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保温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04979发布日期:2023-02-01 01:1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保温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保温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2.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主旋律,而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已经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建筑节能已成为世界各国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冬暖夏凉、隔音降噪的舒适感,更想要防火防水的安全性,所以一些安全、舒适的装饰材料应运而生。
3.当前主流的建筑节能方案是在建筑的内腔或外墙设置一层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层可以减少建筑物墙体内外的热量传输,在冬天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的流失,夏天减少外界温度向室内的传输,进而使得室内制冷或制热系统工作效率更高,减少建筑能耗。同时保温隔热层还可以有效提升墙体隔音效果,降低室内噪音。
4.目前常用的外墙保温隔热材料有挤塑板、聚苯板、岩棉板、水泥发泡板等,挤塑板等外墙保温材料均为由隔热材料预制的板材,在施工时将其贴附在墙体上形成保温层,为建筑物提供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以挤塑板、聚苯板、岩棉板、水泥发泡板等板材作为保温隔热材料时,在保温层与基层墙体之间均需要设置粘接层将保温材料粘接固定,使得建筑物保温隔热结构的施工成本明显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降低建筑物保温隔热结构的施工成本,并提升保温隔热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保障外墙保温隔热材料的防火安全,本技术提供一种外墙保温隔热结构。
6.一种外墙保温隔热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防火保温涂层、抗裂防护腻子层以及反射保温隔热涂层,所述防火保温涂层涂覆于墙体表面,所述防火保温涂层的厚度为3~50mm。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的墙体防火保温结构,保温层为涂层,将保温涂料施工涂覆在墙体表面,保温涂料固化后形成防火保温涂层,由于防火保温涂层涂料具有自粘结性能,可以直接在墙体表面涂覆施工而不需要额外设置粘接砂浆层,降低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成本。本技术中提供的墙体保温结构中的防火保温涂层的厚度可以施工达到50mm,相较于现有的涂层结构,其厚度更厚,可以产生更好的防火和保温隔热效果,并且力学强度优异,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流挂和变形问题,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在防火保温涂层外层还设置有抗裂防护腻子层与反射保温隔热涂层,一方面可以为防火保温涂层提供良好的保护和防水保护作用,避免雨水对防火保温涂层冲刷或者外部水分渗透进入防火保温涂层中影响其保温隔热性能,防止破坏防火保温涂层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反射保温隔热涂层可以进一步减少外部日光照射产生的热量传输至室内,进一步提升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
8.可选的,所述反射保温隔热涂层包括依次设置的抗碱底涂层和反射隔热面涂层,所述抗碱底涂层涂覆于所述抗裂防护腻子层表面。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射隔热面涂层起到进一步减少建筑物墙体内外热量传输,提升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抗碱底涂层设置在反射隔热面涂层的底部,可以减小底材碱性对面涂层的侵蚀,并且可以起到良好的抗粉化和优异的防水性能,防止水分渗透过墙壁,发挥防霉抗藻透气功能,保护反射隔热面涂层历久长新,健康环保。
10.可选的,所述抗裂防护腻子层中嵌设有网格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格布可以进一步提升抗裂防护腻子层的抗裂能力和结构强度,减少抗裂防护腻子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形和流挂问题。
12.可选的,所述抗碱底涂层和所述反射隔热面涂层之间还设置有保温中涂层。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抗碱底涂层与反射隔热面涂层之间设置保温中涂层,可以进一步提升墙体的保温性能,同时也可以对防火保温涂层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提升结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防火保温涂层与墙体之间还设置有界面层。
15.进一步优选,所述界面层的厚度为30~100μm。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保温涂层由于是涂料层结构,与墙体之间的粘接强度和稳定性一方面取决于防火保温涂料本身的粘接力,另一方面也会受到墙体表面状态的影响。在墙体表面设置界面层,界面层由界面剂喷涂于墙体上固化后制成,界面剂在墙体上具有渗透的附着性能,可以稳定粘接于墙体表面,进一步提升防火保温涂料在墙体表面的附着强度。同时,界面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隔水效果,可以有效隔绝墙体内侧水分反渗进入防火保温涂层中,减少水分对防火保温涂层的侵蚀和破坏,提升防火保温涂层在墙体表面的附着牢度和稳定性,进而提升整体保温隔热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17.可选的,当所述防火保温涂层的厚度超过30

时,所述防火保温涂层中嵌设有网格布。
