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全自动滚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04093发布日期:2023-10-29 02:0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全自动滚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陶瓷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新型全自动滚压设备。


背景技术:

1、在陶瓷成型机械中,滚压成型机是一种常见的陶瓷生产设备,随着陶瓷行业的发展,自动化的陶瓷生产设备逐渐成为主流生产设备。

2、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4311234a申请号:cn202210089572.6)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生产线的陶瓷滚压设备,其结构包括:送土装置,通过土坯柱放置到送土装置上的承料板上,送料链条运转,驱使承料板带着土坯柱往上运送,具有将其自动抬送到高处然后翻转落到第一输送机上的作用,免除人工上料,替代人工将粗重的土坯柱往较高第一输送机抬送的工序,并且通过推动油缸将角板斜向上拉,使得转板向上摆动,转杆便带着转送气缸旋转,转杆带着转送气缸在横板旋转,旋转九十度后,转送气缸与第二输送机垂直,转送气缸便将切下的土坯柱以底面面向第二输送机的方向放下,有效避免土坯柱由于圆柱状,以侧面的方式放在第二输送机上而易于发生滚动的现象,从而上料省时省力,送料安全平稳。但该设备自动化效果较差,整条生产线难以实现全自动滚压,设备上的模具采用的是一体的方式安装,这对于一些异形的陶瓷坯难以将其顺畅取出,取放的调控范围较小,精准度较差。特别是对于大肚的陶瓷鼓杯,不仅人工难取,而且借助于取放装置作为辅助工具伸入到陶瓷鼓杯内也难以将其提取,因为其形状特点下半部直径要大于上半部,伸入到直径较大的下半部时工具无法扩展,导致提取极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全自动滚压设备。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全自动滚压设备,其结构包括:送土装置、立架、传动臂、转送装置、输入皮带、吸取装置、压制机台、气泵、可拆分模具、取坯装置、升降机构、前后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输出皮带、滑轨、压板,送土装置安装在立架上,立架设置在压制机台后侧,立架上连接有转送装置,转送装置装设在输入皮带一侧上方,吸取装置安装在输入皮带上远离转送装置的一侧,压制机台两侧均设置有输入皮带,可拆分模具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安装在压制机台上,可拆分模具下端连接有气泵,压板可升降连接在传动臂上,传动臂可移动安装在滑轨上,滑轨设置在压制机台上,输出皮带安装在压制机台前侧,左右移动机构设立在输出皮带上方,前后移动机构可移动安装在左右移动机构上,升降机构可移动安装在前后移动机构上,升降机构上连接有用于取出可拆分模具的坯体的取坯装置。

4、作为优选,送土装置包括安装架、送料链条、承料板,送料链条共设置有两个并且安装在安装架上,送料链条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抬送土坯柱的承料板,安装架设置在立架上。

5、作为优选,立架与转送装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切断土条的切刀,转送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横板、转动板、转杆、第二气缸、转送吸盘,横板安装在立架上,第一气缸一侧与立架相连接、另一侧与转动板转动连接,转杆穿过转动板横在横板上,第二气缸安装在转杆上,第二气缸上连接有用于吸取土坯柱的转送吸盘,转送吸盘设置在输入皮带上方。

6、作为优选,吸取装置包括旋转驱动器、移动框、取料吸盘,旋转驱动器安装在输入皮带上,移动框可左右移动安装在旋转驱动器上,移动框一侧下端连接有取料吸盘,取料吸盘位于可拆分模具一侧上方。

7、作为优选,可拆分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底板、轨道、滑框、底座、气管、提升机构,模具本体分为对等的两半并且两半下端均连接有底板,底板连接在滑框上,滑框可移动安装在轨道上,轨道设置在底座上,底座内配入有气管并且气管与气泵相连接,气管上端位于两滑框之间,底座下端连接有提升机构,提升机构配入到压制机台内。

