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5209发布日期:2023-06-10 02:02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急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应急舱,具体是一种应急舱。


背景技术:

1、应急舱的结构类似于集装箱,通常由金属板材焊接而成,其标准也是参考集装箱标准制定的,通常应急舱均配备有载车,一般情况下,可通过载车运载到所需的地方,与集装箱相比,应急舱具备更高的机动性能。应急舱通常在人力或动力装置的带动下完成装载和卸载,装卸速度慢,耗时长,且人工劳动强度大。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0180602.2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应急舱,其包括:举升机构,用于控制进口舱门和出口舱门的升降;安全机构,用于防止进口舱门和出口舱门关闭时与舱体产生冲击;触摸屏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触摸屏角度;所述举升机构安装在翼展门上,所述触摸屏角度调节机构安装在舱体内,所述安全机构固定在舱体上。

3、传统的应急舱类似于一个集装箱,在舱内只有几件简单的设备,当真正遇上紧急的情况时应急舱根本无法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治疗或抢救,传统的应急舱内没有各种与外界联系的装置,也没有在野外用来执勤的能力,并且由于传统的应急舱没有配备制氧机,当在执勤或将应急舱安置在灾区时并发现有人受伤或者休克时,传统的应急舱只能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或着是将受伤的人员转运出去,而在等待或转运的过程中,可以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特别是将应急舱用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现场时;传统的应急舱上只具有一到两个窗户,且窗户的面积比较高且小,执勤人员无法在舱内及时了解舱外发生意外情况,导致其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或求救,这可能就会错过抢救或求救的黄金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急舱,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应急舱,其包括前墙;所述前墙的左右两个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前墙的左侧的卡柱与左墙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所述前墙的右侧的卡柱与右墙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所述左墙和右墙在远离前墙的一端设置的卡柱分别与后墙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其中,右墙、左墙和后墙的尺寸和结构与前墙相同,所述前墙、右墙、左墙和后墙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安装有房顶和地板;墙体的上下两面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设置有螺栓孔。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前墙、右墙、左墙和后墙上均设有嵌装钢化玻璃的窗户;所述钢化玻璃的面积占整个墙体面积的三分之二;墙体在靠近地板的一端设置有防泥墙。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房顶的结构与所述地板相同,所述地板和所述房顶在与墙体接触的一面均设置有卡柱,其与墙体上设置的卡槽卡接,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应急舱的内部设置有办公桌;所述办公桌上设置有通讯装置、话筒和显示屏;在远离办公桌的位置上设置有应急床。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房顶在远离墙体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和换气装置;在换气装置的上方安装有喇叭;在房顶靠近墙体的一端,在应急舱的内部设置有与换气装置联通的出气孔;在出气孔的一侧安装有照明灯;所述出气孔在远离照明灯的一侧安装有输氧终端;所述输氧终端与制氧机通过连接管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前墙上还开设有安全门;在所述安全门靠近右墙的一侧的外部设置有电线杆;所述电线杆的顶部安装有探照灯。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地板与房顶采用隔音降噪材质,并具有a级防火材料等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由于六面墙的墙体构成一个整体的墙板,除了在前墙上开设有安全门外,其他三个支撑墙上都只开设窗户,且窗户的面积占整面墙体面积的三分之二,使得用户在应急舱内也可以及时地发现外面发生的情况;由于每一个墙体相对独立,且在支撑墙的上下两个面上设置有卡槽,而在房顶和地板的连接面上也设置有卡柱,同时在卡柱和卡槽上开设有用于螺栓固定的螺栓孔,使得两个面之间接触位置的固定更加稳定。

12、2.本实用新型,在应急舱的外部安装有制氧机,在房顶上方的位置上安装有换气装置和喇叭,在安全门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一个警示灯,制氧机通过连接管与舱内的输氧终端连接,在舱内房顶的位置上还安装有感应器和照明灯,在房顶上还开设有与换气装置连接的出气孔,使得舱内有充足的氧气和充分的空气交换。

13、3.本实用新型,在安装应急舱的时候,将每个墙体用转运车将其装运到需要的地方;再通过墙体上设置的卡柱和卡槽将每一个卡接起来,通过螺栓将其固定,而在拆除该应急舱的时候,先将螺栓拆下来,然后用吊机将房顶吊下来,再将每一面支撑墙体拆下来,将内部的设备装车运走,安装和拆卸过程方便快捷。



技术特征:

1.一种应急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墙(1);所述前墙(1)的左右两个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前墙(1)的左侧的卡柱与左墙(18)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所述前墙(1)的右侧的卡柱与右墙(2)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所述左墙(18)和右墙(2)在远离前墙(1)的一端设置的卡柱均与后墙(3)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1)、右墙(2)、左墙(18)和后墙(3)上均开设有嵌装钢化玻璃(29)的窗户;所述钢化玻璃(29)的面积占整个墙体面积的三分之二;墙体在靠近地板(4)的一端设置有防泥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17)的结构与所述地板(4)相同,所述地板(4)和所述房顶(17)在与墙体接触的一面均设置有卡柱(25),其与墙体上设置的卡槽(20)卡接,并通过螺栓(19)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舱的内部设置有办公桌(5)、通讯装置(8)、话筒(6)、显示屏(7)和应急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17)在远离墙体的一端的顶部设置有警示灯(15)和换气装置(12);在换气装置(12)的上方安装有喇叭(11);在房顶(17)靠近墙体的一端,在应急舱的内部设置有与换气装置(12)联通的出气孔(28);在出气孔(28)的一侧安装有照明灯(24);所述出气孔(28)在远离照明灯(24)的一侧安装有输氧终端(22);所述输氧终端(22)与制氧机(9)通过连接管(1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墙(1)上还开设有安全门(16);在所述安全门(16)靠近右墙(2)的一侧的外部设置有电线杆(13);所述电线杆(13)的顶部安装有探照灯(14)。


技术总结
本技术的应急舱,其包括前墙;所述前墙的左右两个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前墙的左侧的卡柱与左墙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所述前墙的右侧的卡柱与右墙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所述左墙和右墙在远离前墙的一端设置的卡柱均与后墙上设置的卡柱互相卡接;由于六面墙的墙体构成一个整体的墙板,其中三个支撑墙上都只开设窗户,且窗户的面积占整面墙体面积的三分之二,使得用户在应急舱内也可以及时发现外面发生的情况;由于每一个墙体相对独立,且在支撑墙的上下两个面上设置有卡槽,而在房顶和地板的连接面上均设置有卡柱,同时在卡柱和卡槽上开设有用于螺栓固定的螺栓孔,使得两个面之间接触位置的固定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刘许光,丁文,崔蕴杰,陶艳丽,张观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云谷减灾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