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71282发布日期:2023-08-01 16:3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钢筋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相对融接,不使用焊条,而使用催化剂材料,用电阻将钢筋的末端熔化并接合,通过抑制二氧化碳的产生可以提高接合抗拉强度的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钢筋在建筑或土木领域被用作混凝土构造物的内部骨架。

2、钢筋是形成为一定长度的标准件,根据建筑物的长度将钢筋相互连接使用,使用的是相对连接和重叠连接,相对连接主要使用的是nc连接(nc coupler)和焊接连接,重叠连接一直采用铁丝捆绑连接的方法。

3、在相对连接方法中,焊接连接在施工现场对钢筋逐条焊接中存在结构性困难和生产效率低下、焊接部位发生断裂等问题,nc连接方式的连接器单价为5000~10000韩元,以1吨的钢筋单价为标准,要投入一倍以上的施工成本,施工后混凝土液体流入连接器内钢筋接头与接头之间并凝固,存在施工后钢筋的连接效果不明确的问题。

4、而重叠连接是将钢筋和钢筋捆绑的方式,从因地震致使建筑物倒塌的台湾地震事例来看,由于捆绑的钢筋脱落,可以确认完全没有抗震效果。

5、另外,螺栓、螺母方式也可以以低廉的费用进行施工,施工效果明显,但由于施工前不仅需要做繁琐的头部成形,且现场施工时需要进行繁琐的个别紧固作业,因此存在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6、另一方面,作为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钢筋连接器的问题的方法,具有各种结构的钢筋连接器正在被开发。

7、专利文献1的钢筋连接器,如图1所示,使用了将一对在外周面上以一定间隔形成节突1a、2a,在长度方向上形成长肋突1b、2b的钢筋1、2相对配置,用第一及第二连接器10、20包裹住上述钢筋的末端,上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的两端分别通过紧固螺母31、33拧紧螺钉等方法拧紧后,将紧固销35插入紧固螺母31、33的紧固孔中进行固定的方法。

8、但是,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在施工现场连接钢筋时,要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对接,紧固螺母,插入紧固销等需要大量技术工人的手工操作,因此存在需要大量的施工时间和成本的问题。

9、专利文献2的钢筋连接器如图2所示,构成包括与左侧及右侧结合壳体100、102的收容槽140结合,与连接用材料m的外表面紧密固定的紧固构件200,以及设置在紧固构件200一侧,对紧固构件200施加单向弹力的弹性构件300,和结合在上述弹性构件300之间的支撑构件400。

10、从现有的钢筋连接器操作过程来看,在联接壳体内部形成容纳槽,通过容纳槽构成引导紧固构件可以滑动的空间。

11、此时,容纳槽是以倾斜形成,当插入连接用材料m时,紧固构件200沿着支撑构件400的方向移动以确保插入空间,并且反向拉伸紧固构件200移动到结合壳体100的入口,以紧密地固定在钢筋上。

12、但是,在现有的钢筋连接器固定方法中,由于必须加工容纳槽以使紧固构件稳定地移动到结合壳体内部,因此存在加工时间长且难度大的缺点,并且需要沿着结合壳体内部的圆周将紧固构件结合到每个容纳槽中,但难以固定位于上侧的紧固构件。

13、另外,即使连接材料固定在紧固构件上,也存在左右产生空隙的问题。

1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3所示,本发明人已经申请并注册了发明名称为“钢筋融接型连接器”(注册日期2018.10.04.)的专利,有必要提出进一步改进的钢筋融接连接器。

15、在先技术文献列出如下:

16、韩国发明公开编号第10-2009-00009578号,发明的名称是“钢筋连接装置”(公开日2009.01.2);

17、韩国发明注册编号第10-1456517号,发明的名称是“连接用联接器”(注册日2014.10.24);

18、韩国发明注册编号第10-1906921号,发明的名称是“钢筋融接合型连接器”(注册日2018.10.04)。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及必要性而创造的,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更详细的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钢筋的长度方向上进行相对融接,但不使用焊条,而使用催化材料,用电阻熔化钢筋的末端进行接合,同时抑制二氧化碳的生成,为提高接合抗拉强度的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体,具有通过开放的下部插入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中空部,所述第一插入中空部上部形成接触板;放置在所述接触板上的圆盘状的融合构件;以及遮蔽罩,包裹所述融合构件,由所述接触板支撑,形成有为了在内部插入第二钢筋而上下贯通的第二插入中空部;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中空部中的所述第一钢筋的末端与所述接触板的下表面接触,插入到所述第二插入中空部中的所述第二钢筋的末端与所述融合构件接触;在所述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中的任何一个施加(+)极的电源,同时向另一个施加(-)极的电源,作为催化材料的所述融合构件被加热,并呈放射状瞬间膨胀,阻止氧气(o2)的流入、抑制二氧化碳(co2)生成,同时所述第一钢筋、连接主体和第二钢筋被融接在一起。

4、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5、根据本发明,具有通过圆板形状的融合构件轻易地安置在连接主体上并进行融接的优点。

6、融合构件呈放射状瞬间膨胀,阻断周围空气流入,不会在钢筋接头的接合面产生二氧化碳气泡,具有提高抗拉强度的优点。

7、另外,由于结构简单,并且将要连接的钢筋接头融接并连接,因此具有连接工作容易且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

8、另外,与现有的钢筋连接器相比,制造成本低廉,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并且具有通过减轻钢筋连接器重量来减轻施工结构重量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从上边缘向上突起,形成包围所述遮蔽罩下部的边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体沿长度方向在第一插入中空部两侧形成用于引导第一钢筋的筋肋的第一引导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构件设置为铝材,其中每100重量份铝包含0.8~1.6重量份的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构件的直径为4mm以上~12mm以下、厚度为1mm以上~5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罩在底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插入中空部连通的连通凹凸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筋融接改良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体,具有下部插入第一钢筋的第一插入中空部,第一插入中空部上部形成接触板;放置在接触板上的融合构件;及遮蔽罩,包裹融合构件,由接触板支撑,形成内部插入第二钢筋的第二插入中空部;插入第一插入中空部中的第一钢筋末端与接触板接触,插入第二插入中空部中的第二钢筋末端与融合构件接触;在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任一个施加(+)极电源,向另一个施加(‑)极电源,作为催化材料的融合构件被加热,呈放射状瞬间膨胀,阻止O<subgt;2</subgt;流入、抑制CO<subgt;2</subgt;生成,第一钢筋、连接主体和第二钢筋被融接,这样可在不使用焊条,使用触媒材料,通过电阻熔化钢筋末端使其接合,并抑制二氧化碳生成,提高接合拉伸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黄荣泰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