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角度墙体的装配式建筑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22177发布日期:2023-09-13 09:42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多角度墙体的装配式建筑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墙体连接,具体为一种用于多角度墙体的装配式建筑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行业倾向于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建筑行业也不例外。

2、传统建筑大多通过人工进行搭建,在进行大规模建造时,建设周期长、成本高,为了降低人力成本,通过装配式建筑,进行建筑拼接,有利于提高建造效率。传统建筑多以规整的外立面造型为主,但是,现有建筑为了提高建筑特色,降低了规整立面的使用量,通过多转角设置,提高建筑特色。

3、不过,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墙体装配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直接吊运的墙体无法满足安装需求,需要增设连接装置进行墙面定位,但是现有连接装置角度固定,无法满足多角度墙体的装配需求。

4、此外,由于墙体自重较大,在进行墙体角度定位时,通过移动和转动墙体容易造成过定位,产生定位误差,影响定位精度,因此需要多次定位,从而对角度进行修正,严重降低墙体角度定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多角度墙体的装配式建筑的连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多角度墙体的装配式建筑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夹持装置、定位装置和调节装置,支撑装置和和夹持装置紧固连接,定位装置和支撑装置连接,调节装置和支撑装置连接,夹持装置和定位装置连通,支撑装置包括载体和支撑座,载体和支撑座活动连接,载体置于墙体下侧,支撑座和夹持装置紧固连接。

4、支撑装置为主要的安装基础,通过支撑装置对其他装置进行安装,通过夹持装置对装配式墙体进行夹持,通过定位装置对两个呈一定夹角状态的腔体进行定位,提高安装精度,通过调节装置对墙体进行调节,通过紧固连接对夹持装置进行限位,夹持装置和定位装置气道连通,通过载体对调节墙体进行支撑定位,防止移动时造成墙体下部磨损。

5、进一步的,载体包括支撑块和滑动块,支撑块设有滑移面和支撑面,滑移面和支撑面倾斜布置,支撑面倾角小于滑移面倾角,滑移面中段设有楔槽,滑动块和楔槽适配,滑动块为多边形布置,滑动块包括水平段和倾斜段,倾斜段和水平段夹角与滑移面倾角相等,滑动块两端设有凸块,凸块和滑移面间歇滑动接触;

6、初始状态:水平段水平布置,倾斜段和滑移面接触,支撑块滑动块间通过锁紧机构锁紧;

7、解锁状态:凸块沿滑移面滑动到底端后,滑动块沿凸块定轴转动,滑动块和楔槽滑动连接。

8、支撑块为主要的承载基础,初始状态下,通过滑移面对凸块对滑动块进行双端支撑,通过锁紧机构使支撑块和滑动块相互锁止,滑动块上侧平面对墙体下侧进行支撑,通过支撑面对墙体进行辅助支撑,提高支撑性能,在进行粗定位时,通过调节装置对墙体进行移动,通过滑动块的平面支撑,提高墙体移动稳定性能,在进行墙体沉降时,锁紧机构解锁,滑动块和支撑块在墙体自重作用下移动,滑动块先在滑移面上移动,当滑动块两侧的凸块移动到地面时,滑动块指向楔槽,滑动块沿凸块定轴转动,滑动块滑入楔槽内,滑动块倾斜段呈水平状态,水平段呈倾斜状态,墙体下侧两边分别抵接在水平段和滑移面上,从面接触转为线接触,减小接触面积,提高墙体滑动平顺性,墙体下移过程中,两角边受力平衡,使支撑块和滑动块向两侧排开,使墙体沿竖直向下移,防止墙体倾倒。

9、进一步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气缸、转动座、动力滚轮和换向轴,支撑块上设有调节槽,调节气缸置于调节槽内,调节气缸输出端和转动座传动连接,调节槽下侧开口设有,支撑块上设有传动槽,传动槽扇形设置,传动槽和调节槽连通,换向轴一端和动力滚轮传动连接,动力滚轮置于传动槽内,换向轴远离动力滚轮一端设有传动球,转动座上设有凹槽,传动球和凹槽转动连接,换向轴通过传动球和转动座传动连接,调节槽和传动槽连通处设有转槽,转槽内设有转节,转节为球形布置,转节上设有通孔,换向轴一端穿过通孔,转节和转槽转动连接,换向轴上套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换向轴的转节和动力滚轮之间,转节靠近限位板一侧设有换向截面。

