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27066发布日期:2023-12-20 22:3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2、现阶段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外墙主要是以普通加气块、烧结砖砌筑填充为主,在砌筑外墙时需要放线、抄平、立皮数杆、砌筑墙体、设置拉结筋、构造柱和门窗过梁等,工程量大、工序繁杂,降低了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速度;而采用墙板作为装配式外墙时,由于需要在墙板上预留门窗安装的洞口,且需要对门窗洞口以及门窗洞口和墙板交界处进行加固处理,导致外墙整体施工工序繁琐,施工进度缓慢,降低了钢结构装配式施工速度快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外墙和门窗整体施工工序繁琐,施工进度缓慢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简化门窗与墙体连接,并提高外墙整体施工速度的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墙结构,设置于上层楼板与下层楼板之间,所述上层楼板下方设置有上楼层钢梁,所述下层楼板下方设置有下楼层钢梁;

3、所述外墙结构包括:

4、固定件,贯穿所述下层楼板设置,所述固定件的下端与所述下楼层钢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的上端穿出所述下层楼板并高出所述下层楼板的上表面hcm,其中h≥0.8;所述固定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多个所述固定件沿平行于外墙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5、第一墙体部,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

6、圈梁,沿平行于外墙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圈梁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下楼层钢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依序连接多个所述固定件;

7、第二墙体部,具有墙板部和门窗部,所述第二墙体部沿外墙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圈梁和所述上楼层钢梁固定连接;

8、所述圈梁远离所述固定件的一侧与所述墙板部和所述门窗部固定连接。

9、可选的,所述第一墙体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墙板;

10、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一加固件,所述第一加固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第一墙板朝室外或室内方向移动。

11、可选的,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沿外墙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墙板;

12、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勾接端与第一限位端,所述第一勾接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背离所述第一墙板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一限位端与所述第一墙板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一侧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墙板朝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的方向移动。

13、可选的,所述墙板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墙板;

14、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二加固件,所述第二加固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圈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第二墙板靠近所述圈梁的一端朝室外或室内方向移动。

15、可选的,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沿外墙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墙板;

16、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勾接端与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二勾接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背离所述第二墙板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二限位端与所述第二墙板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一侧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墙板朝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方向移动。

17、可选的,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三加固件,所述第三加固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上楼层钢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适于限制所述第二墙板靠近所述上楼层钢梁的一端朝室外或室内方向移动。

18、可选的,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沿外墙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墙板;

19、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第三勾接端与第三限位端,所述第三勾接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背离所述第二墙板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三限位端与所述第二墙板远离所述第三限位部的一侧相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二墙板朝远离所述第二限位部的方向移动。

20、可选的,

21、第一加固件包括角钢,第一连接件包括钩头螺栓;

22、和/或,第二加固件包括角钢,第二连接件包括钩头螺栓;

23、和/或,第三加固件包括角钢,第三连接件包括钩头螺栓。

24、可选的,所述门窗部包括至少一组间隔设置的第四加固件,所述第四加固件的一端与所述圈梁和/或所述第二加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固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楼层钢梁/或所述第三加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加固件适于支撑门窗框。

2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外墙结构施工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外墙结构,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件与下楼层钢梁固定连接,并将圈梁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下楼层钢梁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根据施工图纸,沿重力方向,所述圈梁顶部的高度与门窗框底部的高度相同;浇筑楼板混凝土;在所述固定件上固定连接第一加固件;将第一墙板两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上的所述第一加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圈梁上固定连接第二加固件;在上楼层钢梁上固定连接第三加固件;根据施工图纸,在门窗洞口两侧安装第四加固件;将所述门窗框与所述第四加固件固定连接;安装所述门窗框两侧的第二墙板,将所述第二墙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固件和所述第三加固件固定连接;对第一墙体部和第二墙体部上的缝隙填充密缝材料。

26、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7、1.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防水结构,通过将多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下楼层钢梁固定连接,并在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之间设置所述第一墙体部,以形成下部墙体,通过在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所述圈梁,并通过所述圈梁与所述上楼层钢梁固定连接所述墙板部与所述门窗部,以适于形成上部墙体,从而简化门窗与墙体的连接,并提高外墙整体施工速度。

28、2.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防水结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限制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相对位置,从而使所述第一墙板与所述固定件形成固定连接,进而简化工序,增强连接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29、3.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防水结构,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限制所述第二墙板与所述第二加固件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二加固件与所述圈梁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二墙板与所述圈梁形成固定连接,进而简化工序,增强连接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30、4.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防水结构,通过所述第三连接件以限制所述第二墙板与所述第三加固件的相对位置,并通过所述第三加固件与所述上楼层钢梁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第二墙板与所述上楼层钢梁形成固定连接,进而简化工序,增强连接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31、5.本发明提供的按键防水结构,通过所述门窗框与所述第四固定件固定连接,并同时与所述圈梁和所述上楼层钢梁固定连接,从而简化门窗与墙体的连接,提高连接稳定性,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结构设置于上层楼板(8)与下层楼板(6)之间,所述上层楼板(8)下方设置有上楼层钢梁(4),所述下层楼板(6)下方设置有下楼层钢梁(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部(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墙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4),所述第一连接件(14)沿外墙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墙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墙板(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34),所述第二连接件(34)沿外墙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墙板(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三加固件(37),所述第三加固件(37)包括第三连接部(371)和第三限位部(372),所述第三连接部(371)与所述上楼层钢梁(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372)适于限制所述第二墙板(31)靠近所述上楼层钢梁(4)的一端朝室外或室内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结构还包括:第三连接件(38),所述第三连接件(38)沿外墙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墙板(31);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窗部包括至少一组间隔设置的第四加固件(35),所述第四加固件(35)的一端与所述圈梁(5)和/或所述第二加固件(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加固件(37)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楼层钢梁(4)/或所述第三加固件(37)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加固件(35)适于支撑门窗框(36)。

10.一种外墙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外墙结构,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个间隔设置的固定件(9)与下楼层钢梁(2)固定连接,并将圈梁(5)与所述固定件(9)远离所述下楼层钢梁(2)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根据施工图纸,沿重力方向,所述圈梁(5)顶部的高度与门窗框(36)底部的高度相同;浇筑楼板混凝土;在所述固定件(9)上固定连接第一加固件(12);将第一墙板(11)两端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9)上的所述第一加固件(12)固定连接;在所述圈梁(5)上固定连接第二加固件(32);在上楼层钢梁(4)上固定连接第三加固件(37);根据施工图纸,在门窗洞口两侧安装第四加固件(35);将所述门窗框(36)与所述第四加固件(35)固定连接;安装所述门窗框(36)两侧的第二墙板(31),将所述第二墙板(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固件(32)和所述第三加固件(37)固定连接;对第一墙体部(1)和第二墙体部(3)上的缝隙填充密缝材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外墙结构包括:固定件,贯穿下层楼板设置,固定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第一墙体部,设置于相邻两个固定件之间;圈梁,与固定件远离下楼层钢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并依序连接多个固定件;第二墙体部,具有墙板部和门窗部,第二墙体部沿外墙高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圈梁和上楼层钢梁固定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外墙结构,通过将多个固定件与下楼层钢梁固定连接,并在相邻两个固定件之间设置第一墙体部,以形成下部墙体,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圈梁,并通过圈梁与上楼层钢梁固定连接墙板部与门窗部,以适于形成上部墙体,从而简化门窗与墙体的连接,并提高外墙整体施工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聪,张文伟,庄林晨,翟永林,陈逸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