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0881发布日期:2023-06-08 14:2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渗透管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渗透管模具。


背景技术:

1、近年来,由于极端天气的发生,特别是连续暴雨,在超过下水管道处理能力的降水量的情况下,雨水积聚在路面上,流入河流时会导致河流泛滥,另外,流入海拔低的地区时会造成整个地区地平面浸水等损害。因此,需要能够使流入街道沟渠的雨水有效渗透到地下的渗透管。渗透管是由无砂混凝土或穿孔管等透水材料制成的管道。多埋设于地下,周围填砾石,兼有渗透和排放两种功能。

2、现有技术中在制造渗透管时为立式制造,即外模的轴向垂直于地面,将内模插在外模内部后向内浇注无砂混凝土,缺点一是脱模困难;二是浇注口为渗透管的横截面,浇注口小,无砂混凝土需要从顶端的浇注口流过整个渗透管长度才能填满内模和外模之间的空隙形成渗透管,但是无砂混凝土缺乏流动性导致浇注困难,需要操作者不断振荡敲击以提高无砂混凝土的流动,增加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而且浇注后的渗透管容易出现局部空隙过大不符合生产标准的问题;三是立式制造端面为平口,无法在端面设计承插口,导致渗透管在安装使用时两渗透管端面对接不便,增加了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渗透管模具,能够较好的弥补上述缺点,解决了脱模困难、浇注困难、操作者劳动强度大、渗透管对接不便增加施工难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渗透管模具,包括外模和芯体,所述外模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侧面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侧面板的两端,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为环形,圆心加工有通孔,所述侧面板为横截面是圆弧形的长条结构,圆弧断开处为浇注面,所述浇注面为以模具长度为长边以圆弧断开处的距离为宽边的长方形,侧面板两端外侧加工法兰板与前端板和后端板连接,所述芯体为圆柱体,所述芯体为充气式弹性材质,芯体通过前端板和后端板的通孔穿入侧面板内部两端凸出于前端板和后端板端面。

3、优选的,侧面板为三折式结构,浇注面朝上,在端面方向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固定面和左右对称的折叠面,所述固定面位于底部,固定面的圆弧弧度小于半圆,所述固定面通过合页与两侧的折叠面铰接,当折叠面与固定面合拢时构成渗透管的外轮廓形状用于浇注,折叠面能够以合页为轴心向外侧打开,便于脱模。

4、优选的,所述芯体的直径等于通孔孔径,芯体长度大于侧面板长度,芯体充气后恰好将前端板和后端板的通孔堵住,在外模的内部构成完整的圆柱体空腔,防止渗漏。

5、优选的,前端板的端面内侧为阶梯口,所述后端板的端面内侧为阶梯口,前端板阶梯口形状与后端板阶梯口形状互补,使得浇注成形的渗透管端面具有承插口结构,便于渗透管的对接组装。

6、优选的,固定面的外侧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沿固定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底部水平的面板,底座与端面平行,在底座之间及底座和法兰板之间沿长度方向焊接加强筋,使得模具可以稳固的放置于地面,不易发生倾倒。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芯体为可充气式弹性结构,脱模方便,浇注面大且无砂混凝土的流动行程短易于浇注,渗透管设置有承插口便于对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渗透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和芯体,所述外模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侧面板,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侧面板的两端,所述前端板和后端板为环形,圆心加工有通孔,所述侧面板为横截面是圆弧形的长条结构,圆弧断开处为浇注面,所述浇注面为以模具长度为长边的长方形,两端外侧加工法兰板与前端板和后端板连接,所述芯体为圆柱体,所述芯体为充气式弹性材质,芯体通过前端板和后端板的通孔穿入侧面板内部两端凸出于前端板和后端板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板为三折式结构,浇注面朝上,在端面方向分成三部分,分别是固定面和左右对称的折叠面,所述固定面位于底部,固定面的圆弧弧度小于半圆,所述固定面通过合页与两侧的折叠面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直径等于通孔孔径,芯体长度大于侧面板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透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板的端面内侧为阶梯口,所述后端板的端面内侧为阶梯口,前端板阶梯口形状与后端板阶梯口形状互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渗透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面的外侧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为沿固定面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底部水平的面板,底座与端面平行,在底座之间及底座和法兰板之间沿长度方向焊接加强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渗透管模具,包括外模和芯体,外模包括前端板、后端板和侧面板,前端板和后端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侧面板的两端,前端板和后端板为环形,圆心加工有通孔,侧面板为横截面是圆弧形的长条结构,圆弧断开处为浇注面,浇注面为以模具长度为长边以圆弧断开处的距离为宽边的长方形,侧面板两端外侧加工法兰板与前端板和后端板连接,芯体为圆柱体,芯体为充气式弹性材质,芯体通过前端板和后端板的通孔穿入侧面板内部两端凸出于前端板和后端板端面。本技术芯体为可充气式弹性结构,脱模方便,浇注面大且无砂混凝土的流动行程短易于浇注,渗透管设置有承插口便于对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东马混凝土构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