10、当待装配的两个呈夹角布置的墙体实际夹角和设计夹角不等时,通过调节气缸驱动转动座下移,使转动座伸出调节槽,从而通过载体将调节墙体顶起,使墙体以转动座为基点转动,降低摩擦面积,提高转动平顺性,提高调节性能,当转动座下移时,通过换向轴移动,转节通过通孔对换向轴进行限位,通过转槽对转节进行转动支撑,使换向轴和转节通孔相对滑动,从而使动力滚轮沿传动槽上移,动力滚轮不和地面接触,当完成角度调节后,调节气缸输出端后移,从而带动转动座上移,转动座和转节间的换向轴长度逐渐减小,通过转节导向,使动力滚轮转动下移,当换向轴处于水平位置时,转动座和转节间的换向轴长度最小,限位板和转节距离最远,随着转动座继续上移,动力滚轮和地面逐渐接触,动力滚轮外侧为弹性制品,受力过大形变,转动座移动到最上端时,限位板和转节接触,动力滚轮下侧形变量最大,动力滚轮和地面传动效率最高,动力滚轮为内置电机,通过电机驱动,输出转矩,从而带动动力滚轮转动,动力滚轮依次通过换向轴和限位板带动载体移动,从而调节墙体间间隙。

11、进一步的,定位装置包括基板、定位板和伸缩杆,基板一端和支撑座紧固连接,基板一侧设有两组伸缩杆,伸缩杆一端和基板紧固连接,伸缩杆远离基板一端和定位板设有球节,球节和定位板转动连接,伸缩杆包括固定杆、活动杆和伸缩弹簧,固定杆和基板紧固连接,固定杆上设有伸缩槽,伸缩弹簧置于伸缩槽内,活动杆和伸缩槽滑动连接,活动杆和伸缩弹簧传动连接,活动杆通过球节和定位板转动连接。

12、在进行夹角调节时,将一个墙体送入指定位置,并将这一墙体当为定位基准,通过基板对定位墙体进行靠模,从而对支撑座和伸缩杆进行定位,伸缩杆为伸缩形套杆,通过内置伸缩弹簧保证预紧力,通过基板对固定杆进行固定,当通过动力滚轮带动调节墙体靠近定位墙体时,先对伸缩弹簧进行压缩,随着两个墙体距离减小,定位板和待调节墙体接触,活动杆和定位板转动连接,通过上下两侧的活动杆使定位板紧紧贴合在调节墙体一侧,定位板和基板间夹角即为两个墙体间偏转角,通过对偏转角进行补偿,使实际夹角符合设计夹角。

13、进一步的,夹持装置包括导向座和负压吸盘,导向座和支撑座紧固连接,负压吸盘和导向座连通,定位装置还包括负压气管,负压气管依次通过支撑座和导向座和负压吸盘连通,负压气管进气端和负压源连通。

14、通过导向座对负压吸盘进行安装,负压吸盘和调节墙体接触,吸附在墙体表面,通过负压吸取,对墙体进行夹持,提高定位效率,通过支撑座对导向座进行固定,负压吸盘通过导向座和负压气管连通,负压气管通过和负压源连通,从而使负压吸盘产生负压,减少定位时间,提高定位效率。

15、进一步的,调节槽偏心设置,调节槽位于支撑块竖直中线靠近支撑座一侧,负压吸盘负压端朝向墙体侧边,负压吸盘位于调节槽竖直截面远离支撑座一侧。

16、调节槽偏心设置,提高墙体转动灵敏度,定位板和调节墙体待加工表面接触,从而对调节墙体进行限位,防止墙体沿竖直面转动,对墙体两侧进行平衡,防止倾倒,负压吸盘和定位板位于调节槽两侧,使调节墙体被调节槽竖直截面截取的两侧形成质量差,靠近定位板一侧为质量较小的区域,另一侧为质量较大的区域,从而提高转动灵敏度。

17、进一步的,夹持装置还包括导气杆,导气杆阶梯设置,导气杆上设有气孔,气孔为双出口设置,气孔的进口和负压吸盘连通,导气杆两端为小径端,导气杆小径端外圈设有螺旋滑块,导向座上依次设有前导槽、导向槽和后导槽,螺旋滑块与前导槽和后导槽间歇滑动连接,后导槽位于导向座靠向支撑座一侧,导向座上分别设有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第一气道和前导槽间歇连通,第二气道和后导槽间歇连通,支撑座上设有换向槽,换向座和换向槽转动连接,定位装置还包括换向座,换向座上设有气腔,负压气管和气腔连通,气腔为双出气端,气腔出气端包括合气口和推气口,合气口和第二气道,推气口和第一气道间歇连通,前导槽和后导槽内壁粗糙度渐变设置。