18.进一步优选,所述网格布的网格大小为5mm*5mm~15mm*15mm。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保温涂层的厚度超过30mm时在其中嵌设网格布,可以进一步避免防火保温涂层在涂覆较厚时出现开裂现象,也可以提升防火保温涂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强度,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涂层塌落或者变形问题。选用网格面积较大的网格布,一方面可以提升施工过程中
20.可选的,所述防火保温涂层中还设置若干相互交错的隔离带,所述隔离带嵌设于所述防火保温涂层中且沿垂直于墙体方向贯穿所述防火保温涂层。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火保温涂层中设置的隔离带,一方面可以增强防火保温涂层的结构强度,提升防火保温涂层在墙体表面的附着性;另一方面,隔离带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在保温防火涂层的厚度较厚时,可以有效减少保温防火涂料固化后涂层出现开裂等现象。另外,在保温防火涂层中设置隔离带,可以进一步提升防火保温涂层的防火性能,抑制火势蔓延。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技术中的墙体防火保温结构,保温层为涂层,将保温涂料施工涂覆在墙体表面,保温涂料固化后形成防火保温涂层,由于防火保温涂层涂料具有自粘结性能,可以直接在墙体表面涂覆施工而不需要额外设置粘接砂浆层,降低墙体保温结构的施工成本。
24.2.申请中提供的墙体保温结构中的防火保温涂层的厚度可以施工达到50mm,相较
于现有的涂层结构,其厚度更厚,可以产生更好的防火和保温隔热效果,并且裂穴强度优异,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流挂和变形问题,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25.3.在墙体表面设置界面层,界面层具有良好的防水隔水效果,可以有效隔绝墙体内侧水分反渗进入防火保温涂层中,减少水分对防火保温涂层的侵蚀和破坏,提升防火保温涂层在墙体表面的附着牢度和稳定性,进而提升整体保温隔热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防火保温涂层;3、抗裂防护腻子层;4、反射保温隔热涂层;41、抗碱底涂层;42、反射隔热面涂层;43、保温中涂层;5、界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参照图1,外墙保温隔热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防火保温涂层2、抗裂防护腻子层3和反射保温隔热涂层4,防火保温涂层2设置于墙体1表面,防火保温涂层2的厚度在3~50mm范围。
32.防火保温涂层2由防火保温涂料涂覆于墙体1表面固化后制得,防火保温涂料直接涂覆于墙体1表面,不需要在墙体1上施工粘结砂浆,相较于挤塑板等保温板材防火材料,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防火保温涂料的施工更加便捷,并且成本更低。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当防火保温涂层2的厚度超过30

时,在防火保温涂层2施工过程中内嵌有网格布,可以进一步提升防火保温涂层2的结构稳定性,网格布选用大网格,网格大小优选为5mm*5mm~15mm*15mm。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防火保温涂层2中还设置有隔离带,隔离带交错设置形成网状的隔离网格,将防火保温涂层2分隔成若干独立的防火保温网格。通过设置隔离带一方面可以增强防火保温涂层2的结构强度,提升防火保温涂层2在墙体1表面的附着性;另一方面,隔离带可以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尤其是在保温防火涂层的厚度较厚时,可以有效减少保温防火涂料固化后涂层出现开裂等现象。另外,在保温防火涂层中设置隔离带,可以进一步提升防火保温涂层2的防火性能,抑制火势蔓延。
33.抗裂防护腻子层3设置于防火保温涂层2的表面,抗裂防护腻子层3中嵌设有网格布,可以对防火保温涂层2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减少保温隔热结构表面开裂,同时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避免雨水等水分对防火保温涂层2的侵袭或者渗透破坏。
34.反射保温隔热涂层4设置于最外侧,一方面可以起到进一步的防水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阳光照射,进而提升建筑物墙体1的保温性能。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外墙保温隔热结构,各层均为涂层,均具有自粘结性能,因此均不需要额外设置粘接层或者施用粘接剂,进一步节省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成本。反射保温隔热涂层4包括依次设置的抗碱底涂层41和反射隔热面涂层42,抗碱底涂层41直接涂覆于抗裂防护腻子层3表面,可以起到抗碱防护作用,避免发射隔热面涂层表面泛白影响涂层性能和外观。
35.参照图2,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抗碱底涂层41和反射隔热面涂层42之间还设置有保温中涂层43,保温中涂层43由保温涂料直接涂覆于抗碱底涂层41表面固化制得,以自粘接性能与反射隔热面涂层42固定,保温中涂层43可以进一步提升外墙保温隔热结构的保温效果。
36.参照图3,在本技术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防火保温涂层2与墙体1之间还设置有界面层5,界面层5由界面剂直接喷涂于墙体1表面上固化后形成,界面层5的厚度为30~100μm。在防火保温涂层2和墙体1之间设置界面层5后,由于界面层5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可以有效避免墙体1内侧水分反渗进入防火保温涂层2而影响保温层在墙体1表面的附着强度和保温隔热性能;另外,界面剂在墙体1上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和一定的渗透性,可以对墙体1表面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提升防火保温涂料在墙体1表面的粘结强度,进而增强整体保温隔热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