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搅拌桩的制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9797发布日期:2023-03-22 10:29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泥搅拌桩的制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水泥搅拌桩制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泥搅拌桩的制浆装置。


背景技术:

2.水泥搅拌桩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一种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浆液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浆液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的方法。
3.现有的制备水泥浆液的方法通常为将水、水泥与外加剂加入制浆罐中搅拌混合,制备过程中通常采用水泥搅拌桩监控系统对制备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因而包括各种原料的输送配比以及各种原料输送量在内的各项数据都有较高的精确度。
4.在现有水泥搅拌桩监控系统的支持下,通常会选择大尺寸的制浆罐,以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增加产能。但由于水泥的密度较大,当在大尺寸的制浆罐中倒入大量水泥及其他原料时,制浆罐的搅拌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大尺寸的制浆罐的搅拌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泥搅拌桩的制浆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泥搅拌桩的制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水泥搅拌桩的制浆装置,包括制浆罐,所述制浆罐的内部设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沿所述制浆罐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搅拌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制浆罐,所述搅拌轴相对于所述制浆罐的转动方向垂直于自身的轴线方向;所述制浆罐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轴转动;所述制浆罐的内部设置有预混盘,所述预混盘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当所述搅拌轴转动时,所述预混盘相对于所述搅拌轴静止,所述预混盘用于盛接从所述制浆罐的进料口进入的各种原料;所述预混盘设置有转移口,所述转移口用于供各种原料混合后形成的混合原料通过;将所述预混盘与所述制浆罐顶壁之间的区域定义为预混区,将所述预混盘与所述制浆罐底壁之间的区域定义为搅拌区,所述搅拌区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叶片连接于所述搅拌轴的周侧。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浆时,启动电机,电机通过搅拌轴带动预混盘转动,此时从进料口处倒入各种原料,由于预混盘处相对于进料口处于转动状态,因而原料在预混盘的落点不同;同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已经落到预混盘的原料会偏离自身的落点,为之后落入的原料提供空间。通过上述过程,使各种原料在进行搅拌之前预先混合,之后再通过转移口离开预混盘,进入搅拌区,完成搅拌,从而提升大尺寸的制浆罐的搅拌效果。
9.可选的,所述预混盘为两端开口半径不同的筒状结构,所述预混盘靠近所述进料口的开口半径大于所述预混盘远离所述进料口的开口半径,所述转移口位于所述预混盘远离所述进料口的一端;所述预混盘和所述搅拌轴之间设置有至少一根支杆,所述支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搅拌轴和所述预混盘。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预混盘可盛接更多的原料,另一方面,预混盘的侧壁相对于制浆罐的罐壁倾斜设置,对于原料有一定的引导和缓冲作用,使得原料能顺利通过转移口离开预混盘,降低原料堆积于预混盘甚至堵塞转移口的风险。
11.可选的,所述预混盘面向所述制浆罐的进料口设置有多个隔板,所述隔板沿所述预混盘的径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隔板间隔排布设置,相邻所述隔板与预混盘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原料的容纳槽。
12.当搅拌轴的转速过大时,原料易与预混盘发生沿预混盘周向的相对运动,此时原料相对于进料口的转动距离较小,导致各种原料混合的均匀性有所降低。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落入容纳槽中,隔板对原料形成隔挡,减少原料与预混盘之间沿预混盘周向的相对运动,从而兼顾搅拌轴转速较大时原料预混合的均匀性。
13.可选的,所述预混盘由多个活动板拼接形成,所述隔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分别固定于所述活动板相互远离的两侧;所述第一板用于供所述第二板抵接,所述第一板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板设置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用于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配合;所述支杆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支杆与多个所述活动板一一对应,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杆转动连接。
14.当搅拌轴的搅拌速度较大时,制浆罐具有较高的搅拌效率,因而需要提高混合原料离开转移口的效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的转速较小时,第一板和第二板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配合下处于连接状态。当搅拌轴的转速变大时,原料所需要的向心力变大,预混盘的侧壁对原料的支持力变大,因而原料对预混盘侧壁的压力变大,当压力增大至临界点时,第一板与第二板分离,活动板相对于支杆发生转动,预混盘的转移口变大,从而增加原料离开预混盘的效率,以提高制浆效率。
