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建筑物边缘安全屏支撑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74835发布日期:2023-11-09 17:0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临时建筑物边缘安全屏支撑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全装置,并且更具体地(尽管不是排他性地)涉及用于施工中的建筑物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1、所有建筑工地都需要在暴露区域处或附近的安全工作区域,在暴露区域有人和/或材料从高处掉落和/或坠落的可能性。物理边缘保护系统是降低发生此类事件的任何此类可能性的一种方式。目前的系统确实提供了边缘保护;然而,它们也有其局限性。这些限制包括:

2、1.禁止在边缘保护系统之外进行其他外部作业。

3、2.人力搬运的繁重和繁琐增加了手动处理受伤的可能性。

4、3.个人边缘保护系统是完整的,但由于系统中的设计问题,材料保护不是完整的。

5、4.材料边缘保护是完整的,但由于系统中的设计问题,个人边缘保护有所减少。

6、5.当前系统的灵活性不能满足日越来越多种且不常规的形状的建筑结构。

7、许多已知的系统提供了延伸超过建筑物边缘的所谓捕获网,例如在us4838382a、us2006009096a1和us20060214150a1中公开的。垂直设置的安全网也是已知的,例如在cn205369964u中公开的,其中,安全网由通过摩擦保持在楼板之间的结构支撑。

8、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或至少改善上述一些缺点。

9、注释

10、术语“包含”(及其语法变体)在本说明书中以“具有”或“包括”的包容性含义使用,而不是“仅由……组成”的排他性含义。

11、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中对现有技术的上述讨论并不是承认其中讨论的任何信息都是可引用的现有技术或任何国家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广义形式,提供了一种用于施工中的建筑物的楼板的边缘附近的安全网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延伸的支撑柱。

2、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相应地固定到所述安全网所要安装到的支撑楼板上方的相邻楼板的下侧和所述支撑楼板。

3、优选地,相应的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螺栓被打入到所述支撑楼板上方的楼板的混凝土中。

4、优选地,所述支撑柱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的尺寸被设置成允许所述上部分伸缩地滑动到所述下部分中。

5、优选地,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包括一定长度的直角中空部分(rhs)。

6、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呈角铁(或其他合适的金属)的一部分的形式;所述支架的水平凸缘设置有用于接收固定螺栓的一对孔。

7、优选地,所述上支架的竖直凸缘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成形为使得穿过所述支撑柱的所述上部分的上端的螺栓可以插入穿过所述开口的槽部分,然后嵌套在所述开口的钩部中。

8、优选地,穿过所述支撑柱的所述上部分的上端的螺栓通过固定螺母永久地安装;在所述固定螺母的外部螺母和所述螺栓的头部之间的间隔大致等于所述上支架的竖直凸缘的厚度,从而允许所述螺栓滑动配合到所述钩部中。

9、优选地,所述下支架包括具有水平凸缘的角铁的部分,所述水平凸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下支架用螺栓连接到所述支撑楼板的孔;所述下支架的竖直凸缘设置有一对孔,以允许所述伸缩式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到所述下支架。

10、优选地,所述下部分的上端设置有套环;所述套环设置有至少一个螺纹孔以接收至少一个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适于被驱动穿过所述至少一个螺纹孔和穿过所述下部分的所述rhs的重合孔。

11、优选地,所述锁定螺栓被推压抵靠所述上部分的所述rhs,从而将所述柱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锁定在一起,以适应所述支撑楼板和所述支撑楼板上方的楼板之间的间隔。

12、优选地,所述锁定螺栓设置有把手,使得所述支撑柱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可以在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被固定。

13、优选地,安全网附接元件沿着所述支撑柱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间隔设置。

14、优选地,所述安全网附接元件呈焊接到所述支撑柱的rhs部分的钩环的形式,从而允许快速附接和移除所述安全网。

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提供了一种在施工中的建筑物的暴露边缘附近安装安全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固定螺栓打入相邻的较高楼板的下侧中和安全网支撑楼板中,将上支架和下支架相应地固定到所述较高楼板和所述安全网支撑楼板的固定螺栓,将安全网支撑柱的上端固定到所述上支架,并且将所述安全网支撑柱的下端固定到所述下支架。

16、优选地,所述安全网支撑柱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所述上部分和下部分的尺寸被设置成允许所述上部分伸缩地滑动到所述下部分中。

17、优选地,穿过所述安全网支撑柱的所述上部分的上端的螺栓与所述上支架的凸缘中的开口的钩部接合。

18、优选地,所述安全网支撑柱的所述下部分的下端通过穿过所述凸缘中的孔并且穿过所述下部分的所述下端的螺栓固定到所述下支架的凸缘。

19、优选地,所述安全网支撑柱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通过穿过所述下部分的上端处的套环的锁定螺栓锁定到期望的延伸长度;所述螺栓被压靠在所述安全网支撑柱的所述上部分的下端上。

