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相机房内的调相机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59028发布日期:2023-02-21 18:1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相机房内的调相机布置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相机的一种布置和检修方式。


背景技术:

2.调相机可以在次暂态、暂态和稳态全过程给系统提供无功电压支撑,进而减轻系统在故障后的电压跌落程度,提高系统电压稳定水平,改善系统稳定电压运行情况。根据国网公司战略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将在多回特高压直流的送受端加装调相机。另外,大型风电场往往会配置调相机作为稳压之用。因此调相机房的布置和检修是一个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典型、重复次数多的设计方案。如何最大程度地在保证调相机检修的前提下减小调相机房的布置空间就成为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3.调相机的检修同发电机一样,需要抽出转子,然后返厂检修等。传统的调相机布置检修方式如下:调相机房是单层,长方形立体空间,由a、b两列柱子构成,一般8~9米一跨,单台调相机需要布置3跨,调相机房内调相机布置于零米,位于a、b两列柱子中间纵向布置,调相机房屋顶下方布置有检修用吊车,此吊车需要选择起吊荷载达30t的可移动的双轨吊车,其轨道布置于a、b两列柱子的牛腿上。吊车的存在,不但增加了吊车的投资,还增加了调相机厂房土建部分的投资,因为设吊车既需要增加调相机厂房的高度,还增加了土建柱子的荷载,尤其是,由于吊车的移动范围只限于主厂房内,为了用吊车来抽转子,不得不在主厂房内预留出一定长度的抽转子空间,这样一来就使得主厂房的体积和造价大幅增加,而这些投资仅是为转子检修所增加的,这样就十分的不经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减小调相机房的布置空间,避免调相机房的体积和造价大幅增加。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相机房内的调相机布置结构,调相机布置于零米,调相机布置于主厂房a、b两列柱子的中间,呈纵向布置,沿调相机转子中心线在地面铺设两条小车轨道,调相机厂房大门正对着抽出调相机转子一侧,并靠近调相机开门,轨道自调相机起一直铺设至大门外,这样一来就充分的利用了主厂房外的地面作为检修场地,而不需要因检修扩大主厂房的长度和高度空间,调相机的正上方天窗开检修孔,在出于检修需要,要求吊起调相机时,可在室外通过大型汽车吊的吊壁从天窗伸下吊钩至调相机,将调相机吊起一定高度,然后从敞开的大门倒入载重汽车,再将调相机放在载重汽车上拉走。
6.与现有检修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7.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抽转子用小车及轨道,节省了以往工程所习惯采用的调相机房行车。
8.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车轨道,使抽转子能够在大门外进行,从而大幅减少了调相机房的面积。
9.第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屋顶天窗,可以使吊钩从天窗伸入调相机房,达到检修起吊调相机的目的,从而方便了调相机本体的安装与检修。
附图说明
10.图1是传统方式的调相机布置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传统方式的调相机布置检修图的侧视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13.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侧视图;
14.图5~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小车的结构图和其抽转子的示意图;
15.1-调相机;2-调相机转子;3-小车;4-小车轨道;5-小车车架;6-垫块;7-千斤顶;8-吊车;9-检修孔;10-大门。
具体实施方式
16.参照图1,图中字母a、b、c、d指组成主厂房的四列柱子,传统的调相机1布置检修方式如下:调相机房是单层,长方形立体空间,由a、b两列柱子构成,一般8~9米一跨,单台调相机1需要布置3跨,调相机房内调相机1布置于零米,位于a、b两列柱子中间纵向布置,调相机房屋顶下方布置有检修用吊车8,此吊车8需要选择起吊荷载达30t的可移动的双轨吊车,其轨道布置于a、b两列柱子的牛腿上,传统方式的调相机1布置结构中调相机1需要三跨的空间;
