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装配式建筑的,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常见的配件为楼板、墙板、楼梯和阳台等,且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其中,生产装配式混凝土楼板时,通常将混凝土浇注在模具中成形制得。
2、常用的墙板模具由侧模和底模组成,侧模一体化设置形成方形空腔,侧模与底板通过螺栓相互固定,此时将混凝土由上侧倾倒造侧模形成的空腔中,混凝土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向靠近侧模的方向流动,直至混凝土均匀摊铺在侧模中,直至成型后形成墙板。
3、相关技术中墙板模具的侧模一体化设置,由此使得墙板模具的尺寸固定,在使用时生产的墙板规格相同,需要生产不同规格的模具时,则需要更换并使用不同规格的墙板模具,由此易造成墙板模具适用性低的情况,影响墙板模具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增加墙板模具的适用性,提高墙板模具的利用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包括模台,所述模台上设有侧模机构,所述侧模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模台上方的上翼板,所述模台上侧设有与所述上翼板相对应的下翼板,所述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设有多个用于连接两者的面板,所述面板绕所述上翼板内侧的周向依次抵接并形成用于成形混凝土的空腔,所述上翼板包括四个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形成矩形的上翼管,所述上翼管上设有调节所述上翼板面积的调节组件,所述下翼板包括多个安装板,各个安装板同样形成矩形,且相邻两个安装板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时,下翼板位于模台上,此时上翼板位于下翼板上方并与下翼板正对,且上翼板和下翼板通过面板连接,需要生产不同尺寸的墙板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上翼板的面积,此时增加或减少面板数量,并解除相邻两个安装板之间的固定,并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安装板的数量,直至上翼板与下翼板相对应,从而调节墙板模具的尺寸,增加墙板模具的适用性,提高墙板模具的利用率。
5、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套接在所述上翼管上的滑动管,所述滑动管沿所述上翼管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两个所述上翼管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所述滑动管固定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上翼板的面积时,驱动其中一个上翼管上的滑动管在上翼管上滑动,直至上翼管上的两个滑动管之间的距离达到所需的尺寸,此时驱动与这一上翼管垂直的其中一个上翼管上的滑动管滑动,直至各个滑动管围成的面积与所需的墙板面积对应,从而调节上翼板面积,便于对墙板模具进行调节,增加墙板模具的适用性,提高墙板模具的利用率。
7、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并与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连接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与所述上翼管固定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翼板面积调节完成后,增加或减少安装板的数量,使得下翼板面积与上翼板对应设置,当安装安装板时,通过螺栓与支撑管连接,支撑管同样与上翼管固定连接,从而增加了上翼板与下翼板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达到增加墙板模具的适用性,提高墙板模具的利用率的效果。
9、可选的,所述安装板靠近所述支撑管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两个朝向所述面板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面板的一端均与所述面板侧壁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下翼板与上翼板安装完成后,固定板抵接在面板上,从而增加了面板的稳定性,减少面板在混凝土摊铺的过程中受到挤压并损坏的可能,进一步达到增加墙板模具的适用性,提高墙板模具的利用率的效果。
11、可选的,所述固定板朝向所述面板的一端设有同一连接两者的抵接板,且所述抵接板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与所述面板侧壁抵接并通过螺栓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均通过抵接板与面板抵接,增加了固定板与面板的接触面积,减少固定板抵接面板的过程中与面积的接触面积较小,造成面板侧壁受力大而损坏的可能,且抵接板与面板螺栓连接,从而将安装板与面板进一步固定,进一步增加面板与安装板连接的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上翼板上设有多个用于抵接墙板并定位混凝土的悬挂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注混凝土直至混凝土上侧面与悬挂件下侧抵接,此时添加的混凝土制得的墙板符合所需的尺寸,从而便于确定墙板的厚度,进一步增加墙板模具的适用性,提高墙板模具的利用率。
15、可选的,所述悬挂件包括抵接杆,所述抵接杆一端与所述上翼管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下翼板的一侧弯折,所述抵接杆远离所述上翼管的一端与混凝土上侧抵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定混凝土厚度时,先将抵接杆安装在上翼管上,此时向靠近面板的一侧浇注混凝土,当混凝土上侧高度与抵接杆下端高度相等时,停止浇注混凝土,从而确定混凝土厚度,从而提高墙板成型效率。
17、可选的,所述抵接杆远离所述上翼管的一端设有垂直于面板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宽度大于所述抵接杆截面宽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杆通过定位板与混凝土抵接,从而增加抵接杆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便于观察混凝土上侧的高度,进一步便于确定混凝土厚度,从而提高墙板成型效率。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需要生产不同尺寸的墙板时,通过调节组件调节上翼板的面积,此时增加或减少面板数量,并解除相邻两个安装板之间的固定,并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安装板的数量,直至上翼板与下翼板相对应,从而调节墙板模具的尺寸,增加墙板模具的适用性,提高墙板模具的利用率;
21、2.上翼板面积调节完成后,增加或减少安装板的数量,使得下翼板面积与上翼板对应设置,当安装安装板时,通过螺栓与支撑管连接,支撑管同样与上翼管固定连接,从而增加了上翼板与下翼板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达到增加墙板模具的适用性,提高墙板模具的利用率的效果;
22、3.固定板均通过抵接板与面板抵接,增加了固定板与面板的接触面积,减少固定板抵接面板的过程中与面积的接触面积较小,造成面板侧壁受力大而损坏的可能,且抵接板与面板螺栓连接,从而将安装板与面板进一步固定,增加面板与安装板连接的稳定性。
1.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台(1),所述模台(1)上设有侧模机构(2),所述侧模机构(2)包括位于所述模台(1)上方的上翼板(22),所述模台(1)上侧设有与所述上翼板(22)相对应的下翼板(21),所述上翼板(22)与下翼板(21)之间设有多个用于连接两者的面板(23),所述面板(23)绕所述上翼板(22)内侧的周向依次抵接并形成用于成形混凝土的空腔,所述上翼板(22)包括四个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形成矩形的上翼管(221),所述上翼管(221)上设有调节所述上翼板(22)面积的调节组件(24),所述下翼板(21)包括多个安装板(211),各个安装板(211)同样形成矩形,且相邻两个安装板(211)之间设有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2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4)包括两个套接在所述上翼管(221)上的滑动管(241),所述滑动管(241)沿所述上翼管(221)的长度方向滑动,且两个所述上翼管(221)相互靠近的一侧的所述滑动管(24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5)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安装板(211)之间并与所述安装板(211)通过螺栓连接的支撑管(251),所述支撑管(251)远离所述安装板(211)的一端与所述上翼管(2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211)靠近所述支撑管(251)的一侧设有多个固定件(26),所述固定件(26)包括两个朝向所述面板(23)设置的固定板(261),所述固定板(261)靠近所述面板(23)的一端均与所述面板(23)侧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61)朝向所述面板(23)的一端设有同一连接两者的抵接板(262),且所述抵接板(262)靠近所述面板(23)的一侧与所述面板(23)侧壁抵接并通过螺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管(221)上设有多个用于抵接墙板并定位混凝土的悬挂件(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27)包括抵接杆(271),所述抵接杆(271)一端与所述上翼管(221)通过螺栓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下翼板(21)的一侧弯折,所述抵接杆(271)远离所述上翼管(221)的一端与混凝土上侧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够通用的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杆(271)远离所述上翼管(221)的一端设有垂直于面板(23)的定位板(272),所述定位板(272)宽度大于所述抵接杆(271)截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