8、作为优选,取坯装置内还包括支撑架、齿槽、第一电机、底盘、旋转装置、第一移动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取坯头、升降杆、套环、隔套、第二移动装置、导向装置,升降杆下端设置有与第一电机上的齿轮相啮合的齿槽,升降杆下端依次穿过底盘与支撑架,第一移动装置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安装在底盘上并且用于控制第一支撑架移动,第一支撑架与取坯头相连接,第二移动装置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安装在底盘上并且用于控制第二支撑架移动,第二支撑架与取坯头相连接,旋转装置连接在底盘并且用于控制第一移动装置旋转,升降杆上端装设有套环,升降杆在底盘上通过隔套与旋转装置隔开,导向装置设置有若干个并且安装在底盘上并且与第二支撑架相连接。

9、作为优选,取坯头分为挡片与取坯片,挡片与取坯片的外层上均贴合有透气垫,挡片与取坯片均设置有若干个并且相互之间拼接成坛状的圆柱体,挡片与取坯片围成圈包住升降杆上端,第二支撑架分为第一力臂与第二力臂,第二力臂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力臂上端,第二力臂与挡片相连接,第一支撑架与取坯片相连接,第一力臂安装在第二移动装置上。

10、作为优选,旋转装置包括第二电机、传动带、主动轮、被动轮、齿盘,第二电机安装在底盘上并且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相连接,主动轮与被动轮相啮合,被动轮套设在隔套上,隔套安装在底盘上并且位于被动轮与升降杆之间,被动轮与齿盘相贴合。齿盘与第一移动装置相啮合。

11、作为优选,第一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一固定座、滑动板、第一螺杆、转轮、移动块,第一滑轨与滑动板的中段处间隙配合,滑动板的两侧下端与移动块相连接,移动块与第一螺杆螺纹连接,第一螺杆一侧设置有用于与齿盘相啮合的转轮,第一螺杆通过移动块设置在底盘上,第一滑轨位于移动块上方并且一侧与第一固定座相连接,滑动板上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移动装置包括承接座、插槽、第二滑轨、驱动装置、滑块、第三滑轨,第一力臂安装在承接座上,驱动装置穿过插槽与承接座相连接,插槽设置在底盘上,承接座可移动安装在第二滑轨上,滑块设置在第一力臂的上端,第三滑轨连接在第二力臂上,第二力臂通过滑块与第三滑轨的配合在第一力臂上移动,底盘的背侧设置有若干个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三电机、斜齿轮组、连接杆、横移板、第二螺杆、第二固定座,第三电机通过斜齿轮组与第二螺杆传动连接,连接杆安装在横移板上并且穿过插槽与承接座相连接,第二螺杆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座上,第二固定座固定在底盘的背侧,横移板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

12、作为优选,导向装置包括立板、导向槽、插孔、衔接板、插杆、限位孔,立板安装在底盘上,插杆穿插在衔接板上,衔接板固定在第二力臂上,立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插杆间隙配合的导向槽,导向槽上端装设有插孔,套环上安装有用于插杆戳入的限位孔,插杆与限位孔配合的一侧为圆锥状,限位孔为圆锥孔状。

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可拆分模具在需要取坯时一分为二,两瓣做相离运动,使得异形坯体更易于取出,并且通过升降杆带着套环移动,套环便带着导向装置移动,挡片便一同移动,直至离开取坯片。接着第一支撑架通过第一移动装置带着取坯片往内缩进,使得四个取坯片往中心靠拢,直至拼接成一个完整的小圆,该小圆的直径相对于起初的取坯头较小,更易于伸入到刚生产出来的陶瓷坯内。然后第一移动装置控制第一支撑架带着取坯片复位,使得两两取坯片之间重新留下挡片补入的间距,升降杆带着套环上移,致使第二支撑架带着导向装置与挡片上移,挡片上移与取坯片平齐,直至挡片与取坯片又重新拼接成一个大圆,使得取坯头在伸入到陶瓷坯内后直径扩大,从而能够适应陶瓷坯的杯肚大小,进而便可将该陶瓷坯提取,通过取坯头的直径大小灵活切换,致使更易于机器伸入到陶瓷坯中,伸入后又可扩张,具有实现自动取坯的作用,真正实现高效、便捷生产。其节省了大量的人工时间等待、取坯工序的成本,避免了人工操作对陶瓷坯体的损坏,取得降本增效、高品质的效果。

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5、无疑的,本实用新型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1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有益效果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