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施工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1025发布日期:2023-06-08 02:0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用施工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施工架,尤其是一种隧道施工用施工架结构。


背景技术:

1、施工架,一种广泛适用于建筑施工领域的设备,为工作人员提供站位。

2、在相关技术中,施工架包括若干横杆和若干竖杆,若干横杆和若干竖杆组装形成呈框架结构的施工架,便于工作人员站立施工。在火车或地铁隧道施工开挖和隧道衬砌完成后,需要对隧道内部进行装潢,如粉刷、走线等工作,工作人员需要使用吊装装置将施工工具和施工原料运送至施工架上,以供工作人员的施工。

3、但是,传统的吊装装置将物品吊至施工架上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将物品移出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运输,若所运送的物品较多,则工作人员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在将物品移出上,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单人转运物品至施工架上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施工架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施工用施工架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施工用施工架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撑脚、底板和侧板,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支架连接的楼梯,所述支架上设有用于提升物品的承托组件、用于将承托组件内的物品顶推至与底板处的升降组件、用于将承托组件内的物品顶推出承托组件的顶推组件、用于将承托组件内的物品倾倒出承托组件的倾倒组件、用于触发顶推组件和倾倒组件的触发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可将物品放置在承托组件内,承托组件可将物品运送至底板上,此时升降组件启动,将置于承托组件内的物品顶推至与底板处,若放置在承托组件内的物品较重时,触发组件触发倾倒组件,倾倒组件启动,将物品倾倒至底板上,若放置在承托组件内的物品较轻时,触发组件触发顶推组件,顶推组件启动,将物品从承托组件内推出,倾倒组件的设置,可减小顶推组件的工作量,对于较重的物品的移动,相较于顶推的方式,倾倒的方式会更加便捷,进而延长顶推组件的使用寿命,若物品的重量较轻,通过倾倒的方式会存在物品未完全被倾倒出承托组件的可能,顶推组件的设置,可将重量较轻的物品完全顶推出承托组件,确保置于承托组件内的物品可被移送至底板上,楼梯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进入到底板上的过程较为省力。

4、可选的,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支撑架、设置在支撑架内与支撑架滑动连接的吊篮、设置在底板上用于驱动吊篮升降的承托电机,所述承托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减速器,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有绕盘,所述侧板上设有滑轮,所述吊篮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吊篮连接,所述连接绳的绕设于滑轮上,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与绕盘连接,所述吊篮靠近底板的一侧侧壁的四个角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绳连接,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吊篮伸出的伸出口,所述伸出口两侧内壁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连接绳相互缠绕形成一股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中部穿过,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用于对第一挡板转动限位的第一挡块,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用于对第二挡板转动限位的第二挡块。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与吊篮滑动连接的设置,在可起到支撑吊篮的作用的同时,还可为吊篮的运动提供导向,位于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将物品放置在吊篮内,而后启动承托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转动,使得连接绳不断绕设于绕盘上,从而使得连接绳的长度不断缩短,连接绳绕设于滑轮上,与连接绳的一端连接的吊篮便会不断朝靠近底板的一侧移动,进而实现吊篮的提升和物品的运送,当吊篮朝靠近底板的一侧移动,且连接杆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抵触时,连接杆会顶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打开,便可将置于吊篮内的物品裸露,便于物品的取出,且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设置,当无需运送物品时,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将伸出口挡住,避免工作人员踩进伸出口内而发生坠落的危险,且第一挡板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第一挡板转动限位的第一挡块,第二挡板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对第二挡板转动限位的第二挡块,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的设置,使得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闭合伸出口时,第一挡块和第二挡块支撑在底板上侧。

6、可选的,所述吊篮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吊篮内设有推板和l型板,所述推板与l型板转动连接,所述l型板的两侧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块,所述吊篮顶部靠近底板的一侧呈开口设置,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吊篮的底部和l型板之间,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电机、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升降丝杠、与所述升降丝杠螺纹配合的推块、设置在l型板靠近升降电机一侧的推杆,所述推块上设有第一斜面,所述推杆靠近第一斜面的一侧设有与第一斜面相配合的第二斜面。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吊篮靠近底板的一侧从伸出口内伸出时,升降电机启动,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升降丝杠转动,从而使得与升降丝杠螺纹配合的推块朝靠近推杆的一侧移动,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配合,推杆被推块顶推,使得推板和l型板朝靠近底板的一侧移动,从而使得置于推板上的物品被顶推至底板上侧,吊篮的两侧侧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推板与l型板转动连接,l型板的两侧侧壁上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块的设置,使得l型板和推板通过导向块与导向槽滑动连接而被升降组件顶推,同时还可使得l型板和推板在吊篮内的滑动更加稳定,同时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可反转,使得与升降丝杠螺纹配合的推块朝远离推杆的一侧移动,l型板和推板则会在重力作用下朝远离底板的一侧移动,便于吊篮进行下一次物品的运输。

