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64414发布日期:2023-07-05 12:4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及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墙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及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1、装饰一体化墙体是一种便于安装的墙体结构,其可在工厂内加工成型,运输到施工现场,搭接拼装成将整体楼层划分为一个个的功能性房间。目前,装饰一体化墙体与钢结构的连接组合,是装饰一体化墙体可选的固定方式之一,其具有装配率高、施工速度快等特点,但是横梁上是不能打孔生根的,这样会影响横梁与装饰一体化墙体的连接,牢固性存在问题,而且,钢结构风载横向位移明显,常常导致墙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包括横梁、墙主体、下固件、方型件和角卡件,所述横梁包括下翼缘板,所述墙主体与所述下翼缘板间隔设置;

2、所述下固件设置在所述墙主体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所述下固件包括连接部,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在第一方向两端的两个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横梁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端部设置为与所述下翼缘板的下端面贴合,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

3、两个所述角卡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下翼缘板在第一方向的两端且与两个所述第一端部一一对应,每个所述角卡件的一端抵在所述下翼缘板的顶面,另一端跨过所述下翼缘板的边沿且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部的顶面;每个所述角卡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用以将所述下固件吊装在所述下翼缘板上;

4、一个所述第一端部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方型件对应设置在另一个所述第一端部的下侧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墙主体的顶部夹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方型件之间。

5、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平板,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平板和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平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平板设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平板;

6、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处于所述第二平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向所述下翼缘板延伸,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下翼缘板间隔设置,所述方型件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平板连接。

7、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方型件包括第三平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四平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平板的两端且处于所述第三平板的同一侧,所述第四平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远离所述第三平板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竖板远离所述第三平板的一端,所述方型件围成第一腔体;

8、所述第三平板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平板贴合且连接,所述第二竖板与所述墙主体贴合,所述第三平板和所述第一平板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9、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三竖板、第五平板和第四竖板,所述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分别处于所述第五平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第五平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三竖板远离所述第五平板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端部;

10、所述第四竖板设置为与所述墙主体贴合,所述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之间形成第三间隙。

11、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角卡件包括压板和竖卡板,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竖卡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压板垂直于所述竖卡板,所述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下端面与所述下翼缘板的上端面相抵,所述竖卡板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的顶面相抵;

12、所述压板设有用以所述紧固件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平板对应所述第一通孔设有用以所述紧固件贯穿的第二通孔。

13、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压板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为抵在所述下翼缘板上;

14、所述竖卡板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设有向所述下翼缘板延伸的支撑板,用以限位所述角卡件。

15、一种可能的设计,还包括两个第一墙板和两个第二墙板,一所述第一墙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背向所述墙主体一侧,另一所述第一墙板设置在所述方型件背向所述墙主体一侧;

16、一所述第二墙板设置在所述方型件的底面,另一所述第二墙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的底面。

17、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横梁还包括上翼缘板和竖板,所述上翼缘板设置在所述下翼缘板的上侧,所述竖板连接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

18、两个所述第一墙板的顶部延伸至所述上翼缘板,两个所述第一墙板之间设有第一填充材料;

19、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平板与所述墙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材料。

20、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腔体内设有第四填充材料,所述第三间隙内设置有第五填充材料。

21、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墙主体包括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拼接单元,每个拼接单元包括搭接型材、第三填充材料和墙面板,两个所述墙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填充材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搭接型材位于所述第三填充材料在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设置在两个所述墙面板之间;

22、所述腹板设置为阶梯状,所述腹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位于所述腹板同侧,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与两个所述墙面板的内侧贴合且连接。

2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包括:

24、组装下固件和角卡件,将下固件布置在横梁的下翼缘板底面,将角卡件布置在下固件的两端且通过紧固件锁紧下固件和角卡件;

25、布置墙主体,将墙主体移动到预设位置,且墙主体的一侧抵靠在第一限位部上;

26、安装方型件,取方型件,将方型件布置在墙主体背向第一限位部的一侧,而且方型件分别抵靠着墙主体和第二平板,再使用螺钉将方型件和第二平板连接;

27、填充材料,在第二平板与下翼缘板之间以及第二平板与墙主体之间填充第二填充材料,并在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之间填充第一填充材料;

28、安装墙板,取第二墙板,使用螺钉将第二墙板固定在方型件的底面和第一限位部的底面,再取第一墙板,使用螺钉将第一墙板固定在第一限位部背向墙主体一侧以及方型件背向所述墙主体一侧。

29、本发明实施例的墙体结构牢固性高,同时可适当在一顶范围内沿着横梁长度方向移动,以缓解在风力载荷作用下钢结构主体发生横向层间位移时导致的墙体开裂。

30、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墙主体、下固件、方型件和角卡件,所述横梁包括下翼缘板,所述墙主体与所述下翼缘板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平板,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二平板和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平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平板设置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平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型件包括第三平板、第一竖板、第二竖板和第四平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平板的两端且处于所述第三平板的同一侧,所述第四平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竖板远离所述第三平板的一端或所述第二竖板远离所述第三平板的一端,所述方型件围成第一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依次相接的第三竖板、第五平板和第四竖板,所述第三竖板和第四竖板分别处于所述第五平板的两端且位于所述第五平板的同一侧,所述第三竖板远离所述第五平板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卡件包括压板和竖卡板,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竖卡板的一端连接,且所述压板垂直于所述竖卡板,所述压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下端面与所述下翼缘板的上端面相抵,所述竖卡板远离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平板的顶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为抵在所述下翼缘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一墙板和两个第二墙板,一所述第一墙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背向所述墙主体一侧,另一所述第一墙板设置在所述方型件背向所述墙主体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还包括上翼缘板和竖板,所述上翼缘板设置在所述下翼缘板的上侧,所述竖板连接所述上翼缘板和所述下翼缘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主体包括沿所述横梁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拼接单元,每个拼接单元包括搭接型材、第三填充材料和墙面板,两个所述墙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填充材料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所述搭接型材位于所述第三填充材料在所述横梁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设置在两个所述墙面板之间;

10.一种装配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及装配方法,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包括横梁、墙主体、下固件、方型件和角卡件,所述横梁包括下翼缘板,所述墙主体与所述下翼缘板间隔设置;所述下固件包括连接部,以及第一端部,连接部与所述下翼缘板之间设有第一间隙;一个第一端部设有第一限位部,墙主体的顶部夹在第一限位部和方型件之间。装配方法包括:组装下固件和角卡件,布置墙主体,安装方型件,填充材料,以及安装墙板。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墙体领域,提供了一种装饰一体化墙体结构及装配方法,墙体结构牢固性高,同时可适当在一顶范围内沿着横梁长度方向移动,以缓解在风力载荷作用下钢结构主体发生横向层间位移时导致的墙体开裂。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生,张同坤,杨正波,叶明起,张羽飞,刘占维,王莹,尹东杰,陈红霞,白纪新,刘智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