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74070发布日期:2023-08-01 20:19阅读:71来源:国知局
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建筑设计师们对建筑形态和视觉效果完美的不断追求,过去呆板的立面设计已被越来越多灵活多变的异形设计代替,圆形、椭圆形和弧形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当中,各种形式的弧形梁、异形板的不断涌现,为其施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有大多数弧形结构为钢结构,混凝土弧形结构需要支模,且弧形结构在截面上的变化、整体外观形式上的变化和表面清水效果的要求,均会给钢筋、模板的加工和安装增加难度,特别是支撑高度超过8米的弧形结构高支模,更加为弧形结构的施工增加了难度。

2、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107869249a公开了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虽然简化了安装过程,加快了施工进度,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斜交的部分横杆直接垂直支撑于模板,支撑稳定效果好,但是其无法准确知道弧形结构高支模的支撑安全性,对坍塌或局部坍塌无法做到提前预知,若采用专家检测,不仅提高了成本,还延长了检查时间,也无法充分确定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弧形结构高支模的安装规范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该弧形结构高支模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步骤一:预处理:制作弧形结构的底模模板、梁侧模和顶板模板,清理作业面上的易燃物和建筑垃圾,并确定作业面是否具有高低差,并将高低差缩小至0~1m内;

5、步骤二:弹线:根据测量基准点和设计图纸做数据分析和放线定位,从而在作业面上确定立杆的放置位置,再于立杆的放置位置上垫50×50×100mm通长木方,木方上的立杆≥3根;

6、步骤三:搭设梁板满堂脚手架:搭设立杆和立杆横杆,使立杆和立杆横杆的间距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若作业面具有高低差,立杆距边坡上方边缘的距离为0.5~1m,同时立杆底部搭设纵向扫地杆和横向扫地杆,当作业面具有高低差时,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2~3跨,再于立杆顶部插入u托,形成预制满堂脚手架,再于预制满堂脚手架上设置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且当预制满堂脚手架的宽高比为≥4时,在预制满堂脚手架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水平加强层,若顶部和底部的水平加强层的间距≥16m时,每隔8~12m,增设水平加强层,形成梁板满堂脚手架;

7、步骤四:调整标高:调整步骤三中所述梁板满堂脚手架的立杆顶端高度,使得梁板满堂脚手架的顶端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8、步骤五:检查:人工采集梁板满堂脚手架的各项数据,再确定梁板满堂脚手架的多个特征的特征数据,并整合成数据集合,构建梁板满堂脚手架的数据模型的结构,再在梁板满堂脚手架的数据模型中抽象出静态常量数据和动态变量数据,并依据预设映射关系,构建梁板满堂脚手架数字孪生模型,再优化梁板满堂脚手架数字孪生模型,同时人工模拟梁板满堂脚手架的承重对象,并确定承重对象的多个特征的特征数据,建立承重对象数字孪生模型,最后检查梁板满堂脚手架的安全性,检查合格后验收;

9、步骤六:后处理:铺梁底模模板、安装梁侧模、安装龙骨、铺顶板模板和校正标高,最后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养护成型后拆除模板;

10、步骤七:验收:由专家、经理、项目部和作业队伍共同参与,为弧形结构高支模进行验收。

11、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横向扫地杆位于纵向扫地杆的下方,扫地杆的中心距作业面的高度≤200mm,步骤三中所述u托伸出立杆的长度为150~200mm,u托插入立杆的长度≥150mm。

12、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竖向剪刀撑的安装要求为:于预制满堂脚手架的四边和中间每隔4~6排立杆,由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所述水平剪刀撑的安装要求为:在预制满堂脚手架的上下两端和中间,每隔4~6排立杆从顶层立杆横杆向下每隔2~4步设置水平剪刀撑。

13、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的夹角为45°~60°,同时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的接头采用搭接的方式。

14、进一步地,步骤五中所述构建梁板满堂脚手架的数据模型的具体操作为:

15、s1、确定梁板满堂脚手架实体的数据集合,数据集合包括属性名称及数据类型;

16、s2、对于每一个特征,统计特征在多个属性数据中的原始分布及分布参数;

17、s3、根据分布参数对特征值进行调整,使得调整后的特征在多个属性数据中的分布为正态分布,并输入至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

18、进一步地,步骤s3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为bp神经网络模型。

19、进一步地,步骤六中所述安装梁侧模时预留一定的胀模变形空间,所述安装龙骨需定点绑扎。

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1、1、本发明通过构建梁板满堂脚手架的数据模型的结构,再在梁板满堂脚手架的数据模型中抽象出静态常量数据和动态变量数据,并依据预设映射关系,构建梁板满堂脚手架数字孪生模型,再优化梁板满堂脚手架数字孪生模型,同时建立承重对象数字孪生模型,最后检查梁板满堂脚手架的安全性,检查合格后验收,达到预知弧形结构高支模是否坍塌的目的,准确知道弧形结构高支模的支撑安全性,无需采用专家检测,不仅降低了成本,还缩短了检查时间,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2、2、本发明通过清理作业面上的易燃物和建筑垃圾,并确定作业面是否具有高低差,并将高低差缩小至0~1m内,确保作业平面符合要求,避免影响后期弧形结构高支模的稳定性,再规范构建梁板满堂脚手架,最后调整梁板满堂脚手架的立杆顶端高度,使得梁板满堂脚手架的顶端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达到提高弧形结构高支模安装规范度的目的,从而可在施工作业方面确保弧形结构高支模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弧形结构高支模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横向扫地杆位于纵向扫地杆的下方,扫地杆的中心距作业面的高度≤200mm,步骤三中所述u托伸出立杆的长度为150~200mm,u托插入立杆的长度≥1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竖向剪刀撑的安装要求为:于预制满堂脚手架的四边和中间每隔4~6排立杆,由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所述水平剪刀撑的安装要求为:在预制满堂脚手架的上下两端和中间,每隔4~6排立杆从顶层立杆横杆向下每隔2~4步设置水平剪刀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的夹角为45°~60°,同时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的接头采用搭接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构建梁板满堂脚手架的数据模型的具体操作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为bp神经网络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安装梁侧模时预留一定的胀模变形空间,所述安装龙骨需定点绑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弧形结构高支模施工方法,该弧形结构高支模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预处理:制作弧形结构的底模模板、梁侧模和顶板模板,清理作业面上的易燃物和建筑垃圾,并确定作业面是否具有高低差,并将高低差缩小至0~1m内;步骤二:弹线:根据测量基准点和设计图纸做数据分析和放线定位,本发明能够预知弧形结构高支模是否坍塌,准确知道弧形结构高支模的支撑安全性,无需采用专家检测,不仅降低了成本,还缩短了检查时间,也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且能够提高弧形结构高支模的安装规范度,从而可在施工作业方面确保弧形结构高支模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志,刘国全,周山动,张赛,李健,樊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