8、可选的,所述顶推组件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顶推组件包括顶推气缸、与所述顶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顶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板被升降组件推送至与吊篮的上侧处于同一平面时,且置于推板上的物品较轻时,顶推气缸启动,顶推气缸的活塞杆带动顶板运动,从而使得顶板朝靠近物品的一侧移动,便可将置于推板上的物品推送至底板上,而后顶推气缸的活塞杆回退,使得顶板朝远离物品的一侧移动,便于顶板进行下一次物品的推送。

10、可选的,所述伸出口远离顶推组件的一侧设有供物品放置的置物台,所述置物台内设有倾斜面。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伸出口远离顶推组件的一侧设有供物品放置的置物台的设置,使得被顶推组件顶推的物品可置于置物台内,置物台内设有倾斜面的设置,使得被顶推组件顶推的物品可顺着倾斜面滑进置物台内,防止物品从置物台内滑出。

12、可选的,所述倾倒组件包括设置在推板和l型板之间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板抵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板被升降组件推送至与吊篮的上侧处于同一平面时,且置于推板上的物品较重时,液压缸启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推板抵触且推动推板的一端,使得推板沿着与l型板的转动连接处进行转动,从而使得推板的上表面相对于底板发生倾斜,置于推板上的物品便可滑进置物台内,而后液压缸的活塞杆复位,便于液压缸进行下一次推板的推动。

14、可选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靠近吊篮的一侧用于控制顶推组件的第一轻触开关和用于控制倾倒组件的第二轻触开关,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吊篮的侧壁上的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上用于顶推第一轻触开关的第一顶杆和用于顶推第二轻触开关的第二顶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触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靠近吊篮的一侧用于控制顶推组件的第一轻触开关和用于控制倾倒组件的第二轻触开关,触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吊篮的侧壁上的固定块、设置在固定块上用于顶推第一轻触开关的第一顶杆和用于顶推第二轻触开关的第二顶杆的设置,因地面上的工作人员知道置于吊篮内的物品重量是偏重还是偏轻的,若置于吊篮内的物品偏重时,工作人员可按下第一顶杆,使得第二顶杆伸出于固定块,当吊篮靠近底板的一侧与底板抵触时,第二顶杆将会顶推第二轻触开关,第二轻触开关发出信号,使得倾倒组件启动,便可通过倾倒的方式,使得偏重的物品滑落进置物台内,同样的,若置于吊篮内的物品较轻时,工作人员可按下第二顶杆,使得第一顶杆伸出于固定块,当吊篮靠近底板的一侧与底板抵触时,第一顶杆将会顶推第一轻触开关,第一轻触开关发出信号,使得顶推组件启动,便可通过顶推的方式,使得偏轻的物品被顶推进置物台内。

16、可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容纳第一顶杆的第一置物槽,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置物槽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顶杆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可与第一通孔卡接,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用于将第一弹性件与第一通孔分离的第一按压杆,第一置物槽内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置物槽抵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顶杆抵触,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容纳第二顶杆的第二置物槽,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置物槽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顶杆的侧壁上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顶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可与第二通孔卡接,所述第二通孔内穿设有用于将第二弹性件与第二通孔分离的第二按压杆,第二置物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置物槽抵触,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杆抵触。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压第一顶杆的方式,使得第一顶杆在第一置物槽内滑动,设置在第一顶杆侧壁上的第一弹性件也会在第一置物槽内滑动,直至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通孔卡接,第一弹簧被推挤,便可完成第一顶杆的按压,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顶杆再次伸出于固定块时,只需按压第一按压杆,使得第一弹性件与第一通孔卡接的一端与第一通孔分离,此时第一弹簧复位,便可将第一顶杆顶起,使得第一顶杆再次伸出于固定块,同样的,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压第二顶杆的方式,使得第二顶杆在第二置物槽内滑动,设置在第二顶杆侧壁上的第二弹性件也会在第二置物槽内滑动,直至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通孔卡接,第二弹簧被推挤,便可完成第二顶杆的按压,当工作人员需要将顶杆再次伸出于固定块时,只需按压第二按压杆,使得第二弹性件与第二通孔卡接的一端与第二通孔分离,此时第二弹簧复位,便可将第二顶杆顶起,使得第二顶杆再次伸出于固定块。