20、优选地,所述安全网支撑柱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设置有安全网附接元件。

21、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架设在所述较高楼板的所述下侧与所述支撑楼板之间延伸的至少两个安全网支撑柱,将一定长度的安全网附接到所述安全网附接元件。

2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安全网的支撑系统,所述安全网在安全网支撑楼板与施工中的建筑物的相邻的较高楼板之间竖直地延伸;所述支撑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安全网支撑柱;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柱中的每个支撑柱在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延伸。

23、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相应地固定到所述较高楼板的下侧和所述支撑楼板。

24、优选地,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相应地固定到所述安全网支撑柱的上端和下端。

25、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能够架设在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楼板的边缘处的安全系统,所述安全系统包括模块化护栏系统和安全屏系统的组合;所述护栏系统包括固定到所述楼板的竖直柱,水平安全栏通过支架附接到所述竖直柱;所述安全屏系统包括固定到所述楼板的可伸缩的竖直柱和成角度的竖直柱支具。

26、优选地,所述模块化护栏系统包括竖直柱、水平安全栏和支架。

27、优选地,所述竖直柱、所述水平栏和所述支架由rhs形成。

28、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能够架设在正在施工的建筑物的楼板的边缘处的护栏系统,所述护栏系统包括竖直柱和水平安全栏;所述栏通过栏夹持支架固定到竖直柱。

29、优选地,每个竖直柱通过角支架固定到所述楼板;所述竖直柱的下端用螺栓连接到所述角支架的竖直凸缘。

30、优选地,所述水平安全栏包括底部栏、中间栏和顶部栏。

31、优选地,所述底部栏设置有一体式橡胶翼片;所述翼片在使用中在所述底部栏与所述楼板之间延伸。

32、优选地,所述栏夹持支架包括第一底部栏夹持支架和第二中间栏和顶部栏夹持支架。

33、优选地,每个栏夹持支架适于固定单个栏或并排固定两个重叠的栏。

34、优选地,每个栏夹持支架由矩形中空部分(rhs)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形成。

35、优选地,所述第一底部栏夹持支架的所述rhs部分具有允许一个或两个底部栏以及张紧螺栓通过的深度,所述张紧螺栓穿过所述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竖直柱中的孔。

36、优选地,所述第二中间栏和顶部栏夹持支架分为两个部分:下钳口和上钳口。

37、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支架的所述下钳口设置有张紧螺栓进入孔,并且在任一侧设置有单栏和双栏调整槽。

38、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支架的所述上钳口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适于将一个或两个水平安全栏嵌套在所述下钳口的上表面与所述凹部的上表面之间。

39、优选地,所述上钳口在所述上钳口的一端处还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栏夹持张紧螺栓孔。

40、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在施工中的建筑物的楼板的边缘处架设护栏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竖直柱的下端处的角支架用螺栓连接到所述楼板;

42、-通过穿过所述支架和穿过所述竖直柱的栏夹持张紧螺栓将第一底部栏夹持支架固定到每个竖直柱;

43、-使底部水平栏穿过所述支架并张紧所述栏夹持张紧螺栓;

44、-通过使栏夹持张紧螺栓穿过所述下钳口和所述竖直柱,将所述第二中间栏夹持支架和顶部栏夹持支架的下钳口定位在中间栏处和顶部栏位置处;

45、-在每个下钳口上铺设一个或两个中间栏和顶部栏;

46、-将所述第二中间栏夹持支架和顶部栏夹持支架的上钳口滑动到所述竖直柱上;

47、-将两个中间栏和顶部栏中的一个嵌套在所述下钳口与所述上钳口中的凹部之间;

48、张紧所述栏夹持支架夹持螺栓。

49、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将护栏系统的水平安全栏固定到安全栅中的竖直柱的系统,所述安全栅能够架设在施工中的建筑物的楼板的边缘附近;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50、-用一定长度的矩形中空部分(rhs)制造水平栏夹持支架;

51、-为所述夹持支架提供夹持张紧螺栓,其中,所述夹持张紧螺栓穿过所述支架和所述竖直柱。

52、优选地,第一水平栏夹持支架适于支撑一个或两个底部水平安全栏;所述一个或两个水平安全栏穿过所述第一水平栏夹持支架。

53、优选地,第二水平栏夹持支架适于支撑中间和顶部水平安全栏;所述第二栏夹持支架形成为两个部分:下钳口和上钳口。

54、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广义形式中,提供了一种材料容纳屏,所述材料容纳屏能够架设在施工中的建筑物的楼板的边缘附近;所述容纳屏包括竖直柱和网;所述竖直柱通过角支架固定到所述楼板;所述柱通过柱支具固定在竖直位置。

55、优选地,所述竖直柱分为两个部分;下柱和可伸缩的上柱;所述可伸缩的上柱与所述下柱滑动接合;所述可伸缩的上柱通过张紧螺栓系统保持在期望的伸出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