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13981发布日期:2023-12-07 20:05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迅速发展,预制外墙板(梁下板)在公共建筑中越来越广泛应用,为确保建筑物外墙防水效果,对于建筑外墙接缝需要进行密封胶封闭填充。现有的预制外墙板装配施工中,为解决板缝打胶防水容易随着时间的长久出现老化,最后导致漏水的问题,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式拼接缝防水密封施工方法,通过下沉部、卷材防水层、第一冲压钣金件、第二冲压钣金件、弹性橡胶条等的相互配合,形成拼接缝防水密封构造,能够稳定地、持久地对拼接缝进行防水密封;但该平面式拼接缝防水密封施工方法的防水寿命较短且不适用于建筑外墙的密封胶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建筑外墙的防水密封效果并便于施工及后期维护,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

2、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步骤s1,在满足基材伸缩余量前提下,设计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外墙板接缝宽度;

5、步骤s2,接缝处理,去除基材表面接缝处不利于粘结的物质,清洁灰尘杂质;

6、步骤s3,在基材表面的接缝放置背衬材料,使用柔软闭孔的圆形或扁平形的泡沫棒作为背衬材料;

7、步骤s4,在接缝两侧的基材阳角分别粘贴美纹纸胶带,美纹纸粘贴垂直平整;

8、步骤s5,涂刷底涂,底涂均匀涂刷在基材粘结面;

9、步骤s6,待底涂干燥后,施工密封胶填缝。

10、常规设计中水平及竖向常规标准宽度接缝宽度为10mm~30mm,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由单个预制构件拼装而成,吊装过程中受外界因素影响,外墙板接缝宽度误差较大,一般接缝宽度区间为5mm~40mm。

11、进一步的,对于特殊节点小于常规标准宽度接缝的窄缝,即接缝宽度小于10mm时,先通过打磨将窄接缝拓宽到10mm以上,且密封胶缝隙两面粘接厚度不小于10mm±2mm,之后按照步骤2至步骤6进行施工。

12、可选的,窄接缝使用角磨机进行打磨。

13、进一步的,步骤s1中,对于特殊节点大于常规标准宽度接缝的宽缝,即接缝宽度大于30mm时,背衬用泡沫棒拧成麻花状用以填满实际宽缝,依据实际缝宽进行施胶,优先保证防水质量,同时针对不同的外立面装修材料,进行密封胶与装修材料的相容性试验,保证装修材料覆盖密封胶体时不发生脱落,之后按照步骤2至步骤6进行施工。

14、可选的,步骤s2中,接缝处理使用磨光机或铲刀工具去除不利于粘结的物质,使用吹风机或软毛刷清洁基材表面的灰尘杂质。

15、不利于粘结的物质包括灰尘、油漆、水泥浮浆和其它不利于粘结的微粒;粘贴美纹纸的部位也应使用磨光机磨平,以免刮胶不平整;接缝处理的基材表面,保证干燥、清洁、密实、质地均一。

16、进一步的,步骤s3中,所述泡沫棒直径大于接缝宽度5mm以上,实现宽厚比范围为1:1至1:2,且密封胶与基材粘接的深度控制在10mm±2mm。

17、使用柔软闭孔的圆形或扁平的泡沫棒作为背衬材料,用以控制密封胶的施胶厚度和形状;通过手指或其它圆滑状物体放置泡沫棒,不得使用锐器,以免戳破泡沫棒;

18、进一步的,接缝宽度太小或被填充物覆盖而无法放置背衬材料时,使用粘接隔离带, 覆盖接缝底部。若密封胶与基材底部直接粘接,会形成三面粘结,其变形能力会受到影响。

19、进一步的,步骤s4中,所述美纹纸距离接缝边缘2mm以上。

20、美纹纸的粘贴,防止施工底涂和施胶的时候,多余的密封胶对预制构件边缘造成污染,美纹纸粘要求垂直平整。

21、进一步的,步骤s5中,涂刷底涂包括以下步骤:

22、步骤s51,打开包装瓶,倒出适量的底涂于塑料杯等分装容器中,并及时将包装瓶密封,盖好瓶盖;

