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81988发布日期:2023-11-10 01:5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医院防辐射后浇带的施工,用于后浇带。


背景技术:

1、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2、对于医院建筑,需要满足大量的防辐射设备的安装的问题,而医院建筑为了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在底板、墙、梁相应位置设置后浇带,但常规的后浇带无法满足医院中的防辐射要求。因此,现有技术通常是在后浇带的施工缝位置或易开裂位置涂抹防辐射材料,但采用此种方式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3、1.无法有效加固施工缝位置或易开裂位置,从而易造成防辐射材料易破损,无法起到防辐射的效果;

4、2.清理困难,施工效率低;

5、3.不利于材料的二次利用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加固施工缝位置或易开裂位置,从而易造成防辐射材料易破损,无法起到防辐射的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包括绑扎钢筋,设置在绑扎钢筋上的两封堵结构,和设置在两封堵结构之间的后浇带混凝土,封堵结构包括与绑扎钢筋相配合的封堵支撑座,设置在封堵支撑座上、与底板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加强连接形成一体的加固结构。

4、进一步,所述加固结构包括下层网格板和设置在下层网格板上的上层网格板,设置在下层网格板和上层网格板的连接处的两侧的加固件。

5、进一步,所述加固件包括加固板,设置在加固板之上的加强筋,位于下层网格板和上层网格板的连接处的相对端的加固板高于另一端,位于下层网格板和上层网格板的连接处的相对端的加强筋低于另一端;

6、所述加固板的两面涂抹有防辐射层。

7、进一步,所述下层网格板和上层网格板为顶部开口、且形成槽体的双层结构;

8、所述槽体内活动设置有一l型板,包括横板和竖板,竖板位置后浇带混凝土一侧。

9、进一步,所述下层网格板和上层网格板的各层分别包括角钢,设置在角钢上的钢筋网,和对钢筋网进行加强的加强钢筋。

10、进一步,所述封堵支撑座包括支撑板,设置在支撑板上、容对应钢筋穿过、顶端呈半圆状的通道,通道一侧的支撑板上设置有按压收缩、释放复位的弹性复位结构,通道的另一侧支撑板上设置有与弹性复位结构相配合的限位槽,以及将弹性复位结构固定在支撑板内的固定结构。

11、进一步,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侧面和底面开口的第一t型槽;

12、弹性复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t型槽内的第一弹簧,设置在第一弹簧上、与限位槽相配合第一t型限位板;

13、所述第一t型限位板和支撑板上、设置有相对应的插销孔,固定结构为与插销孔相配合的插销;

14、第一t型限位板与限位槽相配合的情况下,第一t型限位板上的插销孔置于限位槽中,且第一t型限位板遮挡支撑板上的插销孔。

15、进一步,所述第一t型限位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二t型槽,设置在第二t型槽底部的第二弹簧,设置在第二弹簧上、与绑扎钢筋相配合、且能收缩于第二t型槽的带半圆槽体的第二t型限位板。

16、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1、先绑扎底板钢筋;

18、步骤2、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将带加固结构的封堵支撑座的通道卡设在各钢筋上,并抽离插销,使第一t型限位板和第二t型限位板分别与限位槽和绑孔钢筋相配合进行初步固定;

19、步骤3、进行上层钢筋绑扎;

20、步骤4、上层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加固结构上盖上防护模板,再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

21、步骤5、待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符合要求后,将l型板上的底板混凝土全部凿碎,并进行吸附式或采用提起l型板的方式进行快速清理,以形成凿毛连接边;

22、步骤6、清理完成后,取出l型板、同时取离防护模板,进行后浇带混凝土,并进行养护。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4、一、本发明通过封堵支撑座和加固结构相配合,使封堵支撑座和加固结构与底板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形成一体,可有效加固施工缝位置或易开裂位置,从而避免混凝土开裂,无法起到防辐射的效果;

25、二、本发明中的加固结构由下层网格板、上层网格板和加固件构成,便于通过下层网格板、上层网格板和加固件形成对底板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的拉力,从而有效避免底板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相配合位置或后浇带易开裂的问题;