18、可选的,所述楼梯呈螺旋上升状,所述楼梯的侧边设有用于放置物品的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包括呈螺旋上升状的呈u型的导向架、设置在导向架的两侧的护栏、设置在所述护栏内壁上的第一导向杆、与所述护栏滑动连接的置物框,所述导向架设置在楼梯的一侧,所述置物框的两侧侧壁上设有呈倒u型的翻边,所述翻边与第一导向杆相配合,所述导向架靠近底板的一侧均匀设有若干呈倾斜向上设置的钩齿,所述置物框底部设有与所述钩齿相配合的卡钩。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竖直设置的楼梯,楼梯呈螺旋上升状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的攀爬,置物组件包括呈螺旋上升状的呈u型的导向架、设置在导向架的两侧的护栏、设置在护栏内壁上的第一导向杆、与护栏滑动连接的置物框,导向架设置在楼梯的一侧,且置物框的两侧侧壁上设有呈倒u型的翻边的设置,使得置物框可通过翻边可与第一导向杆相配合,工作人员在上楼梯的同时,可手动拉动置物框,从而使得置物框可在第一导向杆上滑动,当工作人员进入底板上后,置物框也会被工作人拉动至底板上,导向架靠近底板的一侧均匀设有若干呈倾斜向上设置的钩齿,置物框底部设有与钩齿相配合的卡钩的设置,使得置物框只能单向移动,避免置物框在还未达到底板上时,会朝远离底板的一侧滑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20、可选的,所述护栏的内壁上设有与置物框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设置在第一导向杆的上侧,所述第二导向杆与翻边相配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护栏的内壁上设有与置物框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设置在第一导向杆的上侧,第二导向杆与翻边相配合的设置,当置物框内拉动至底板上后,工作人员可将置物框取出,而后再将翻边置于第二导向杆上,使得翻边与第二导向杆配合,此时钩齿与卡钩分离,钩齿便无法限位置物框,置物框便可通过与第二导向杆的滑动连接,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向地面。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地面上的工作人员可将物品放置在吊篮内,承托组件便会将位于地面上的物品可提升至底板上,而后升降组件会将置于吊篮内的物品顶推至与吊篮的上侧,使得物品裸露,同时触发组件被触发,若吊篮内的物品较轻时,触发组件触发顶推组件,通过顶推组件的设置,可将物品从承托组件内推出,若吊篮内的物品较重时,触发组件触发倾倒组件,通过倾倒组件的设置,可将物品倾倒至底板上。

24、2.底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设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的用于控制顶推组件的第一轻触开关和用于控制倾倒组件的第二轻触开关,吊篮的侧壁上设有固定板,固定板内设有可被按压的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第一顶杆可顶推第一轻触开关以触发顶推组件,第二顶杆可顶推第二轻触开关以触发倾倒组件,若置于吊篮内的物品较重,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压第一顶杆,使得第一顶杆置于固定板内,且第二顶杆伸出于固定板,当吊篮靠近底板的一侧与底板靠近吊篮的一侧抵触时,第二顶杆顶推第二轻触开关以触发倾倒组件,使得较重的物品被倾倒至底板上,若置于吊篮内的物品较轻,工作人员可通过按压第二顶杆,使得第二顶杆置于固定板内,且第一顶杆伸出于固定板,当吊篮靠近底板的一侧与底板靠近吊篮的一侧抵触时,第一顶杆顶推第一轻触开关以触发顶推组件,使得较轻的物品被顶推组件从承托组件内推出。

25、3.楼梯呈螺旋上升状且楼梯的一侧连接有置物组件,置物组件包括呈螺旋上升状的呈u型的导向架、设置在导向架的两侧的护栏、设置在护栏内壁的第一导向杆、与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的置物框,相较于竖直设置的楼梯,楼梯呈螺旋上升状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的攀爬,置物框与第一导向杆滑动连接的设置,工作人员在上楼梯的同时,可手动拉动置物框,从而使得置物框可在第一导向杆上滑动,当工作人员进入底板上后,置物框也会被工作人拉动至底板上,置物框底部设有与钩齿相配合的卡钩的设置,使得置物框只能单向移动,避免置物框在还未达到底板上时,会朝远离底板的一侧滑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且护栏的内壁上还设有与置物框滑动连接的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设置在第一导向杆的上侧,当置物框内拉动至底板上后,工作人员可将置物框取出,使得置物框与第二导向杆滑动连接,此时钩齿与卡钩分离,钩齿便无法限位置物框,置物框便可通过与第二导向杆的滑动连接,在重力的作用下,滑向地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