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96186发布日期:2023-12-27 16:4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航站楼,涉及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


背景技术:

1、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的,是保障全社会所有公民权利,展示现代化水平和体现人文关怀,为全体社会成员出行创造更加安全、便利、人性化的出行环境。现有航站楼无障碍系统,是机场航站楼旅客无障碍通行的保障,为全体旅客提供无障碍通行需求满足的安全便捷服务。

2、然而,现有大型航站楼的无障碍系统存在设计建造系统化不足、各子系统之间衔接松散、无法根据不同旅客的需求进行不同辅助及服务,导致现有大型航站楼中无障碍设施利用率低、串联型差,不能满足旅客实际需求中对机场到达、办理、候机、登机无障碍通行的全面、多种类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系统化、模块化的完整覆盖无障碍通行需求的航站楼无障碍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包括:停车子系统、通行交通子系统、设备设施子系统、服务设施子系统、登机桥子系统、无障碍标识子系统、信息化子系统、人工服务子系统,停车子系统用于无障碍机动车停靠,通行交通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无障碍的通行交通便利,设备设施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无障碍设备设施,服务设施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无障碍服务及服务空间,登机桥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连通等候区与航班机舱门,无障碍标识子系统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位置、导向、警示的标志、标识,信息化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信息服务,人工服务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人工协助及人工引导服务;

2、停车子系统包括: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车道边落客区、缘石坡道和盲道,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靠近航站楼无障碍出入口的车道边设置,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靠近车道边一侧和后侧均设置有轮椅通道;

3、通行交通子系统包括:出入口、门、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坡道、无障碍楼梯,出入口为平坡式出入口,出入口选用自动门系统,自动门系统的自动关闭装置在最大开启位置至少保持5s,门开启后通行净宽度不小于1m,并设有自动防撞安全装置;门的内外留有的轮椅回转空间;无障碍坡道设置有双侧扶手,扶手设置为上、下层两层扶手,无障碍坡道在临空面扶手栏杆下端设有安全挡台;无障碍楼梯采用直线形楼梯,无障碍楼梯净宽不小于1.5m,无障碍楼梯两侧均设置有扶手,无障碍楼梯上行及下行的第一阶设置有警示色提示条以提示视觉障碍者;

4、设备设施子系统包括:召援电话、无高差行李托运设施、专用安检通道、专用边检检验检疫通道、自助验证通道、无障碍电梯、自动扶梯、自动步道、低位饮水电话取款机、摆渡车、远机位登记设施、站坪设备,设备设施子系统中的各类检查区人工、自助检查通道在就近旅客通道处设置,无障碍电梯的入口采用放大口,无障碍电梯的等候区深度不小于1.8m,无障碍电梯轿厢的内部可容纳担架,无障碍电梯轿厢内在上、下运行及到达楼层时能清晰显示楼层信息并有报层语音提示;

5、服务设施子系统包括低位柜台服务设施、私密检查室、爱心座椅轮椅停放区、无障碍更衣室、公共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通用卫生间、母婴室、母婴候机室、特殊旅客候机室,爱心座椅轮椅停放区的每个轮椅席位的净尺寸深度不小于1.3m,宽度不小于0.8m;爱心座椅轮椅停放区的在轮椅席位旁或邻近的坐席处设置有1:1的陪护席位,公共卫生间处均设置有独立的无障碍卫生间和母婴室,公共卫生间、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分别设置于航站楼出发厅、候机区、到达通廊、行李提取区、中转旅客候机区;

6、登机桥子系统的登机口处设置有闪烁提示设施,闪烁提示设施用于提示听觉障碍者开始登机或即将停止登机;

7、无障碍标识子系统包括:位置标志、导向标识、警示标志;

8、信息化子系统包括:文字听觉信息服务、智能系统;

9、人工服务子系统包括:协办手续服务、引导服务;

10、停车子系统下车的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经过通行交通子系统,在设备设施子系统及服务设施子系统的辅助下,能够一路无障碍通行至登机桥子系统进行登机,实现了在大型航站楼出发或者到达的具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能够从停车点到航班或者从航班到停车点之间全过程无障碍通行。