26、三、本发明中的加固件由加固板和加强筋组成,不仅实现了对底板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的上下位置的连接处的加固,且在加固板的两面涂抹有防辐射层,可在结合混凝土和加固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固医院在后浇带位置处上下房间的防辐射效果,即使加固板处出现开裂等情况,也可由于加固板及防辐射层进行有效防护;

27、四、本发明限定下层网格板和上层网格板为顶部开口、且形成槽体的双层结构,目的是便于在槽体内设置l型板,一是为了有效封堵底板混凝土,以避免其进入两封堵结构之间,二是便于将底板混凝土凿毛后的快速清理,提高施工效率,还利于l型板的二次利用,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28、五、本发明限定下层网格板和上层网格板的各层分别包括角钢、钢筋网和钢筋,目的是保证其强度,以提高抗拉能力;

29、六、本发明限定封堵支撑座通过设置通道、弹性复位结构和限位槽相配合,可有效对通道与支撑模板之间形成的间距进行封堵,也有效避免底板混凝土进入两封堵结构之间,增加施工工序(如底板混凝土清理)等问题,而固定结构的设置是便于防止弹性复位结构不易收缩,通道不易卡在绑孔钢筋上,造成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30、七、本发明的弹性复位结构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一t型限位板分别与第一t型槽和限位槽相配合实现的水平伸缩的封堵,而通过第二弹簧和第二t型限位板与第二t型槽相配合实现的纵向伸缩的封堵,使得封堵后的间距小,且更有效的避免了底板混凝土进入两封堵结构之间,底板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也可有效填充相应的缝隙,便于一体成型加固相互配合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包括绑扎钢筋,设置在绑扎钢筋上的两封堵结构(1),和设置在两封堵结构(1)之间的后浇带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封堵结构(1)包括与绑扎钢筋相配合的封堵支撑座(2),设置在封堵支撑座(2)上、与底板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加强连接形成一体的加固结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3包括下层网格板(4)和设置在下层网格板(4)上的上层网格板(5),设置在下层网格板(4)和上层网格板(5)的连接处的两侧的加固件(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6)包括加固板(7),设置在加固板(7)之上的加强筋(8),位于下层网格板(4)和上层网格板(5)的连接处的相对端的加固板(7)高于另一端,位于下层网格板(4)和上层网格板(5)的连接处的相对端的加强筋(8)低于另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网格板(4)和上层网格板(5)为顶部开口、且形成槽体(10)的双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网格板(4)和上层网格板(5)的各层分别包括角钢(14),设置在角钢(14)上的钢筋网(15),和对钢筋网(15)进行加强的加强钢筋(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支撑座(2)包括支撑板(17),设置在支撑板(17)上、容对应钢筋穿过、顶端呈半圆状的通道(18),通道(18)一侧的支撑板(17)上设置有按压收缩、释放复位的弹性复位结构(19),通道(18)的另一侧支撑板(17)上设置有与弹性复位结构(19)相配合的限位槽(20),以及将弹性复位结构(19)固定在支撑板(17)内的固定结构(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7)上设置有侧面和底面开口的第一t型槽(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限位板(24)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顶部开口的第二t型槽(26),设置在第二t型槽(26)底部的第二弹簧(27),设置在第二弹簧(27)上、与绑扎钢筋相配合、且能收缩于第二t型槽(26)的带半圆槽体的第二t型限位板(28)。

9.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院防辐射后浇带及其施工方法,用于后浇带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加固施工缝位置或易开裂位置,从而易造成防辐射材料易破损,无法起到防辐射的效果。本发明包括绑扎钢筋,设置在绑扎钢筋上的两封堵结构,和设置在两封堵结构之间的后浇带混凝土,封堵结构包括与绑扎钢筋相配合的封堵支撑座,设置在封堵支撑座上、与底板混凝土和后浇带混凝土加强连接形成一体的加固结构。本发明用于医院防辐射后浇带的施工。

技术研发人员:何春来,蔡守恩,刘耀武,李佳乐,徐井春,李鹏,张亮,张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