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2701发布日期:2023-06-02 04:4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房建施工,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房建建设项目来说,项目在施工一定楼层时,为保障工人施工安全与为工人临边作业提供操作平台,一般会选择搭设悬挑外脚手架。但随着高层、超高层建筑的不断推广,施工简便,安全防护更好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成为大多数房建项目的首要选择,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整个作业过程不占用其他其中机械,工作效率高。

2、因现代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各楼层变动不大时,使用方便,建筑成本低。但现在超高层高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可能会导致部分爬架支座无附着位置,无法安装,脚手架存在倾覆风险。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脚手架根本无法对超高层高楼层施工起到防护作用,大大限制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用于设置在楼层上,包括若干立柱,若干所述立柱间隔设置在楼层的底楼板上,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水平拉杆,位于最外侧的两所述立柱通过若干第二水平拉杆固定在楼层的侧壁上;

4、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第一斜拉杆,所述第一斜拉杆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楼层的顶楼板上;

5、所述立柱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斜拉杆,所述第二斜拉杆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楼层的底楼板上。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斜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耳板与立柱和楼层的顶楼板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斜拉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耳板间隔设置在立柱上,若干所述第二斜拉杆的另一端均通过一个第二连接耳板与楼层的底楼板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连接耳板与相应的立柱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水平拉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楼层的侧壁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耳板与相应的立柱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立柱包括多个呈矩形体的框架,相邻两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1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使用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座可安装在立柱上,解决超高楼层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不能爬升及附着的问题;立柱之间通过第一水平拉杆连接,且立柱通过第一斜拉杆、第二斜拉杆和第二水平拉杆与楼层进行拉结,将立柱的受力传至楼层上,分散受力,防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发生倾覆;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运输方便,可多次周转使用,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用于设置在楼层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立柱,若干所述立柱间隔设置在楼层的底楼板上,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水平拉杆,位于最外侧的两所述立柱通过若干第二水平拉杆固定在楼层的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耳板与立柱和楼层的顶楼板连接,若干所述第二斜拉杆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耳板间隔设置在立柱上,若干所述第二斜拉杆的另一端均通过一个第二连接耳板与楼层的底楼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连接耳板与相应的立柱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拉杆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楼层的侧壁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耳板与相应的立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多个呈矩形体的框架,相邻两所述框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超高楼层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结构,用于设置在楼层上,包括若干立柱,若干所述立柱间隔设置在楼层的底楼板上,相邻两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若干第一水平拉杆,位于最外侧的两所述立柱通过若干第二水平拉杆固定在楼层的侧壁上;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第一斜拉杆,所述第一斜拉杆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楼层的顶楼板上;所述立柱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第二斜拉杆,所述第二斜拉杆远离立柱的一端固定在楼层的底楼板上。本技术解决超高楼层中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不能爬升及附着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蔡文,黄钰钦,唐湘缘,赵立红,徐俊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