15.可选的,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杆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个扭臂分别抵接于所述活动板和所述支杆。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轴的转速增大至临界点后,扭簧发生弹性形变,为活动板相对于支杆的转动提供缓冲,当搅拌轴的转速减小时,扭簧逐渐恢复形变,在扭簧的作用下,活动板复位,从而使得转移口的大小能根据搅拌轴的速度发生适应性变化。
17.可选的,所述预混盘朝向所述进料口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多个凹槽均布于预混盘的表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预混盘面向进料口的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加原料在预混盘的停留时间,提高原料预混合的均匀性。
19.可选的,所述凹槽的轴向与所述预混盘远离所述搅拌轴的边缘线垂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原料掉落至凹槽后能顺利离开转移口,减少原料堆积于凹槽的可能。
21.可选的,所述预混盘面向所述进料口的表面设置有磨砂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加预混盘面向进料口的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加原料在预混盘的停留时间,提高原料预混合的均匀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在制浆罐内部设置预混盘,使得各种原料在进入制浆罐的搅拌区之前预先混合,从而提升大尺寸的制浆罐的搅拌效果;
25.2.通过在预混盘的表面设置多个隔板,减少原料与预混盘之间沿预混盘周向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得预混盘高速转动;
26.3.通过在活动板和支杆之间设置扭簧,使得预混盘的转移口能随搅拌轴的转速和位于预混盘的原料多少自适应变化,以适配搅拌轴的转速。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1中预混盘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3在a部的放大示意图。
31.图5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2中预混盘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2中活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制浆罐;11、进料口;12、搅拌轴;13、搅拌叶片;14、电机;2、预混盘;21、支杆;211、扭簧;22、转移口;23、隔板;231、第一板;2311、第一磁铁;232、第二板;2321、第二磁铁;24、容纳槽;25、活动板;26、凹槽;3、预混区;4、搅拌区。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水泥浆搅拌桩的制浆装置。
36.实施例1
37.参照图1,一种水泥浆搅拌装的制浆装置包括制浆罐1,制浆罐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用于供原料通过的进料口11,制浆罐1内部设有搅拌轴12和多个搅拌叶片13,搅拌轴12转动连接于制浆罐1的底壁,搅拌轴12沿制浆罐1的高度方向延伸设置。
38.参照图1,多个搅拌叶片13均固定于搅拌轴12的侧壁,多个搅拌叶片13沿搅拌轴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设置。制浆罐1的底壁固定有电机14,电机14的转轴与搅拌轴12同轴固定,电机14位于制浆罐1的外部。
39.参照图1和图2,制浆罐1的内部设置有预混盘2,预混盘2为两端开口半径不同的筒状结构,预混盘2靠近进料口11的一端的开口半径大于预混盘2远离进料口11一端的开口半径。预混盘2用于盛接从进料口11进入制浆罐1的各种原料,预混盘2远离进料口11的一端的开口为转移口22,转移口22用于供混合原料通过。
40.参照图1,预混盘2和搅拌轴12之间设置有多根支杆21,支杆2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搅拌轴12的周侧和预混盘2的侧壁,多种支杆21沿搅拌轴12的周向间隔排布设置。
41.参照图1,将预混盘2与制浆罐1顶壁之间的区域定义为预混区3,将预混盘2与制浆罐1底壁之间的区域定义为搅拌区4。
42.参照图1和图2,预混盘2的内壁固定有多个隔板23,隔板23的轴线方向与预混盘2的边缘线相互垂直,多个隔板23沿预混盘2的周向等距间隔排布设置。
43.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制浆时,首先启动电机14,电机14通过搅拌轴12带动预混盘2转动;然后将各种原料分别通过进料口11输送至预混盘2,由于预混盘2相对于进料口11持续处于转动状态,因而各种原料通过进料口11落至预混盘2不同的落点,从而在原料进入
搅拌区4之前对原料进行预先混合,提高制浆罐1的搅拌效果。
44.实施例2
45.参照图3和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预混盘2由多个活动板25拼接形成,隔板23包括第一板231和第二板232,第一板231和第二板232分别固定连接于活动板25相互背离的两侧。
46.参照图5和图6,第一板231用于供第二板232抵接,第一板231面向第二板232的表面嵌设有第一磁铁2311,第二板232面向第一板231的表面嵌设有第二磁铁2321,第二磁铁2321与第一磁铁2311相互配合。
47.参照图3和图4,多根支杆21与多个活动板25一一对应,支杆21远离搅拌轴12的一端连接于活动板25远离搅拌轴12的边缘位置处,活动板25与支杆21转动连接,活动板25与支杆21之间设置有扭簧211,扭簧211的两个扭臂分别抵接于活动板25背离进料口11的一面和支杆21的侧壁。
48.参照图5和图6,预混盘2的内壁设置有磨砂层,预混盘2的内壁开设有多个凹槽26,凹槽26轴线的方向与预混盘2的边缘线相互垂直,多个凹槽26沿预混盘2的周向等距间隔排布设置。
49.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搅拌轴12的转速过大时,位于预混盘2的原料需要更大的向心力,相应的,原料对于预混盘2的侧壁有较大的压力,同时预混盘2自身具有较大的离心力。故当搅拌轴12的转速增大至临界点时,第一板231和第二板232分离,活动板25相对于支杆21发生转动,扭簧211发生弹性形变,预混盘2的转移口22变大,增加混合原料进入搅拌区4的速率,以适配搅拌轴12的高速转动。当搅拌轴12的转速减小,或位于预混盘2的原料减少时,扭簧211逐渐恢复弹性形变,在扭簧211扭臂的作用下,带动活动板25逐渐复位,从而实现转移口22大小根据搅拌轴12的转速及位于预混盘2的原料的多少自适应变化。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