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组件及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7575发布日期:2023-05-11 13:46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型钢组件及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特别是涉及一种型钢组件及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结构是一种由板、梁、柱、墙等建筑构件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并能安全承受建筑物各种正常荷载作用的骨架结构。建筑结构按照所用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及木结构。其中,钢结构是一种以钢材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的骨架结构。钢结构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的建筑屋盖(如体育馆、剧院等)、吊车吨位很大或跨度很大的工业厂房骨架、吊车梁,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房屋骨架等领域。钢结构由多根型钢组件搭建而成。

2、在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搭建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将多根型钢组件吊起至高空再对型钢组件进行连接。在现有技术中,型钢组件未设置有辅助吊装的吊耳,使得操作人员在吊起型钢组件之前需要在型钢组件上焊接吊耳,以使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吊具将型钢组件吊起至高空。由于焊接的工艺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使得操作人员在型钢组件上焊接吊耳时的工艺复杂度较高,从而使得吊耳与型钢组件之间的连接效率较低,进而使得型钢组件的吊装速度较慢。而且,吊耳焊接在型钢组件上,使得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在搭建完成之后,操作人员无法将吊耳从型钢组件上取下,从而使得吊耳的重复使用性较差,进而使得型钢组件的吊装成本较高;

3、例如,传统的型钢组件如文献号cn201710084686.0提出了一种建筑用h型钢,提出了一种型钢组件的设计结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为:其结构包括腹板、分别位于腹板宽度方向两侧的上翼缘和下翼缘……所述固定杆与安装孔内侧壁之间设置有通过弹力推动固定杆移动并插入固定孔内以固定支撑板的弹性件,使得建筑用h型钢的刚性较好,从而提高了建筑用h型钢的承重变形强度,然而,建筑用h型钢未设置有辅助吊装的吊耳,那么,在将建筑用h型钢吊起至高空之前操作人员需要在建筑用h型钢上焊接吊耳,使得建筑用h型钢的吊装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吊装速度较快,同时吊装成本较低的型钢组件及建筑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型钢组件,包括:

4、第一翼缘板,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间隔设置;

5、中间腹板,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翼缘板;

6、第二翼缘板,垂直连接于所述中间腹板背离所述第一翼缘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翼缘板形成有多个第二连接孔,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间隔设置;

7、多个第一吊耳件,每一所述第一吊耳件用于与吊具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一吊耳件形成有多个第一过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间隔设置;

8、多个第一紧固件,每一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过孔及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吊耳件抵接,所述第一螺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以使每一所述第一吊耳件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及多个所述第一过孔一一对应设置;

9、多个第二吊耳件,每一所述第二吊耳件用于与所述吊具可拆卸连接,每一所述第二吊耳件形成有多个第二过孔,多个所述第二过孔间隔设置;以及

10、多个第二紧固件,每一所述第二紧固件包括第二螺栓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二过孔及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吊耳件抵接,所述第二螺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以使每一所述第二吊耳件与所述第二翼缘板可拆卸连接,多个所述第二紧固件、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及多个所述第二过孔一一对应设置。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吊耳件及所述第二吊耳件的数目均为三个。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吊耳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一挂环,多个所述第一过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每一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挂环用于与所述吊具可拆卸连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挂环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吊具的第一收纳槽。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吊耳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座及第二挂环,多个所述第二过孔形成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每一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抵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二翼缘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挂环用于与所述吊具可拆卸连接。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挂环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吊具的第二收纳槽。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缘板与所述第二翼缘板以所述中间腹板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分布。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腹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及所述第二翼缘板垂直焊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翼缘板、所述中间腹板及所述第二翼缘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9、一种建筑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型钢组件。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1、1、由于第一螺栓的一端与第一吊耳件抵接,第一螺栓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以使每一第一吊耳件与第一翼缘板可拆卸连接,即,操作人员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母的螺纹连接将第一吊耳件固定在第一翼缘板上,同理,操作人员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的螺纹连接将第二吊耳件固定在第二翼缘板上,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相较于焊接的连接方式对于操作人员来说所需要的技术要求较低,使得操作人员在型钢组件上连接第一吊耳件及第二吊耳件时的工艺复杂度较低,从而使得第一吊耳件及第二吊耳件与型钢组件之间的连接效率较高,进而使得型钢组件的吊装速度较快。

22、2、由于每一第一吊耳件与第一翼缘板可拆卸连接;每一第二吊耳件与第二翼缘板可拆卸连接,即,第一吊耳件及第二吊耳件与型钢组件可拆卸连接,使得高层建筑的钢结构在搭建完成之后,操作人员能够将第一吊耳件及第二吊耳件从型钢组件上取下,从而使得第一吊耳件及第二吊耳件可以运用到下一次的高层建筑的钢结构的搭建,进而使得第一吊耳件及第二吊耳件的重复利用性较好,从而使得型钢组件的吊装成本较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耳件及所述第二吊耳件的数目均为三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吊耳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固定座及第一挂环,多个所述第一过孔形成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每一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抵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挂环用于与所述吊具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挂环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吊具的第一收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吊耳件包括相连接的第二固定座及第二挂环,多个所述第二过孔形成于所述第二固定座,每一所述第二螺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抵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二翼缘板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挂环用于与所述吊具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挂环形成有用于收纳所述吊具的第二收纳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缘板与所述第二翼缘板以所述中间腹板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腹板分别与所述第一翼缘板及所述第二翼缘板垂直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翼缘板、所述中间腹板及所述第二翼缘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一种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型钢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型钢组件及建筑结构。上述的型钢组件包括第一翼缘板、中间腹板、第二翼缘板、多个第一吊耳件、多个第一紧固件、多个第二吊耳件及多个第二紧固件。其中,第一翼缘板形成有多个第一连接孔。中间腹板垂直连接于第一翼缘板。第二翼缘板垂直连接于中间腹板背离第一翼缘板的一侧,第二翼缘板形成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每一第一吊耳件形成有多个第一过孔。每一第一紧固件包括第一螺栓及第一螺母,第一螺栓依次穿设于第一过孔及第一连接孔,第一螺栓的一端与第一吊耳件抵接,第一螺栓的另一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以使每一第一吊耳件与第一翼缘板可拆卸连接。上述的型钢组件吊装速度较快,同时吊装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荣,蔡鹏亮,卓文华,施克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荣盛业杭萧钢构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