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和节能外墙构造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90166发布日期:2023-11-15 22:29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和节能外墙构造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和节能外墙构造。


背景技术:

1、在众多能耗领域,建筑能耗目前已经占到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建筑节能已经成为是我国在节能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节能需求的逐步提高,“零能耗建筑”、“被动式建筑”等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均在不断发展,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性能及外墙保温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框架结构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其外墙多为填充墙形式,仅承担围护作用,重量由梁柱部分承担。外墙部分的保温施工一般是在梁柱部分成型后,通过砌筑等形式完成。该部分保温则往往通过粘、锚、喷涂或干挂等形式外附保温层。此类方式由于结构形式、施工质量等因素,外侧面平整度较差,较差施工情况普遍。更由于这种施工形式的限制,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水平通缝,后期易引发渗漏。同时,由于后附保温的施工形式,保温层易在后期存在开裂、渗水、脱落及火灾的问题,影响建筑保温效果及引发安全事故(火灾及保温层坠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和节能外墙构造。

2、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s1,在浇筑梁柱部分之前架设好保温模板并进行固定,其中,所述保温模板的部分区域设置在梁柱钢筋的外侧面,所述保温模板的其余区域位于后续施工填充墙的外侧面;

5、步骤s2,安装所述梁柱部分的内侧模板与下方模板和/或侧向模板,所述保温模板和所述内侧模板的外支护系统;

6、步骤s3,在所述保温模板的部分区域与所述内侧模板与下方模板和/或侧向模板的合围空间内进行梁柱混凝土浇筑并包裹于所述梁柱钢筋,以使所述梁柱混凝土与所述梁柱钢筋之间形成所述梁柱部分,所述保温模板的部分区域与所述梁柱部分通过现浇形成无空腔连接;

7、步骤s4,拆除所述外支护系统;

8、步骤s5,在所述保温模板的内侧面施工所述填充墙,以使所述填充墙连接于所述保温模板的其余区域的内侧面。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s11,在下层墙体上设置向外凸起的挑沿结构;

11、步骤s12,将由若干个a级保温板合围形成的所述保温模板安装至外楼面上,且所述挑沿结构伸入至所述保温模板内并连接于所述保温模板;

12、步骤s13,对所述保温模板进行临时固定。

13、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2中,所述挑沿结构自所述保温模板的内侧面伸入至所述保温模板内的厚度不小于所述保温模板的自身厚度的4/5,且所述挑沿结构不露出于所述保温模板的外表面。

14、进一步地,所述挑沿结构包括混凝土挑板,所述混凝土挑板设置于所述下层墙体的外侧面并与所述下层墙体一体成型;

15、和/或,所述挑沿结构包括托架,所述托架连接于所述下层墙体上并向外延伸出所述下层墙体的外侧面。

1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3中,利用斜撑连接于所述保温模板;

17、和/或,在所述下层墙体上设置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抵靠于所述保温模板的内侧面。

18、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模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阻挡部件;

19、和/或,所述阻挡部件包括后浇筑导墙,所述后浇筑导墙连接于所述下层墙体的顶面;

20、和/或,所述阻挡部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下层墙体的顶面和/或所述挑沿结构,且所述限位板贴合抵靠于所述保温模板的内侧面。

2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保温模板通过锚固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填充墙内的拉结筋;

22、和/或,所述保温模板与所述填充墙之间采用对穿连接件相连接;

23、和/或,所述保温模板的材料为a级防火保温材料。

24、进一步地,所述保温模板与所述填充墙之间设置有中间层;

25、和/或,所述填充墙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砖、alc条板、页岩烧结砖中的一种或多种;当所述填充墙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砖、alc条板、页岩烧结砖中的多种时,多种之间相互层叠放置;

26、和/或,所述保温模板的材料为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

27、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所述步骤s6为在所述保温模板的外侧面施工护面层和/或饰面层;

28、和/或,所述保温模板的材料为硅墨烯保温材料;

29、和/或,所述保温模板内具有加强部件。

30、一种节能外墙构造,其利用如上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加工制作而成,所述节能外墙构造包括保温模板、梁柱部分和填充墙,所述梁柱部分包括梁柱混凝土和梁柱钢筋,所述保温模板架设于所述梁柱钢筋的外侧面,所述梁柱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梁柱钢筋,以使所述梁柱部分连接于所述保温模板的部分区域的内侧面,所述填充墙连接于所述保温模板的其余区域的内侧面。

3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32、本发明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和节能外墙构造,将保温模板的部分区域架设于梁柱钢筋的外侧面,在浇筑梁柱混凝土后实现与梁柱部分相连接,在略增加模板施工要求的情况下,省去大量后期保温施工湿作业环节,从而节约施工周期;同时,保温模板与梁柱部分连接可靠,有效避免传统后贴式保温施工方法存在的安全问题。保温模板的外立面平整度可有效控制,减少外侧护面层施工厚度,降低护面层空鼓、开裂、脱落风险;且保温层连贯性大大提高,减少水平通缝,防止后期渗漏。



技术特征:

1.一种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所述挑沿结构自所述保温模板的内侧面伸入至所述保温模板内的厚度不小于所述保温模板的自身厚度的4/5,且所述挑沿结构不露出于所述保温模板的外表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沿结构包括混凝土挑板,所述混凝土挑板设置于所述下层墙体的外侧面并与所述下层墙体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3中,利用斜撑连接于所述保温模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模板通过连接件连接于所述阻挡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所述保温模板通过锚固连接件连接于所述填充墙内的拉结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模板与所述填充墙之间设置有中间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所述步骤s6为在所述保温模板的外侧面施工护面层和/或饰面层;

10.一种节能外墙构造,其特征在于,其利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加工制作而成,所述节能外墙构造包括保温模板、梁柱部分和填充墙,所述梁柱部分包括梁柱混凝土和梁柱钢筋,所述保温模板架设于所述梁柱钢筋的外侧面,所述梁柱混凝土浇筑于所述梁柱钢筋,以使所述梁柱部分连接于所述保温模板的部分区域的内侧面,所述填充墙连接于所述保温模板的其余区域的内侧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和节能外墙构造,框架结构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浇筑梁柱部分之前架设好保温模板并进行固定;步骤S2,安装外支护系统;步骤S3,在保温模板的部分区域与内侧模板与下方模板和/或侧向模板的合围空间内进行梁柱混凝土浇筑以形成梁柱部分;步骤S4,拆除外支护系统;步骤S5,在保温模板的内侧面施工填充墙。省去大量后期保温施工湿作业环节,从而节约施工周期;有效避免传统后贴式保温施工方法存在的安全问题。保温模板的外立面平整度可有效控制,减少外侧护面层施工厚度,降低护面层空鼓、开裂、脱落风险;减少水平通缝,防止后期渗漏。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强,刘强,任东晨,季良,严阵,周夏麟,马思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圣奎塑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