个粉碎刀体,所述双轴电机的上侧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轴端与分散盘的下端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端固定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连通有三通输气管,且三通输气管的两个出气端分别与两个进料管相连通设置。
10.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交错设置分散杆。
11.优选的,两个所述进料管的外侧壁上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通过设有的罐体、混凝土筒体、纤维筒体、排料杆、第一螺旋叶、第二螺旋叶、驱动电机、进料管、出料管、搅拌罐和搅拌机构的相互配合,通过两个进料管可以分别通入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并分别通过混凝土筒体和纤维筒体配合第一螺旋叶和第二螺旋叶的不同进料,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的预混合效果,且进料匀速,不会出现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逸散现象。
14.2、该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通过设有的分散盘和多个粉碎刀体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可以通过离心分散进一步提高分散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离心时的离心力配合粉碎刀体,可以利于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的再粉碎,提高均化效果。
15.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可以根据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进料进行预混合,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的预混合效果,且进料匀速,不会出现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逸散现象,同时还可以进行离心分散并利用离心时的离心力对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的再粉碎,提高均化效果。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18.图中:1、罐体;2、混凝土筒体;3、纤维筒体;4、排料杆;5、第一螺旋叶;6、第二螺旋叶;7、驱动电机;8、进料管;9、出料管;10、搅拌罐;11、排料管;12、支撑架;13、槽板;14、双轴电机;15、搅拌杆;16、搅拌叶;17、分散盘;18、粉碎刀体;19、气泵;20、三通输气管;21、分散杆;22、第二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实施例1:
21.参照图1-2,抗裂再生混凝土基体纤维改性用均化系统,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部上侧固定设有混凝土筒体2,混凝土筒体2的一端一体设置有纤维筒体3,罐体1的内部位于混凝土筒体2和纤维筒体3的位置转动设有排料杆4,排料杆4的杆壁位于混凝土筒体2内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一螺旋叶5,且排料杆4的杆壁位于纤维筒体3内部的位置固定套接有第二螺旋叶6,罐体1的侧壁固定设有驱动电机7,且驱动电机7的输出端与排料杆4连接,混
凝土筒体2和纤维筒体3的同比均固定套接有进料管8,混凝土筒体2的筒壁下端固定套接有出料管9,罐体1的下端一体设置有搅拌罐10,搅拌罐10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搅拌罐10的底部固定设有排料管11,且排料管1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密封盖。
22.搅拌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罐体1内部下侧的支撑架12,且支撑架12的杆壁固定连接有槽板13,槽板13的下端固定设有双轴电机14,双轴电机14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有搅拌杆15,搅拌杆15的杆壁固定套接有多个搅拌叶16,双轴电机14工作,可以使搅拌杆15转动,可以使多个搅拌叶16转动,从而可以对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进行搅拌均化。
23.出料管9的内部固定设有多个交错设置分散杆21,通过分散杆21的出料阻挡,可以进一步提高原料预混合效果。
24.实施例2:
25.槽板13的槽内转动设有分散盘17,分散盘17位于出料管9的下方设置,分散盘17的上端固定设有多个粉碎刀体18,双轴电机14的上侧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轴端与分散盘17的下端固定连接,双轴电机14工作,可以通过转轴带动分散盘17转动,从而可以通过离心力将再生混凝土纤维和玄武岩纤维旋转分散排出,进一步提高预混合效果,且在离心分散时,通过粉碎刀体18转动间接提高均化效果。
26.实施例3:
27.罐体1的上端固定设有气泵19,气泵19的输出端连通有三通输气管20,且三通输气管20的两个出气端分别与两个进料管8相连通设置,气泵19工作,可以将气体通过三通输气管20的两个出气端排出,并通入两个进料管8内部,从而可以将进料管8、混凝土筒体2和纤维筒体3以及罐体1内部残留的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排出,减少原料浪费。
28.两个进料管8的外侧壁上端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密封盖22,通过第二密封盖22,可以防止气泵19吹气时气体从两个进料管8排出。
29.本技术中,使用时,将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分别通过两个进料管8进料,然后启动驱动电机7,可以使排料杆4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一螺旋叶5和第二螺旋叶6转动,第一螺旋叶5和第二螺旋叶6分别将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以不同的速度进行进料,并通过出料管9排出,从而可以使再生混凝土和玄武岩纤维进行进料预混合。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