17.参照图2,传统方式的调相机1布置由于设置了吊车8,调相机房顶高度13.1米;
18.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调相机1布置于零米,调相机1布置于主厂房a、b两列柱子的中间,呈纵向布置,沿调相机转子2中心线在地面铺设两条小车轨道4,调相机厂房大门正对着抽出调相机转子的一侧,并靠近调相机1开有大门10,小车轨道4自调相机1起一直铺设至大门10外,这样一来就充分的利用了主厂房外的地面作为检修场地,而不需要因检修扩大主厂房的长度和高度空间,调相机1的正上方天窗开检修孔9,在出于检修需要,要求吊起调相机1时,可在室外通过大型汽车吊的吊壁从天窗伸下吊钩至调相机1,将调相机1吊起一定高度,然后从敞开的大门倒入载重汽车,再将调相机1放在载重汽车上拉走,本实用新型调相机1布置方案只需要两跨空间;
19.参照图4,由于取消了吊车8,屋顶高度比传统布置减少2米,采用屋外汽车吊可通过天窗深入吊钩进室内;
20.参照图5至图7,调相机转子2可通过小车3沿着小车轨道4,从敞开的大门10处抽出至调相机室大门外。
2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22.调相机1仍布置于主厂房a、b两列柱子的中间,呈纵向布置,沿调相机转,2中心线,在地面铺设两条小车轨道4,调相机厂房大门10正对着抽调相机转子2一侧,并靠近调相机1开门,小车轨道4自调相机1起一直铺设至大门10外一定距离,在平时不需要检修时,可将两条铁轨拆下,这样一来就充分的利用了主厂房外的地面作为检修场地,而不需要因检修扩大主厂房的长度和高度空间,单台调相机1长度上可节省1跨空间,高度节省2米高度。
23.在需要抽调相机转子2检修时,将小车轨道4铺好,将检修用四轮小车3沿小车轨道
4推至靠近调相机1处,用小车3上的小车车架作为调相机转子2的一个活动支撑点,另一支撑点采用调相机转子2轴径托架,逐渐通过沿小车轨道4向大门10外拉出小车3的方式,使调相机转子2逐渐由电机内被拉出,待调相机转子2重心被拉出电机后,用垫块6和千金顶7取代小车3支撑点,然后将小车3沿小车轨道4移动至调相机转子2重心处,这时调相机转子2重量可全部由小车3一点支撑,再继续拉出整个调相机转子2,最后调相机转子2由小车托住其重量,再运回厂家。
24.天窗开检修孔9位于调相机1房屋面上,调相机1本体的正上方,在出于检修需要,要求吊起调相机1时,可在室外通过大型汽车吊的吊壁从天窗伸下吊钩至调相机,将调相机1吊起一定高度,然后从敞开的大门10倒入载重汽车,再将调相机放在载重汽车上拉走。
25.由于调相机1布置不需室内额外设置检修场地,因而大幅减少了调相机1所占用的空间,其它调相,1的配套附属设施所占用的空间,如电气和热控专业的各项设备和母线、电缆沟可以采用半围绕于调相机1空间布置,并且高度上可以大大小于调相机1空间的高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调相机房内的调相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调相机布置于调相机房内零米,调相机布置于主厂房a、b两列柱子的中间,呈纵向布置,沿调相机转子中心线在地面铺设两条小车轨道,调相机主厂房大门正对着抽出调相机转子一侧,并靠近调相机开门,小车轨道自调相机起一直铺设至大门外,这样一来就充分的利用了主厂房外的地面作为检修场地,而不需要因检修扩大主厂房的长度和高度空间,调相机的正上方天窗开检修孔,在出于检修需要,要求吊起调相机时,可在室外通过大型汽车吊的吊壁从天窗伸下吊钩至调相机,将调相机吊起一定高度,然后从敞开的大门倒入载重汽车,再将调相机放在载重汽车上拉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相机房内的调相机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厂房高度为11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相机房内的调相机布置结构,调相机布置于零米,调相机布置于主厂房A、B两列柱子的中间,呈纵向布置,沿调相机转子中心线在地面铺设两条小车轨道,调相机主厂房大门正对着抽出调相机转子一侧,并靠近调相机开门,小车轨道自调相机起一直铺设至大门外,调相机的正上方天窗开检修孔与现有检修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抽转子用小车及轨道,节省了以往工程所习惯采用的调相机房行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小车轨道,使抽转子能够在大门外进行,从而大幅减少了调相机房的面积;通过设置屋顶天窗,可以使吊钩从天窗伸入调相机房,达到检修起吊调相机的目的,从而方便了调相机本体的安装与检修。安装与检修。安装与检修。


技术研发人员:陈炼非 李丹竹 李家庆 王泽鹏 马帅 陶永成 秦英武 李福祺 张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3/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