23、步骤s52,用软毛刷蘸取适量底涂,均匀涂刷在基材粘结面,不能涂刷太厚;

24、步骤s53,待底涂干燥后方可施工密封胶,且必须在底涂干燥后的8小时内施胶,否则需要重新涂刷底涂;

25、步骤s54,未使用完的底涂作为废料处理,不倒回原包装瓶中。

26、装配式建筑接缝密封胶必须配合厂家相应底涂使用。

27、进一步的,步骤s6中,施工密封胶填缝包括以下步骤:

28、步骤s61,施工密封胶前需确认泡沫棒放置完毕,并保证宽厚比符合要求;接缝两侧边缘贴上美纹纸胶带;基材面干燥,无灰尘;

29、步骤s62,根据填缝的宽度,沿45°角将胶嘴切割至合适的口径,将密封胶放入胶枪中,将胶嘴探到接缝底部,匀速连续打入密封胶并有少许外溢,避免胶体和胶条下产生空腔;

30、步骤s63,确保密封胶与粘结面结合良好,并保证设计的宽厚比;

31、步骤s64,十字接口或者t字接口施胶时,应先在接口处挤进足量密封胶,分别向其他几个方向牵引施胶;

32、步骤s65,密封胶施工完成后,用压舌棒或刮胶片将密封胶刮平压实,胶体边缘与缝隙边缘涂抹充实,加强密封效果;

33、步骤s66,密封胶边缘的小孔洞应使用密封胶填充满,同时应避免来回反复刮胶,保持刮胶工具干净;

34、步骤s67,如果在施工时,胶条要后续连接的,胶条尾部修整成45°斜角,方便后续接头;

35、步骤s68,夏秋季节高温时施工,刮刀将胶表面修饰成平整美观的平面形状,冬春季节低温时施工,刮胶片将胶体表面修饰成凹面形状;

36、步骤s69,美纹纸胶带在密封胶表干之前揭下。

37、密封胶施工时,基材温度5℃~45℃条件下施工,混凝土基面未干燥不宜施工,阴雨天气及大雨过后不宜施工,胶体产生粘结力之前不宜受力。

38、施工完成后,检查胶面:密封防水胶的注胶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注胶应均匀、顺直、密实,表面应光滑,不应有裂缝。

39、胶面检查合格后,清理施工现场遗留垃圾。

4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适用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外墙板接缝密封胶施工,建筑外墙具有长期有效的防水密封效果,提高了建筑外墙的防水密封效果,建筑的维护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当接缝宽度小于10mm时,先通过打磨将窄接缝拓宽到10mm以上,且密封胶缝隙两面粘接厚度不小于10mm,之后按照步骤2至步骤6进行施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窄接缝使用角磨机进行打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当接缝宽度大于30mm时,背衬用泡沫棒拧成麻花状用以填满实际宽缝,依据实际缝宽进行施胶,优先保证防水质量,同时针对不同的外立面装修材料,进行密封胶与装修材料的相容性试验,保证装修材料覆盖密封胶体时不发生脱落,之后按照步骤2至步骤6进行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接缝处理使用磨光机或铲刀工具去除不利于粘结的物质,使用吹风机或软毛刷清洁基材表面的灰尘杂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泡沫棒直径大于接缝宽度5mm以上,实现宽厚比范围为1:1至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缝宽度太小或被填充物覆盖而无法放置背衬材料时,使用粘接隔离带, 覆盖接缝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美纹纸距离接缝边缘2mm以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涂刷底涂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施工密封胶填缝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密封胶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满足基材伸缩余量前提下,设计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外墙板接缝宽度;步骤S2,接缝处理;步骤S3,在基材表面的接缝放置背衬材料;步骤S4,在接缝两侧的基材阳角分别粘贴美纹纸胶带;步骤S5,涂刷底涂,底涂均匀涂刷在基材粘结面;步骤S6,待底涂干燥后,施工密封胶填缝。本申请的施工方法适用于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外墙板接缝密封胶施工,建筑外墙具有长期有效的防水密封效果,提高了建筑外墙的防水密封效果,建筑的维护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马亮,马海燕,杨帆,陈洁,张登标,张桂铭,张志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