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9467发布日期:2023-02-11 00:13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


背景技术:

2.防尘网又叫“防风抑尘网”、“挡风墙”,是一种治理露天料场扬尘污染治理的环保工程。广泛用于散料港口、火电厂的燃料堆场、钢铁企业的原料燃料堆场、化工企业的原料燃料堆场、煤矿的出煤存储场等等。
3.防尘网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实施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开孔率和不同孔形组合挡风抑尘墙,使流通的空气(强风)从外通过墙体时,在墙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无风的效果,从而防止粉尘的飞扬,现有技术中,防尘网在受强风的吹袭下以及其自重的影响下,及易产生卷曲变形,而变形后的防尘网,由于其结构发生变化,无法最大程度的起到抑尘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能够避免抑尘网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卷曲。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包括主抑尘板,所述主抑尘板的互相背离的两侧均连接有副抑尘板,所述副抑尘板与所述主抑尘板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主抑尘板和所述副抑尘板上均设置有抑尘孔,所述副抑尘板远离所述主抑尘板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位于所述主抑尘板两侧的所述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凸起件和固定通孔,所述凸起件和所述固定通孔相对应,所述固定架包括固定杆,所述抑尘装置的两端的所述副抑尘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杆相对应的安装通孔,所述抑尘装置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固定杆进行固定,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有多个所述抑尘装置,多个所述抑尘装置在所述固定杆上由上到下依次排布,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多个卡固装置,所述卡固装置位于两个所述抑尘装置之间。
6.在一些实施例中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包括刮土罩,刮土罩固定连接在农机上,刮土罩罩盖在覆土轮和高压出液管之上,刮土罩的末端倾斜设置并形成刮土板。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刮土罩罩盖在覆土轮和出液管上,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消毒水向外部喷洒造成浪费和污染。另外刮土罩最尾端靠近地面的一部分可以作倾斜设置,使得其具有刮土的作用,可以袋体刮土板使用。
7.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固装置包括卡套,卡套具有一定弹性,卡套套设于固定杆的外周,卡套的一侧开口,卡套上螺接有固定螺杆,固定杆上设置有多个与固定螺杆相对应的固定螺孔,多个固定螺孔沿固定杆的轴向依次排布。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卡套的一侧具有开口,可从开口侧将卡套套在固定杆的外周上,另外卡套具有一定的弹性,故而当卡套套在固定杆上后,将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卡套将紧紧包裹固定杆,上下滑动卡套到合适的位置,旋转螺杆,将螺杆插入到固定螺孔中,从而完成卡套与固定杆之间的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套的两端形成坡口,坡口与副抑尘板相对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卡套两端的的开口与抑尘板相对应,从而使得卡套与抑尘板之间能够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从而避免造成挤压破坏,另一方面也使得抑尘装置与固定杆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9.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杆底端连接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远离固定杆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插稍。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底板以及固定插稍,使用过程中,将固定插稍插入泥土中,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杆的顶部,另一端插入泥土进行固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支撑杆,使得固定杆,支撑杆以及地面构成三角形,结构稳定,避免发生倾覆。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为伸缩杆。通过将支撑杆设置为伸缩杆,伸缩杆的形式与折叠雨伞的握把类似,通过上述方式,改变伸缩杆的长度,从而改变固定杆与地面的夹角,进一步改变抑尘装置整体的倾角,从而使得本身请可以适用于多种工作状态。
12.本技术中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抑尘板以及副抑尘板,并且在主抑尘板和副抑尘板上设置抑尘孔,从而在抑尘装置内侧形成干扰气流以减少粉尘飞扬,通过设置固定杆,将多个抑尘装置固定在一起,整体性更好,通过设置卡固装置,将每个抑尘装置的重力分散在固定杆上,避免压坏底部的抑尘装置,造成抑尘网卷曲,从而使得抑尘网始终保持高效的抑尘效果。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14.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抑尘装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固装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20.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1000,固定架100,固定杆110,固定板111,固定插稍111a,卡固装置120,卡套121,固定螺杆121a,固定螺孔121b,坡口121c,支撑杆130,抑尘装置200,主抑尘板210,副抑尘板220,抑尘孔221,固定底板230,凸起件231,固定通孔232。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