11、优选的,所述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的长度不小于6.2m、宽度不小于2.5m,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的轮椅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2m,靠近航站楼主要出入口的车道边设置有至少1个无障碍停车位;长度6.2m、宽度2.5m的停车位足够满足一辆中巴车的停靠需求,因此能够满足绝大部分无障碍机动车停靠,停车位靠近车道边一侧和后侧的宽度不小于1.2m的轮椅通道满足轮椅上下车需求。

12、优选的,所述通行交通子系统的轮椅回转空间直径不小于1.5m;无障碍楼梯两侧的扶手高度为0.9m;轮椅回转空间满足轮椅在电梯、扶梯、走廊等处的回转调头需求,扶手高度方便搭乘轮椅者抓扶。

13、优选的,所述无障碍电梯轿厢的长度不小于1.6m、宽度不小于1.4m;长度1.6m、宽度1.4m的无障碍电梯轿厢至少能够满足担架及抬担架的人上下轿厢。

14、优选的,所述设备设施子系统、服务设施子系统的低位设施设有容膝容脚空间,低位设施前设有轮椅回转空间;容膝容脚空间及轮椅回转空间方便搭乘轮椅者在低位设施使用时更加方便舒适。

15、优选的,所述召援电话与航站楼内最近的服务柜台应援电话接通,召援电话呼叫按钮距地高度为0.85~1m,召援电话按钮设置有盲文;召援电话位置处设置有提示盲道及语音提示。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本发明通过将停车子系统、通行交通子系统、设备设施子系统、服务设施子系统、登机桥子系统、无障碍标识子系统、信息化子系统、人工服务子系统模块化有机结合,改善了现有大型航站楼无障碍设计单一、不连续、覆盖人群小等缺点;以模块化系统来作为构成基础要素,通过全覆盖的方式为具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从进入航站楼——登机起飞——降落到达——离开航站楼全过程的无障碍通行方式,实现了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解决了现有大型航站楼内无障碍设施设计建造系统化不足、各子系统之间衔接松散、无法根据不同旅客的需求进行不同辅助及服务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停车子系统、通行交通子系统、设备设施子系统、服务设施子系统、登机桥子系统、无障碍标识子系统、信息化子系统、人工服务子系统,所述停车子系统用于无障碍机动车停靠,所述通行交通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无障碍的通行交通便利,所述设备设施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无障碍设备设施,所述服务设施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无障碍服务及服务空间,所述登机桥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连通等候区与航班机舱门,所述无障碍标识子系统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位置、导向、警示的标志、标识,所述信息化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信息服务,所述人工服务子系统用于为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人工协助及人工引导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的长度不小于6.2m、宽度不小于2.5m,所述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的轮椅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2m,靠近航站楼主要出入口的车道边设置有至少1个无障碍停车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行交通子系统的轮椅回转空间直径不小于1.5m;所述无障碍楼梯两侧的扶手高度为0.9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障碍电梯轿厢的长度不小于1.6m、宽度不小于1.4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设施子系统、服务设施子系统的低位设施设有容膝容脚空间,所述低位设施前设有轮椅回转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召援电话与航站楼内最近的服务柜台应援电话接通,所述召援电话呼叫按钮距地高度为0.85~1m,所述召援电话按钮设置有盲文;所述召援电话位置处设置有提示盲道及语音提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航站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包括:停车子系统、通行交通子系统、设备设施子系统、服务设施子系统、登机桥子系统、无障碍标识子系统、信息化子系统、人工服务子系统,本发明通过将各子系统模块化有机结合,改善了现有大型航站楼无障碍设计单一、不连续、覆盖人群小等缺点;以模块化系统来作为构成基础要素,通过全覆盖的方式为具有无障碍需求的旅客提供出发或到达的全过程无障碍通行方式,实现了大型航站楼无障碍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解决了现有大型航站楼内无障碍设施设计建造系统化不足、各子系统之间衔接松散、无法根据不同旅客的需求进行不同辅助及服务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安军,李莉,王舒,于芳,安陶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