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90887发布日期:2023-03-17 20:1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防水技术领域,是一种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2.彩钢板建筑已经被广泛用于民用建筑、仓库和展馆等,在上述各种建筑中,一般都有山墙建筑这一功能建筑要素的存在,而山墙与屋面板交接的部位即彩钢板屋顶,是重要的预防漏水的对象,特别是彩钢板屋顶的下端沿处的防水密封。目前,彩钢板屋顶的下端沿防水层结构简单,由于支撑墙体和彩钢板屋顶材料不同,其间存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变形量不同,再加上风吹日晒使防水层结构损坏,防水功能减退,极易出现漏水现象,给屋内设施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彩钢板屋顶的下端沿处极易出现漏水现象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包括前支撑墙体、后支撑墙体、屋顶覆盖板,屋顶覆盖板呈后低前高倾斜安装在前支撑墙体和后支撑墙体上,屋顶覆盖板的下端抵靠在后支撑墙体的顶端中部,屋顶覆盖板下端内壁与后支撑墙体上端面之间形成下端沿间隙,在下端沿间隙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对应的填充块,屋顶覆盖板的内壁、填充块的前端面、后支撑墙体的前侧壁上铺设有网格布,网格布外壁上设有第一防水层;屋顶覆盖板的下部顶面、屋顶覆盖板的下部后侧面、后支撑墙体的顶面、后支撑墙体的后侧面上铺设有第二防水层。
5.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6.上述第一防水层为cps(chemical bonding and physical crosslinking synergism,化学交联和物理卯榫协同)反应粘接型高分子膜基湿铺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层为cps反应粘接型高分子膜基湿铺防水卷材。
7.上述第一防水层为cps节点防水密封膏涂抹形成;第二防水层为cps节点防水密封膏涂抹形成。
8.上述填充块为发泡胶填充形成的填充块。
9.上述网格布为耐碱玻纤网格布。
10.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在屋顶覆盖板和后支撑墙体之间形成的下端沿间隙内设置填充块、网格布、第一防水层,再在屋顶覆盖板下部外壁、后支撑墙体外壁之间设置第二防水层,实现防水的目的,防止了雨雪通过下端沿间隙漏入,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2.附图2为附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3.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前支撑墙体,2为后支撑墙体,3为屋顶覆盖板,4为填充块,5为网格布,6为第一防水层,7为第二防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15.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7.如附图1所示,该一种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包括前支撑墙体1、后支撑墙体2、屋顶覆盖板3,屋顶覆盖板呈后低前高倾斜安装在前支撑墙体和后支撑墙体上,屋顶覆盖板的下端抵靠在后支撑墙体的顶端中部,屋顶覆盖板下端内壁与后支撑墙体上端面之间形成下端沿间隙,在下端沿间隙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对应的填充块4,屋顶覆盖板的内壁、填充块的前端面、后支撑墙体的前侧壁上铺设有网格布5,网格布外壁上设有第一防水层6;屋顶覆盖板的下部顶面、屋顶覆盖板的下部后侧面、后支撑墙体的顶面、后支撑墙体的后侧面上铺设有第二防水层7。这样,通过在屋顶覆盖板和后支撑墙体之间形成的下端沿间隙内设置填充块、网格布、第一防水层,再在屋顶覆盖板下部外壁、后支撑墙体外壁之间设置第二防水层,实现防水的目的,防止了雨雪通过下端沿间隙漏入,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
18.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19.根据需要,上述第一防水层为cps反应粘接型高分子膜基湿铺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层为cps反应粘接型高分子膜基湿铺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可为专利号200910114456.x的与混凝土进行化学交联和物理卯榫协同粘结的防水卷材。cps反应粘接型高分子膜基湿铺防水卷材能跟水泥素浆或现浇混凝土同步反应,通过化学交联和物理卯榫的协同作用牢固地粘接到混凝土上,粘接强度大、粘接牢固耐久,受环境因素影响小,能在混凝土基层上形成一层牢固的界面密封反应层,起到涂料防水和卷材防水的双重功效,防止窜水现象发生,适用于潮湿的混凝土基层上,有效地缩短周期,交叉强力膜材料是特制的45
°
斜向层压的高密度聚乙烯膜,交叉叠压复合多层膜结构,具有高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双向耐撕裂性、高强度和高延展性以及耐老化等性能。cps反应粘接型高分子膜基湿铺防水卷材可以从市场上的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购买获得。
20.根据需要,上述第一防水层为cps节点防水密封膏涂抹形成;第二防水层为cps节点防水密封膏涂抹形成。cps节点防水密封膏可以从市场上的西牛皮防水科技有限公司购买获得。cps节点防水密封膏是一种水性橡胶基复合密封材料,呈膏状,稠度高,易成型。其具有多界面粘接效果与优异的弹性和延伸率,能够有效抵抗基层沉降、开裂产生的应力破坏。
21.根据需要,上述填充块为发泡胶填充形成的填充块。发泡胶容易获得,成本低,操作方便,可以起到填充、密封、粘接的作用。
22.根据需要,上述网格布为耐碱玻纤网格布。耐碱玻纤网格布强度高,粘接型好。
23.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支撑墙体、后支撑墙体、屋顶覆盖板,屋顶覆盖板呈后低前高倾斜安装在前支撑墙体和后支撑墙体上,屋顶覆盖板的下端抵靠在后支撑墙体的顶端中部,屋顶覆盖板下端内壁与后支撑墙体上端面之间形成下端沿间隙,在下端沿间隙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对应的填充块,屋顶覆盖板的内壁、填充块的前端面、后支撑墙体的前侧壁上铺设有网格布,网格布外壁上设有第一防水层;屋顶覆盖板的下部顶面、屋顶覆盖板的下部后侧面、后支撑墙体的顶面、后支撑墙体的后侧面上铺设有第二防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水层为cps反应粘接型高分子膜基湿铺防水卷材;第二防水层为cps反应粘接型高分子膜基湿铺防水卷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水层为cps节点防水密封膏涂抹形成;第二防水层为cps节点防水密封膏涂抹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填充块为发泡胶填充形成的填充块。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其特征在于:网格布为耐碱玻纤网格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顶防水技术领域,是一种屋顶覆盖板下端沿防水构造;其包括前支撑墙体、后支撑墙体、屋顶覆盖板,屋顶覆盖板呈后低前高倾斜安装在前支撑墙体和后支撑墙体上,屋顶覆盖板的下端抵靠在后支撑墙体的顶端中部,屋顶覆盖板下端内壁与后支撑墙体上端面之间形成下端沿间隙,在下端沿间隙内设有与之形状相对应的填充块,屋顶覆盖板的内壁、填充块的前端面、后支撑墙体的前侧壁上铺设有网格布,网格布外壁上设有第一防水卷材层;屋顶覆盖板的下部顶面、屋顶覆盖板的下部后侧面、后支撑墙体的顶面、后支撑墙体的后侧面上铺设有第二防水卷材层。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在屋顶覆盖板和后支撑墙体之间形成的下端沿间隙内设置填充块、网格布、第一防水层,再在屋顶覆盖板下部外壁、后支撑墙体外壁之间设置第二防水层,实现防水的目的,防止了雨雪通过下端沿间隙漏入,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方便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护成本。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杨申 杨梦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乌鲁木齐金雨伞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3/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