围。
2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3.具体地,为能够避免抑尘网在使用过程中因自重而发生卷曲,本技术实施例出示了一种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抑尘装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1000包括固定架100和抑尘装置200,其中抑尘装置200用于消耗空气动能,从而达到抑尘的作用,固定架100主要用于固定抑尘装置200。抑尘装置200包括主抑尘板210,主抑尘板210的互相背离的两侧均连接有副抑尘板220,副抑尘板220与主抑尘板210之间的夹角呈钝角,主抑尘板210和副抑尘板220上均设置有抑尘孔221,当气体通过抑尘孔221时,在抑尘装置200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无风的效果,从而防止粉尘的飞扬。副抑尘板220远离主抑尘板210的一侧连接有固定板111,固定板111用于将相邻的两个抑尘装置200固定在一起,也可将抑尘装置200固定在固定架100上。位于主抑尘板210两侧的固定板111上分别设置有凸起件231和固定通孔232,凸起件231和固定通孔232相对应,安装过程中,抑尘装置200由下至上依次安装,将上部的抑尘装置200的固定通孔232插入到下部抑尘装置200的凸起件231中完成固定,使得抑尘装置200之间的连接性更好,结构更加稳定。固定架100包括固定杆110,固定杆110竖向设置,抑尘装置200的两端的副抑尘板220上设置有与固定杆110相对应的安装通孔,抑尘装置200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固定杆110进行固定,当多个抑尘装置200的安装通孔皆插入固定杆110时,多个抑尘装置200通过固定杆110被连接为一个整体,固定杆110的长度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理论上固定杆110越长将可以固定更多的抑尘装置200,其抑尘作用将更好。固定杆110竖向设置,固定杆110上固定有多个抑尘装置200,多个抑尘装置200在固定杆110上由上到下依次排布,固定杆110上套设有多个卡固装置120,卡固装置120与固定杆110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卡固装置120位于两个抑尘装置200之间,当卡固装置120与固定杆110之间连接时,位于卡固装置120顶部的抑尘装置200将抵接于卡固装置120的顶部,从而卡固装置120对顶部的抑尘装置200产生支撑力,每个卡固装置120分别将各个抑尘装置200的重力分散在固定杆110上,从而避免了多个抑尘装置200相互叠加后,其重力将底部的抑尘装置200挤压变形。
2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抑尘板210以及副抑尘板220,并且在主抑尘板210和副抑尘板220上设置抑尘孔221,从而在抑尘装置200内侧形成干扰气流以减少粉尘飞扬,通过设置固定杆110,将多个抑尘装置200固定在一起,整体性更好,通过设置卡固装置120,将每个抑尘装置200的重力分散在固定杆110上,避免压坏底部的抑尘装置200,造成抑尘网卷曲,从而使得抑尘网始终保持高效的抑尘效果。
25.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并进一步结合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卡固装置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卡固装置120包括卡套121,卡套121具有一定弹性,卡套121套设于固定杆110的外周,卡套121的一侧开口,卡套121上螺接有固定螺杆121a,固定杆110上设置有多个与固定螺杆121a相对应的固定螺孔121b,多个固定螺孔121b沿固定杆110的轴
向依次排布。
2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卡套121的一侧具有开口,可从开口侧将卡套121套在固定杆110的外周上,另外卡套121具有一定的弹性,故而当卡套121套在固定杆110上后,将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卡套121将紧紧包裹固定杆110,上下滑动卡套121到合适的位置,旋转螺杆,将螺杆插入到固定螺孔121b中,从而完成卡套121与固定杆110之间的连接。
2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3。卡套121的两端形成坡口121c,坡口121c与副抑尘板220相对应。
2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卡套121两端的的开口与抑尘板相对应,从而使得卡套121与抑尘板之间能够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压强从而避免造成挤压破坏,另一方面也使得抑尘装置200与固定杆1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29.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考图1。固定杆110底端连接有固定底板230,固定底板230远离固定杆110的一面设置有多个固定插稍111a。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底板230以及固定插稍111a,使用过程中,固定底板230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将固定插稍111a插入泥土中,从而起到固定作用。
30.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考图4,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防卷曲的防风抑尘网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包括支撑杆130,支撑杆130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杆110的顶部,另一端插入泥土进行固定。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支撑杆130,使得固定杆110,支撑杆130以及地面构成三角形,结构稳定,避免发生倾覆。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130为伸缩杆。通过将支撑杆130设置为伸缩杆,伸缩杆的形式与折叠雨伞的握把类似,通过上述方式,改变伸缩杆的长度,从而改变固定杆110与地面的夹角,进一步改变抑尘装置200整体的倾角,从而使得本身请可以适用于多种工作状态。
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