18、导气杆和负压吸盘进行转动密封连接,通过阶梯设置,直径最大处和导向槽密封连接,小径处外圈设有螺旋滑块,通过前导槽和后导槽螺旋设置,对螺旋滑块进行导向,当两个墙体的实际夹角不满足设计夹角时,通过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间歇导通,从而通过导气杆推动调节墙体沿转动座转动,直到两个墙体交接面处于水平状态,满足设计需求,负压气管和气腔连通,通过气腔进行配气,调节第一气道和第二气道导通状态,合气口和推气口为长条形槽,通过换向座转动,调节合气口和第二气道导通面积与推气口和第一气道导通面积,控制进气量,通过螺旋设置的前导槽和后导槽,对调节墙体转动进行限位,降低转动速度,通过粗糙度渐变设置,靠近导向槽一端的粗糙度最小,进一步降速,降低转动惯性,从而提高转动调节精度,通过换向槽对换向座进行转动导向。

19、进一步的,换向座上设有分气槽,分气槽内腔两侧设有换向弧面,定位板通过换向弧面和换向座传动连接。

20、定位板通过分气槽两侧的换向弧面进行传动,从而带动换向座转动,初始状态下,合气口和第二气道导通,推气口和第一气道导通,第一气道直径小于第二气道直径,导气杆气孔出口设有堵板,通过堵板对靠近第二气道的气孔的出口进行间歇封堵,当通过定位板和基板检测两个墙体实际夹角过小时,通过换向弧面使换向座转动,使第二气道和合气口连通中断,堵板在自重作用下转动,使气孔的竖直进口截止,第一气道和推气口重合面积增大,过流面积增大,从而使第一气道和前导槽内气压降低,前导槽内气压低于后导槽内气压,通过气压差增大堵板和气孔竖直进口的压力,提高密封性能,随着负压逐渐增大,通过导气杆带动调节墙体向外侧转动,通过摩擦渐变设置,进行缓冲,防止降低惯性力影响,随着调节墙体转动,两个墙体的待结合面趋于平行;当两个墙体实际夹角过大时,换向座反向转动,第一气道和推气口截止,第二气道和合气口连通,在压差作用下,使堵板将于前导槽连通的气孔出口封堵,从而通过导气杆带动调节墙体对内转动,直到两个墙体的待结合面趋于水平。

21、作为优化,活动杆靠近球节一端直径渐缩设置。通过活动杆渐缩设置,提高墙体夹角转动区间,适合多种夹角的墙体的检测调节。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滑动块上侧平面对墙体下侧进行支撑,通过支撑面对墙体进行辅助支撑,提高支撑性能,在进行墙体沉降时,从面接触转为线接触,减小接触面积,提高墙体滑动平顺性,墙体下移过程中,两角边受力平衡,使支撑块和滑动块向两侧排开,使墙体等高下移,防止墙体倾倒;调节槽偏心设置,提高墙体转动灵敏度,定位板和调节墙体待加工表面接触,从而对调节墙体进行限位,防止墙体沿竖直面转动、倾倒,负压吸盘和定位板位于调节槽两侧,使调节墙体被调节槽竖直截面截取的两侧形成质量差,从而提高转动灵敏度;通过前导槽和后导槽,对调节墙体转动进行限位,降低转动速度,通过粗糙度渐变设置,靠近导向槽一端的粗糙度最小,进一步降速,降低转动惯性,从而提高转动调节精度;初始状态下,合气口和第二气道导通,推气口和第一气道导通,当通过定位板和基板检测两个墙体实际夹角过小时,通过换向弧面使换向座转动,使第二气道和合气口连通中断,通过气压差增大堵板和气孔后端竖直进口的压力,提高密封性能,随着负压逐渐增大,通过导气杆带动调节墙体向外侧转动,从而对内偏角进行补偿;当两个墙体实际夹角过大时,换向座反向转动,第一气道和推气口截止,第二气道和合气口连通,在压差作用下,使堵板将于前导槽连通的气孔出口封堵,从而通过导气杆带动调节墙体对内转动,直到两个墙体的待结合面趋于水平,对外偏角进行补偿,提高调节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